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关系的研究

时间:2022-07-26 06:20:56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关系的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自尊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尊量表(SES)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某高中15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回收数据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①高中生自尊水平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不显著;独生子女自尊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差异显著。②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③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与高中生自尊发展水平在各维度上有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④独生子女自尊主要与异性父母教养方式显著相关。结论 ①高中生自尊发展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维度上存在差异。②从总体上看,高中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之间有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③不同高中生群体,父母教养方式对自尊的影响存在某些差异。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关系;高中生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and Self-esteem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Han Xue, Li Jianming.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and self-esteem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154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surveyed by SES and EMBU and SPSS 11.0 was used to analysis statistically data. Results ①Grade and sex distinction had not affected significant on self-esteem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bu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only one child and non. ②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between only one child and others. ③Factor scores of EMBU were negatively or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cores of SES. ④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of father had affected significantly on self-esteem of girls and that of mother had affected on self-esteem of boys obviously among the only one child. Conclusion ①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self-esteem between only one child and others. ②Generally speaking, scores of SE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negatively or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factor scores of EMBU. ③Among different group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models of the influence which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exerted on self-esteem were different.

【Key words】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Self-esteem; Relationship; High school students

自尊作为自我意识系统的核心成分之一,它的发展状况不仅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直接相关,而且对整个人格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个体的认知、动机、情感和社会行为均有广泛影响[1]。它以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和个体精神生活的独特作用和贡献而倍受心理学家的关注[2]。

自尊又称自尊心或自尊感,它是“个体对自己通常持有的评价,它表达了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有价值的”[3]。高中时期是个体心理成熟、个性完善的关键时期。学生在成败体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我概念,自尊水平则反映了学生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程度[4]。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家庭因素是形成个体差异的最初根源,其影响作用最大[5]。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家庭教育认识的加深,父母教养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6]。国内外的研究指出,在同情、支持与合理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儿童,其个性发展都较好,而那些来自专制、矛盾和冲突等家庭的儿童一般都存在较大的压力,容易出现个性和行为问题[7]。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尊的影响一直是自尊发展研究中颇受关注的一个课题[8]。已有相关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自尊发展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之间均有密切的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尊发展有较好的预测作用[9]。

我国学者岳冬梅[10]等人在修订由瑞典临床心理学家C.Perris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时发现,我国父母教养方式的维度与西方国家所得的维度既有较大的一致性(表现为具有与西方国家一致的情感温暖、拒绝、过度保护、偏爱4个维度),又有我国所独有的方面(我国父母教养方式中独具惩罚这一维度)。张文新、林崇德[9]对895名初中阶段城乡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青少年自尊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

本文旨在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自尊发展在相关维度上的关系,为进一步改善父母教养方式,提供优化的教育、抚养方式,有目的的发展高中生自尊,完善高中生个性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抽取某高中高一及高三学生,发放问卷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54份,合格率96%,其中高一学生74人,高三学生80人;男生85人,女生69人;独生子女81人,非独生子女73人,年龄在16~20岁之间。

1.2 工具

1.2.1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12] EMBU是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病系C.Perris等人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1993年由岳冬梅修订中文版,由被试分别对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进行报告。由于本文主要探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维度差异,所以在分析中没有把偏爱被试因子考虑在内。

1.2.2 自尊量表(SES)[13] SES是由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的。它最初是设计用以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受的总体感受,Cronbach α系数为0.88,重测信度为0.85。该量表为4点制量表,由10个条目组成,总分范围10~40,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

1.3 调查过程 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由主试统一讲解指导语及其各项意义。学生当场填写,统一收回。剔除无效答卷后,对测试的资料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高中生自尊水平在各维度上的差异 高中生自尊水平在性别和年级维度上差异不显著;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维度上,独生子女自尊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差异显著。见表1。

2.2 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维度上的差异 从总体上看,子女在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的得分中,温暖理解因子的得分高于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等因子。这说明大多数高中生能够与父母保持较为亲密的关系,尊重父母的意见,能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理解与关爱。其中,在男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的比较中,父亲的温暖理解、母亲的温暖理解和过干涉过保护因子得分,独生男生高于非独生男生且差异显著,见表2。在女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的比较中,父亲的过度保护、母亲的温暖理解以及过干涉过保护因子得分,独生女生高于非独生女生且差异显著,见表3。

