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病因 对症下药

时间:2022-07-26 07:42:55

〔关键词〕 语文教学;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7(B)―0032―01

笔者近年来一直从事天水市麦积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经常深入学校听常态课,观摩各类公开课,评选各级优秀课,组织和参加各种教学研讨交流活动,随之发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不能统一,教师过于重视多媒体的应用以及没有把握好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等等。上述的这些问题无一不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笔者就上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1.忽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在听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学时或者轻工具性重人文性,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忽略了语文这门课程本身特有的工具性,轻视字词句篇等方面的训练,只顾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忽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但更多的教师是轻人文性重工具性,只专注于字词句和内容的分析,而不注意深入挖掘课文中蕴藏的丰富的人文思想内涵,不能让学生从中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忽视了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

2. 过于重视多媒体的应用,忽视教师范写。范写是教师最直接的指导,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然而,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普及,不少教师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目的认识不明确,为了追求时髦和外在的花哨形式,教学时,往往用多媒体教学代替板书教学,有些教师甚至整节课都不往黑板上写一个字,甚至有一些教师还把是否使用了多媒体看作自己的课上得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

3.没有处理好略读与精读的关系。在听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把略读课当精读课来上,既教字词,又分析文章结构,一篇课文最少要上两个课时;另一种是把整节课时间几乎全部交给学生,让学生反复地自读课文,并自己理解课文内容,教师缺乏必要的点拨、引导和总结。

二、应对策略

1.要坚持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和谐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有利于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打好语文基础,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文化熏染,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现代知识观、教学观和师生观,要少一点传授,多一点点拨,少一些说教与指责,多一点熏陶与示范,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使人文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完成。

2.教师要在合理利用多媒体的同时,重视范写。比如,在教学生识字时,特别是教低年级学生识字时,教师在黑板上打上田字格范写,可以让学生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书写笔顺等,重点和难点的部分还可用彩色粉笔勾勒强调,学生通过看,就知道这个字该怎么写和注意什么了。

3.合理分析精读与略读的关系。教师首先要认识到精读和略读一样重要,精读是以传授本质的、带规律性的知识为主要特征,重在“精”“细”;而略读课则是精读的延展与深化,教学略读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准确地把在精读课文中所获取的基础知识、阅读方法、经验等迁移到略读课文的学习中,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其次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基本模式上好精读课和略读课:1.精读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2.略读课:需要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建议采取几遍读的方法。如,一读,读对读通;二读,划重点词语,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收获(可以是受到的教育启发,可以是自己认为的好词佳句,也可以是获得的读书方法),积累语言。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让我欢喜让我忧 下一篇:聚焦课堂实践 构建和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