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繁荣仍须过多道关

时间:2022-07-26 06:33:30

机器人产业繁荣仍须过多道关

在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中,机器人产业被寄予厚望,全球主要制造业大国均将机器人产业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多位国内外机器人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管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指出,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但整体而言,仍在爬沟过坎阶段,实现真正繁荣尚需突破多道难关。

与会者普遍认为,机器人产业正迎来迅猛增长的机遇期。俄罗斯机器人协会主席维塔利・内德尔斯基表示,全球正在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在2015年底达到160万台,亚洲是最大市场。中国市场的增速达到17%,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为每万人49个,市场潜力巨大。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也指出,近年来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可谓火爆。各地政府、企业、金融界都对机器人研究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和投入。国内涌现了几千家机器人企业,很多城市都有机器人产业园,相关从业人员呈指数级增长。

在产业发展热潮中,更需要从业者保持定力,冷静判断行业发展趋势,把握好发展步调。赵杰指出,机器人行业投资大、见效慢、风险高,不能只炒概念,需要真正沉下心来做好技术。当前我国在精密减速机、伺服电机和控制器方面已实现产品化和小批量应用,但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还有待验证,品牌效应也有待加强。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伯基表示,机器人国产化面临的最大瓶颈在于集成技术,即机器人如何适应各行各业的工艺要求,将各种技术集成在一个总的控制系统里。这方面急需得到集成公司和相关研究院所的支持。

以色列机器人协会主席兹维・席勒认为,机器人是一个多学科体系,需要有庞大的研发团队来整合软件、硬件、环境感知、行动规划、动力学、控制和机械设计等多领域的核心技术,需要长时间、大投入的资金支持,需要市场持续的刚性需求,还需要满足严格的安全标准。

业内专家指出,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光明但道路曲折,不能以互联网的发展思维来看待机器人产业,建议企业找准发展方向,以市场实际需求推动研发。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丁汉指出,我国机器人事业要发展壮大,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加强基础研究,否则机器人技术无法突破。他以重载机器人为例,这类机器人必须要有很好的控制算法,需要很多传感技术。因此在重视尖端技术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研究。他认为,未来机器人产业的研究重点在于机器人对环境的适应、机器人和机器人之间的协同,以及机器人和人之间的协同。

相关链接

业内人士谈机器人企业如何发展

席勒认为,机器人企业首先要确立目标,针对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加强机器人在消费市场的应用,同时尽可能吸引更多私人投资者。具体来说,机器人企业有短期和中期两条发展路径。

短期路径

期望1到3年时间开发出产品的企业,要尽量从小事做起,从低成本做起,研发周期要短。可以开发功能简单、解决单一问题的产品;也可以专注开发大产品的一个部件,如传感器;或者专注于机械设计;但关键在于不做重复性工作,可以寻求专家提供一些成熟技术。

中期路径

前期投入3到7年的机器人企业,则要有长期愿景,需要有更大规模的系统和团队来协助解决行业应用中更复杂的技术问题。

上一篇:一对一贸易配对,2017中国国际瓦楞展力邀全球28... 下一篇:妙制紫砂“一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