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处理方法浅析

时间:2022-07-27 01:25:03

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处理方法浅析

【摘要】

软弱地基主要分布在我国山区地带、内陆平原以及沿海地区,因为是一种不良地基,就给当前我国道路桥梁在施工过程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影响施工的进行,为保证道路桥梁施工可以更好地进行,则就应该对软弱地基进行相应的处理,确保道路桥梁地基的稳定性,本文主要从道路桥梁施工之中软弱地基的特点出发,阐述相关道路桥梁施工之中的软地基相关的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软弱地基在施工之中是比较难处理的问题之一,属于不良地基,主要是由杂填土、冲填土、淤泥质土、淤泥以及是高压缩性土层而组成的地基。软土具有透水性偏小、压缩性较高以及强度较低等等性质,所以道路桥梁要在软弱地基之上施工的话,就需要对地基的稳定以及变性问题给予一定的关注。道路桥梁施工在软弱的地基之上施工就比较容易导致地基变性以及强度满足不了道路桥梁施工的设计要求,所以,应该在施工之时对软弱地基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处理。道路桥梁软弱地基处理的程度如何将会对施工质量和施工的速度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并且也会对工程竣工之后的安全以及车辆行车效果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要使道路桥梁施工顺利进行的话,则就应该对软弱地基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就可以确保道路桥梁地基的稳定性,在工后控制沉降差以及工后的沉降来满足设计的要求。

在道路桥梁施工之中软地基处理的目的

道路桥梁施工之中软弱地基处理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地基的渗透性质以及变性性质,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不均匀沉降和基础的沉降,以及降低软弱地基的压缩性,使得地基保持稳定。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一般使用的是人工的方法来进行处理。第一、减少或消除膨胀土的涨缩性以及黄土的湿陷性。第五、使用提高土体强度的方法来改善剪切特性。第二、提高地基的透水性。第三、使得地基的振动特性有效得到改善,也使得抗震性能提高。第四、提高地基的抗变形性。

2、道路桥梁施工之中软弱地基处理的方法

2.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则是使用较少的水泥、粉煤灰、碎石,通过加水来进行拌合,使用长旋钻管内泵或振动沉管打桩机具这样就可以制成粘结度比较高的桩,可以通过褥垫层使桩以及桩间的土来形成复合的地基。当前,诸多的工程在施工之中使用的是粉煤灰将水泥来替代,即就是素混凝土桩,强度等级通常是C10-C20比较合适,不可以。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保证CFG桩质量的前提下,要注意选取合适的施工工艺,能够使工程的需要得到满足,能够得到很高的承载力。

2.2、排水固结和堆载预压法

排水固结法指的是通过外荷载力作用来使得饱和软弱土体进行排水固结,这样可以使得抗剪强度有效得到提高,孔隙可以减小,从而实现减少工后沉降以及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堆载预压法则是将土壤含水量降低,进而使得密实度可以加大,土壤颗粒则可以靠拢,所以就应该将路基材料堆填软弱地基的表面,在重力的作用之下将会使得软土中的空气和水分将会被挤压出来。

2.3、分阶段施工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当路基填筑到达一定高度之时,它的稳定性安全系数则可以预定的下限值之后,搁置一段时间之后,将会使得软弱地基可以通过固结来增加其剪切强度,这样就会可以能支承下一层填土重的量。其后,则可以进行第二阶段路基的填筑,在其安全系数下降到预定下限值之后可以放置一段时间。重复多次,直到填到设计高度为止。在软土层初始剪切强度过低,不能确保路基稳定性之时,将会使用这种分阶段的施工方法,但是因为它的总工期偏长,尤其在上固结较慢的情况之下。于此同时,此种方法可以一最大限度的将填土高度,一旦超出这个高度的话,分阶段施工将保证不了路基的稳定性。路基在第一阶段的填筑高度,依照软土的不排水剪切强度,可以通过稳定性的分析来确定,施工之时破坏后果不严重同时比较容易修复的路基,其稳定性安全系数可以取1.33,当破坏后果比较严重之时,安全系数则不应该大于1.5。在第一阶段的其填筑高度则应该尽量提高,可以充分使用分期施工的效果。在固结之后软土的剪切强度可以依照经验取分别为有效竖向应力的0.25倍,路基内的有效竖向应力,可与依照路基填土重产生的竖向应力以及达到一定的固结度之时的超孔隙水压力来确定。填土的高度接近到设计高度的路基之时,它的安全系数则应该在1.5倍之上,通过各个阶段的沉降来分析,使用与之相应应力范围的固结系数值,可以分阶段独立来进行,之后将它们经加变成总的固结沉降曲线。

