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7-27 01:34:23

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的探讨

摘要:建筑质量的标准主要由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来评定,而建筑设计在建筑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舒适程度和使用年限。但在实际工程设计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不否和施工标准、不切合实际的设计方案,影响了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本文就针对建筑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强调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设计规则

归根到底,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强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具体的设计规则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1.1、相互协调

建筑设计体系是由不同部分相互协调组成的,每个部分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中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因此,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合理区分每个施工环节的需求度,在对重要环节进行重点设计的同时,加强各个设计点和施工点的相互协调。

1.2、增设防护实力

建筑设计的安全设施是相互重叠的,也就是说,一旦发生外力侵袭,一切阻挡外力的部分都会起到防护作用。在设计中,如果只注重部分建筑结构,就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安全系数没有上限,多一份安全就会少一分危险,因此,要不断加强对建筑工程各个部分的设计工作,不断提高工程的安全防护实力。

1.3、刚柔并济

遵守刚柔并济的设计规则,就是根据建筑结构的承受力大小,采取不同的建筑结构防止建筑变形,在减少外力侵袭的同时,缩小工程变形的程度差。

1.4、疏通联系

在建筑构造体系中,各部分是相互关联的。因此,最合理的构造体系就是将整个建筑构造一体化。从设计角度出发,就是要加强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和疏通,以此来增强建筑工程抵御外力的能力。

2、建筑节能设计

十二五规划中,我国明确将节能减排作为重点改革的方向之一。节能建筑指的是在建筑规划分区时,根据气候来进行设计和节能,就民用建筑的节能设计而言,就是对建筑的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等都达到一定要求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

2.1、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性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但因为资源的积累相对其消耗的速度要缓慢得多,在全球范围内,石油、煤炭等能源正在逐渐枯竭,人们只能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型能源。目前,我国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能源的利用率低;二是能源的分布不均,虽然已采取了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措施,但仍然不能优化资源配置;三是能源结构不科学,主要以煤炭为主,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四是由于技术不佳,导致能源的利用率低,浪费率高。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进行节能设计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能改善我国的能源利用情况,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建筑工程的良性发展。

2.2、改革建筑规划设计

在对传统建筑设计进行改革时,应认真考虑选址、布局、朝向、间距等因素,切实做到节能设计。第一,尽量将建筑布置在向阳避风的地方,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还能较低热量损耗,这就要求设计者根据建筑所在地的自然环境作出判断,例如,地区的风向变化等因素;第二,经研究表明,建筑的体型系数与耗热量成正比,而控制体型系数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降低建筑的面宽,增加进深、组合体、层数等。为了增强节能效果,可将建筑设计成体型结构复杂或表面凹凸不平的形状;第三,还要将建筑工程的朝向考虑到节能设计当中。

3、高层建筑设计

高层建筑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主要建筑群,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高层建筑的设计要建立在科学化、完善化和人性化的基础之上,对其主体、顶部和裙房三个部分进行优化设计。3.1、高层建筑的设计特点

高层建筑的主要特征是不仅要承受在垂直方向上的重力负荷,还要承受大自然环境的风力水平压力,同时高层建筑在抗震方面也要求有一定的抵抗力,因此对其设计的要求相对于其他建筑来说更高。

3.2、高层建筑设计的问题及对策

3.2.1、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问题

相对于其他建筑工程设计而言,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要求更高。首先,它的总体布局要保证安全通畅,出现紧急情况'时能确保人员的及时疏散,所以要把采光设备和紧急照明设备增加到设计当中;其次,合理划分防火区域,在高层建筑的楼道内增放消防器械,如消火栓等。

3.2.2、高层电气设计问题

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针对消防电源与配电设施的设计,要保障电源的多元化,确保供电通畅;第二,安装停电应急设备,如应急照明灯;第三,合理设计电梯的位置和数量。

3.2.3、防雷击设计问题

防雷击问题是高层建筑设计的重点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秉承“整体防御、综合治理、多重保护、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建筑层的顶部安装避雷针、避雷网或者避雷带,防止因雷电冲击造成的建筑破坏和人员伤亡。

3.2.4、高层抗震设计问题

在建筑设计问题上,设计者应结合最新的抗震需求和相关规定,在地震频发地带加强抗震设计,提高建筑的抗震级别。

除此之外,高层建筑设计还要加强底层入口、建筑围护和其他服务设施的设计。其中,对于底层入口的设计要根据不同地域进行不同的设计,例如:北方的要保证冬季的底层温度,南方的要保持通风散热;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还要注重护栏的设计,这样可也增强工程的安全性;在设计初期,还要将各项服务设施考虑进去,比如:在底层入口设立值班室,方便对出入人员的管理,建设停车场、应急呼叫装置、分户信箱和公用电话等。

4、建筑砌体结构设计

砌体是一种多应用于民用建筑的制作墙体的传统材料,砌体结构则是由块材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是以砌体为主制作的结构。目前,我国建筑的砌体结构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砌体结构的材料、设计不合理,其中,砌体结构设计不规范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房屋建筑需要按统一的标准与规范进行建造,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达到相关的安全标准。在房屋建筑砌体结构设计中,会常常出现房屋超层或超高等有违建筑设计规律的现象,而这一现象在建筑的底层是商铺时出现的更多。

5、建筑设计与美学艺术的结合

房屋建筑是设计美学与实体艺术的巧妙结合,现代房屋建筑设计更是以美学为基础,使人从直观的视觉感知,实际体验和居住都能有美的体现与享受。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不仅要确保建筑的实用安全性,还要从美学角度出发,合理设计建筑的空间、色彩、主次布局和视觉效果。

目前,美学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也是不断提高和发展的,其设计工作时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因此,建筑工程的设计应不拘泥于一处,一定要有所超越,有所新奇。例如:在房屋设计工作中,设计者要灵活运用建筑学与美学之间的相通之处,积极寻找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创造性思维,结合当前房屋的结构、地理位置以及人文环境等设计出不仅可以满足人民基本居住要求,又能满足建筑美学特点的房屋,使房屋建筑设计与美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6、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在认真分析工程所在地自然环境因素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设计规则,对建筑工程的结构、安装设施、抗震等级、应急设备和相关服务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同时,还要加强建筑设计的检测工作,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冷鹏.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分析[J].门窗,2014,02:96.

[2]张韦韦.浅谈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2:119-120.

[3]李文.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初探[J].电子测试,2014,06:105-107.

[4]光喜彬.谈房屋建筑砌体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抗震设计[J].山西建筑,2014,03:70-71.

[5]范鹏飞,赵政彪,徐秀丽.论城市建筑设计与历史文化的统一和谐[J].经营管理者,2014,03:277.

上一篇: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解析 下一篇: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