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外男女作家的生态写作风格

时间:2022-07-26 10:19:40

浅析国外男女作家的生态写作风格

摘 要:文学家,艺术家生长发育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文化环境等,都会影响到他们的艺术天性、创作题材与艺术风格。本文重点对萨拉.奥恩.朱厄特以及威廉.华兹华斯在生态写作风格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生态写作;写作风格

一、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差异

萨拉・奥恩・朱厄特所生活的时期的美国文学主要以男权主义为主,美国文学由于受到男权意识的统治而未能为美国女性提供关于他们自己可被接受的形象。但是朱厄特对这种男权主义表示极度的厌恶与否定。在这样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对朱厄特的写作风格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作品大部分是赞美女性,同时男性总是以反面的形象出现。在朱厄特的作品中, 女性与自然的认同是贯穿于其中的主题,她强调男女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该消除等级和特权,进而建立平等、公正、和谐的关系模式。在其著名短篇《白鹭》中塑造的男主人公形象明显地带有男权制世界观的特征,那个年轻的鸟类学家为了制作标本从城市来到乡间猎捕鸟类,他闯入了九岁女孩西尔维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女性天地,体现了象征着男权的一系列价值观。远离工业城市,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小女孩与祖母、母牛及自然中的生物生活得其乐融融。朱厄特笔下的女性,大自然给予了她们满足感,在金钱的诱惑面前,表现出了理性的一面,是介于理性与情感之间的女性表达。正是由于这一系列象征男权的价值观,使得自然与女性同被排斥于主流文化之外,成为缺乏灵性的、被动的东西,遭到严重的贬抑并受到无情的控制。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在诗歌受到了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影响,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哲学思考。法国大革命使华兹华斯心中充满了对残酷战争的厌恶,他因复杂的现实社会对人们心灵的腐蚀而感到沮丧,这使他在政治上逐渐趋于保守而隐居山野长达50多年。在这期间,他通过与自然的交流得到了心灵安慰,并且精神焕发,从而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浪漫主义诗歌,这些诗歌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包含了他对自然、人类、社会深刻而富有哲理的思考,表现了他崇尚自然的思想。英国的工业革命使得华兹华斯敏感地意识到,工业文明在带给人们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们心灵的危机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大自然是那么和谐,这使他的心灵得到安抚和洗涤,使他心旷神怡,忘记世俗的烦恼,因此,华兹华斯希望通过诗歌的魅力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进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二、生态写作的对比分析

(一)童年生活中生态意识形成的相似性。萨拉.奥恩.朱厄特和威廉.华兹华斯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其童年生化有直接的影响,这两位作家都拥有一个美好和谐的童年,并从小养成了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心性。朱厄特出生于新英格兰一个风景秀美的小镇,朱厄特不仅把自己当作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更是浪漫地赋予自然万物以人的特征和品质,敬畏它们。

华兹华斯童年时在英国西北部的美丽湖区浩克赫得村受教育。那里有美丽淳朴的自然风光。华兹华斯经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流连忘返,感受清新的空气、美丽的山林、碧绿的草地,倾听鸟儿歌唱、泉水叮咚。 这种与大自然的亲近感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生态意识的种子。生态意识在他的诗歌中得到充分体现,并使他敏感地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是美好而充满诗意的。

(二)工业革命对其生态意识的影响。两位作家的生态写作中都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在宁静的自然中得到的欢乐和启示。希望以此唤醒人类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通过读他们的作品,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置身与清丽清新的乡野之中。

华兹华斯的诗歌里认为人们本来应该热爱自然,然而,人们渐渐远离自然,追名逐利,变得感情冷漠。华兹华斯的生态意识道出了他对工业文明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厌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崇尚。工业文明拉远了人们与大自然的距离,这使人们的心灵失去了原有的纯真和善良,沾染了唯利是图的市侩气息。在华兹华斯的眼中,大自然不仅给人们提供了物质财富和栖息之所,而且更是人们心灵的导师和安抚者,能使人们远离世俗的喧嚣与污浊。

在朱厄特的作品中通过借助刻画动物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程中所遭受的伤害,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作严厉的谴责和批判,以此来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朱厄特在这里表达了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理念――善待动植物、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三、结语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所以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萨拉.奥恩.朱厄特和威廉.华兹华斯都倡导人类应该亲近自然,把大自然视为人类精神的导师和心灵的抚慰者,珍惜生命,追求生态文明,在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找到那份自然的宁静与平和的心境,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参考文献:

[1] 陈煌书.白苍鹭中姓名的象征意义[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

[2] [英]威廉・华兹华斯. 华兹华斯诗选[M] . 杨德豫,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基于研究生胜任素质模型的研究生培养思考 下一篇:计算机科学类专业工程教育课程方法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