2.4、孔内深层强夯法

这种方法使我国在国际上拿到了尤里卡金奖,也是截止目前为止拿到的唯一金奖,此种方法主要是使用在地基之内成空,大小可以把重锤放入,分层填料之后强夯或者在边加料边强夯。

孔内深层强夯法的特殊点是孔内深层强夯法是在地基深处的强夯是通过孔道来进入的,从下到上使用异型重锤来填料来进行强挤密、超压强以及高动能的进行强夯作业可以在孔内深层来进行,把孔内的填料使得桩周土来进行加固挤密并且沿着竖向深层压密固结,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不同的土质,应该选择合适的工艺来使得桩体得到托盘状、扩大头以及串珠状,可以便于桩同桩之间来增大摩阻力,也使得桩间土的紧密咬合程度增大,提高其承载力,地基可以通过处理刚度均匀。地基处理深度将会达到30米,不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沉降变形偏小,变形的模量较高。

孔内深层强夯法可以实现和环境和谐相处,降低了工程的投资,不用水泥以及钢筋,实现变废为宝,一般是选择建筑垃圾来处理地基,用料相对来说比较广泛,也突破了常年的传统观念,这是一种专利的新技术。此种技术通常是用到膨胀土、红粘土、液化土、风化岩、湿陷性黄土、软弱土、大厚度杂填土以及具有岩溶土洞、古墓、地下人防工事、硬夹层软硬不均等各种复杂疑难的地基处理。这种技术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情况,就地取材,例如混凝土、灰土、土夹石、粉煤灰、毛石、砂卵石、素土、砂、工业无毒废料以及建筑碴土这些材料都可成为种种DDC桩。其施工速度较快,施工噪声较低、也使得地面的震动较小、如此的话可以便于控制施工质量,也使得工程造价有效得到降低。单桩处理的面积是1.0m2~14.0m2,成桩直径一般在0.6m~3.0m,通常可以在危房改造居民区施工或者在城区施工,也不会受到季节的限制,那么多数的建筑垃圾则就比较容易消耗。

2.5、超载预压法

当路堤填筑超过设计标高的高度之时,就会使得软弱地基承受到超载作用从而加速固结沉降,这样就可以较早实现路堤设计荷载下的沉降量,同时可以有效减少路面铺筑之后的剩余沉降量。使用超载预压法的直接目的是把铺筑路面之后的剩余沉降量可以控制到容许的范围之内。但是,超载量不可以超过受路堤以及软土层稳定的状况控制的最大值。在所需要超载量较大,以及稳定性有问题之时,可以结合其他方法一起来使用。超载部分的材料,应该考虑到在卸载之后可以使用到邻近的工程之中。除过超载预压法之外,还可以使用真空预压法或者降低地下水位法此种方法来实现相同的减少剩余沉降量以及加速固结沉降的目的。

【结语】

因为软弱地基的特殊性,在上面修筑公路路基的话,则有可能导致失稳,沉降量和沉降速率满足不了相关的设计要求,所以,应该对软弱地基进行一定的加固处理,可以有效的增加它的稳定性、减少沉降量或者加速沉降。在处理软弱地基之时,应该结合地基土的组成以及力学性质这些实际的情况,使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确保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这样就可以收获良好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为我国“中国梦”的实现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胡争耀.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处理[J].交通世界,2013,(1)

[2]王跃文.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处理探讨[J].河南科技,2013,(9)

[3]姚万里.如何处理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J].科技传播,2011,(18)

[4]韩玉馨,侯京忠.分析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如何处理软弱地基[J].门窗,2012,(5)

上一篇: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下一篇:电力电容器常见故障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