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责任区 延伸工作链

时间:2022-07-26 09:36:46

建立责任区 延伸工作链

督学责任区建设是构建现代教育督导制度的有效路径,是加强对中小学校工作监督与指导的重大举措。根据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工作部署,从2009年开始,作为全省督学责任区省级试点单位之一的广昌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建立督学责任区方面积极探索,延伸了督导工作链,提高了督导工作效能,促进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2011年6月,该县荣获全省教育督导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2年7月28日,该县督学代表在全省全面建立督学责任区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发言。

一、建章立制,健全督学责任区工作机制

广昌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督导,设立副科级“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现有专职督导人员5名:组建“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聘任16名县政府督学。同时,加快督学责任区建设步伐,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切实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检查、评估、指导”职能,不断推动教育科学发展。

1 出台责任区管理办法。为了确保责任区工作的顺利实施,广昌县政府制订并下发《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督学及学校的双方工作职责。全县共划分5个片区,把片区的所有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含民办)全部纳入各责任区管理。每个责任区安排3至4名督学,对辖区学校的各项工作情况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督导,构建覆盖全县中小学校的“链式”督导网络,服务于每所学校。

2 健全责任区运作机制。通过明确职责、规范流程、赋予职权、提供保障等措施,建立健全督学责任区运作机制,切实保障督导工作的顺利推进。每学期,督学对责任区内学校至少督导两次,每次在一所学校的工作时间不少于半个工作日。在督导期间,随堂听课,与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交流互动。对所发现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就地解决,不能解决的提出意见和建议:发现学校存在违规行为的,责任区督学下达“教育督导整改通知书”,并督促学校限期整改到位。

3 明确督导双方职责。督学责任区的工作,既有督学的“督导”责任,又有学校的“执行”任务,两者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在明确责任区督学职责及岗位要求的基础上,该县狠抓了学校层面“执行”任务的落实,把督学责任区建设与实施情况纳入学校办学水平年度综合督导评估,并作为考核学校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对无故不执行督学提出的合理化督导意见或阻挠、拒绝督学依法行使职权的,根据有关规定对学校(幼儿园)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受到通报批评的学校(幼儿园)和校长(园长),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4 建立督学定期报告制。各责任区督学积极当好教育行政部门的参谋,每年都深入辖区学校调研,把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整改意见定期向县政府教育督导室报告。根据督学报告的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存档,并就存在的重大问题报请县政府办公会议研究,着力推动教育发展。2009年初,针对全县教育现状,该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呈报了《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意见。县政府对此报告非常重视,采取果断措施,加大教育投入,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城区学校和农村薄弱学校校舍进行全面改造。近三年来,该县财政投入教育资金4.35亿元,其中校建资金2.89亿元,新建校舍面积13.27万平方米,维修改造校舍面积5.57万平方米,占全县现有校舍总面积的52.74%。

二、随机督导,形成督导工作常态化

在督学责任区建立过程中,各责任区督学深入学校,把常规性督导与专项性督导有机结合起来,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明察暗访、推门听课、座谈、问卷调查、校园巡视等方式,全面掌握学校的办学情况,确保评估结论的客观性、真实性。

1 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各责任区督学依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政策,分别对学校办学情况进行经常性督导。针对学校规章制度建设、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控辍保学、新课程改革、阳光体育活动、教学设备的管理与使用等内容,开展了经常性的随访督导活动,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2 督查学校体卫艺工作。责任区督学深入基层,走访学校,对学校体卫艺工作的组织领导、条件保障、管理制度、评价机制、学生体质状况等进行督导,发现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并向上级报告。根据督导报告,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投入,为学校新配了大量的体卫艺教育设施,其中县一中、二中和县实验小学都新建了塑胶跑道的标准运动场,广昌二小还新建了风雨球场等运动场所。

3 促进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校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确保师生有一个良好、舒适、安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该县各责任区督学都重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从学校组织领导、管理制度、技防设施建设、应急演练、值班巡逻、校外来访人员登记、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经常性的随访检查,督促工作落实,维护了学校的安全与稳定。

4 推进学校新课程改革。县里要求各责任区督学深入课堂,把脉教学,对辖区各学校进行调查研究,重点对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教研组活动、听课评课活动、教学过程管理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情况进行“会诊”。通过督导,教师的课改意识日益增强,教育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三、规范管理,增强督学工作实效性

为确保督学责任区工作正常运转,广昌县建立并完善相关配套保障制度,创建动态管理模式,促使教育行政部门工作重心下移,加大对学校的指导力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 规范督学行为。为强化督学责任,促进督学工作执行到位。一是制定责任区督学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区督学工作要求,客观、公正评价责任区学校的工作。二是建立责任区督学培训制度。在不定期开展责任区督学专题培训l的基础上,每月结合责任区上月工作交流和下月工作重点,集中开展一次研讨培训活动。三是实行责任区督学准入和解聘制度。严格按照督学标准聘任责任区督学,并根据各责任区督学工作业绩优选督学,对不宜从事责任区督学工作的及时调出督学队伍。

2 激活督学机制。为充分调动责任区督学的积极性,及时出台了《督学岗位目标管理量化考核方案》及其配套的考评细则,明确了考核内容、程序、结果运用和工作要求:采取月考核和年终考评的方式评价各位督学的工作业绩,考核采用百分制,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等次;其考核结果作为评选优秀督学、晋职评先的重要依据。同时,赋予责任区督学评优表彰和“一票否决”的建议权,在全县教育系统推荐评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时,责任区督学享有推荐的优先权,责任区督学不予认可的,报请有关部门并经研究,实行“一票否决”。

3 促进学校发展。建立督导结论反馈、通报和整改制度,并督促学校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区督学负责跟踪督办,积极协调并帮助学校解决问题。每年年终,责任区督学对辖区内学校进行评价,其成绩占年度考评总分值的很大权重,体现督学工作的权威性。在创建省、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过程中。县督学大力引导各中小学校走提升质量、特色办学之路,促成了一批学校办学水平上档次、上水平。

上一篇:以爱施教 做幸福的班主任 下一篇:爱心 个性 协同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