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城镇化

时间:2022-07-26 07:57:40

何为城镇化

尽管国内外关于城镇化的定义至今没有统一,但是从经典的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历史学的代表性研究来看,城镇化的概念通常应该涵盖以下几个层面的含义:(1)城镇化是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生活方式转化的过程,反映在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展、景观和社会以及生活方式的城市环境形成。换言之,城镇化体现为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和城镇数量的增加,更为核心的是城市的社会和行为特征在整个社会的扩展。(2)城镇化是一个过程,是被一系列紧密联系的变化所驱动的过程,这些变化包括经济、人口、政治、文化、科技、环境和社会等的变迁。(3)城镇化使城市体系的动态和特征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镇化引起土地利用模式的改变、社会生态的改变、建筑环境的改变和城市生活本质的改变。

城镇化是一种动态转变过程

无论是国外学者定义的城镇化,还是国内学者定义的城镇化,在本质上,它们都是一种动态的转变过程。首先,城镇化表现为生产和就业结构的转变。城镇化的过程在起点上即表现为人口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土地从农业用途向工商业用途的转换,这个过程的结果就是第一产业产值在GDP中的占比会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第二、三产业产值占比则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伴随产业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也会呈现类似的变迁过程,即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上升。从国际经验对比来看,处于城镇化成熟阶段的国家,第一产业产值和就业人数占比通常处于较低水平。2011年,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第一产业产值占比分别为2%、1%、2%、5%;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分别为2%、2%、4%、8%。对比而言,2011年,中国第一产业产值占比为10%、就业人数占比为34%。从这个角度评估,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仍然远未结束。

其次,城镇化是消费模式转变的过程。随着人口从劳动生产率低的农业部门转向劳动生产率高的非农部门,人均收入也应该处于持续的上升通道,而人均收入上升的一个自然结果就是消费结构开始出现规律性变化,食品支出在总消费中的比重趋于下降是一个必然结果,而消费者在食品之外(如汽车、娱乐、旅行、卫生保健、教育、电子通信)的开支开始呈趋势性增加。

更为重要的是,消费结构的转变和生产结构的转变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居民消费结构的系统性转变意味着以农业为基础的产品在生产系统中的占比下降,意味着农业和农业相关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降低,从而进一步促使劳动力离开农村,迁往城市,促使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换言之,如果农民职业转换(从农业到非农产业)的速度跟得上消费模式转变(从食品到非食品)的速度,则农民必将进入工资更高的制造业或服务业,从而收入增加,形成正反馈效应。

如果从这个角度简单对比,可以发现,中国城市居民的食品支出占比仍然高达38%,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比重,这也意味着中国城镇化进程长路漫漫,

城镇化是地理空间的重塑

如果说城镇化是一个过程,是人口和土地向非农部门转换的过程,那么从地理空间上,这种转换既可以发生在现有大城市,或者大城市的郊区,也可以发生在中小城镇,甚至可能发生在农村。从这个角度看,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地理空间的重塑过程。

换言之,从人口空间分布的趋势看,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呈现出明显的动态演进特征。威廉姆森开拓性地研究了24个国家的城市人口空间集中度的演变过程。他指出,城市的集中度往往会经历一个从收敛到发散的变化,即在城镇化的初始阶段,人口会在某些特定的中心区域加速集中,然后,随着经济发展,后发的区域会出现追赶效应,人口的集中也开始向发散,区域之间的人口分布会更加平衡,经济与收入差距也日益减小。 日本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城镇化的初期,三大城市圈集中了全国45%的人口、55%的工业生产和72%的大学生,直到70年代,随着后发地区生产率的提高,人口也开始出现从三大城市圈向地方圈的逆向转移。 总体上他认为,城市人口的空间分布集中度往往会呈现一个倒U形模式。

Cheshire则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将人口的流动区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通常发生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这一阶段农村人口向城市快速流入,且外来人口主要居住在城市核心区;第二阶段发生在经济发展的中期,城市人口增长主要发生在中等城市和郊区,且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开始趋缓;第三阶段通常发生在经济的成熟期,城市人口比例的增长进一步放缓,一些城市和市中心甚至出现人口负增长;第四阶段通常发生在后工业化阶段,城市人口比例大致平稳,但一些特大型城市和核心地区人口开始恢复增长,所以城市人口比例总体处于较高水平。然而,老工业区城市的人口比例下滑比较常见。

因此,正是因为人口在不同地理空间上的转移,才使得城市规模由中心向扩张,并形成了规律性的空间结构。在学术研究领域,通常将这种空间结构自内向外和自小向大分为四个圈层,代表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四个阶段:其一是中心城市发展阶段。中心城市的面积一般在100-600平方公里,半径5-10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万-2万人。其二是包含郊区的大都市区发展阶段。由中心城市和城市组成,面积一般在1500-2000平方公里,半径30-50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000-10000人。其三是大都市圈发展阶段。由一个以上的大都市区组成,面积一般在1万~2万平方公里,半径100公里左右,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000-2500人,其中周边大都市区的人口可以大于中心大都市区。其四是大都市带发展阶段。由一个以上的大都市圈组成,面积一般在3万平方公里以上,半径200-300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00-1000人。国际经验表明,发达国家著名的大都市,例如欧洲的伦敦大都市、巴黎大都市,美国的纽约大都市、洛杉矶大都市,日本的东京大都市等,一般都经历了完整的发展阶段,形成了较为齐全的四个圈层。

城镇化也伴随着矛盾冲突

城镇化也是一个充满矛盾冲突的历程,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克服或者弱化矛盾,则成为衡量城镇化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具体而言:

首先,从经济层面讲,城镇化过程本身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过程,也应该意味着收入提升的过程。然而,现实中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在城镇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速度可能会远远快于收入的增长速度,这导致劳动者收入占比通常会处于下降通道。这种变化速度的差异通常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在农业经济占据主导的阶段,农产品中绝大部分的成本都是劳动力成本,因此,该阶段劳动者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极高。然而,伴随城镇化的进程,随着工业经济的到来,工业品中绝大部分的成本为非劳动力成本,该阶段劳动者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开始下降。其二是资本和劳动的议价能力之间的差异。在城镇化快速启动和推进的阶段,大量农村转移人口进入城市部门就业,这改变了原有的城市劳动市场供求结构,导致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大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因此,资本获取收入的能力显然会大于劳动获取收入的能力。其三是制度因素。通常由于不恰当的政策安排,例如户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制度不到位,往往会使农村转移人口与城市居民相比,不能享受等同的公共服务,这是隐性的收入损失。

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并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

杨现领

经济学博士,华创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

上一篇:beauty Q&A 下一篇:智慧城市几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