2.3 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与高中生自尊发展水平在各维度上的相关性 统计结果显示,父母温暖理解这一因子与总体自尊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父亲惩罚严厉因子、拒绝否认因子、过度保护因子都与总体自尊呈显著负相关,同时母亲过干涉过保护因子、拒绝否认因子、惩罚严厉因子也都与高中生自尊之间呈现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维度上,独生男生自尊与父亲温暖理解和母亲温暖理解两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母亲过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两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非独生男生自尊同样与父母温暖理解两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和母亲拒绝否认因子成显著负相关,见表4。

此外,独生女生的自尊水平与母亲温暖理解因子呈正相关关系,与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以及过度保护因子成负相关关系;非独生女生的自尊水平与父母的温暖理解因子都呈现正相关,与母亲过保护过干涉、拒绝否认及惩罚严厉因子呈显著负相关,见表4。

2.4 不同高中生群体,父母教养方式对自尊的影响存在某些差异 由表4可以看出,独生子女自尊主要与异性父母教养方式显著相关。其中,男生与母亲的温暖理解、过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3个因子呈相关关系,女生与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以及过度保护3个因子呈相关关系,而这一特点在非独生子女中不明显。见表4。

3 讨 论

3.1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在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维度上存在差异 相关研究已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14],本次研究主要讨论父母教养方式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维度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中生中,独生子女能更多的体会到父母的温暖、关爱和理解,这有利于高中生自尊的发展,表现为其自尊平均分高于非独生子女。然而,他们同时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过度的干涉和保护。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的关注集中于一个孩子身上,凡事都要关心,凡事都怕危险,处处过问、处处干涉,这种养育方式和态度,也会影响子女的独立意识,从而削弱他们的自尊感。对于非独生子女,他们所感受的来自父母的温暖理解没有独生子女强烈,所体会到的父母的过度教育也较为微弱,这表明父母在各方面的教育方式较为均衡,对每个子女的关爱程度相差不大,子女的自尊感在受父母影响的同时,也会受其兄弟姐妹的影响。

3.2 对于独生的男女大学生,其自尊的发展更主要的受异性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这一特点在非独生子女中不明显。这个结果与王欣、阮新[15]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他们的研究表明异性父母的教养方式对独生子女自尊的影响更为重要,对于非独生子女,父母双方教养方式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3.3 高中生自尊发展和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具体表现为高中生的自尊感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父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以及母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过干涉过保护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些结果和张文新、林崇德[9]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3.4 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中,温暖理解这一因子得分最高,而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干涉和保护因子得分相对较低,这与张巧明、张美峰[23]的研究结果极为相似 如果父母对待子女采取民主宽容的态度,对处于第二次断乳期的高中生多一些理解和爱,子女就会向他们吐露心声,既信任父母又尊敬父母,遇事愿和父母商量,而不是顶撞、吵架,甚至想离家出走。那些慈爱、温暖较少的家庭氛围,常常会导致中学生出外寻找感情寄托,容易产生早恋或者是失望、悲观或对生活的兴趣减退,或缺乏活动愿望等不良心理状况。

3.5 父母教养方式不仅对高中生的自尊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影响到高中生个性的完善和自我效能感的稳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不同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可使子女有不同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不同的自我认知和评价。民主型的父母常采取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使子女产生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肯定并愉悦自己,感到自己前途光明,对未来充满欢乐和希望。这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无疑会有助于子女在智力、体质、学业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而严厉型的父母常采取拒绝、否认、苛刻、惩罚等不良的教养方式,使子女产生不健康的情绪和情感,从而以消极、自卑、被动、否认的认知模式评价自己,感到悲伤、痛苦、前途暗淡,这种心理状态不仅对子女智力、体质、学业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发展不利,而且易使其患心理疾病。所以父母教养方式在高中生身心发育、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 结 论

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自尊发展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维度上存在差异。从总体上看,高中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之间有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对于独生的男女高中生,其自尊的发展更主要的受异性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这一特点在非独生子女中不明显。

5 参考文献

[1]Baumeister RF. Self-Esteem the Puzzle of Low Self-Regarded. New York: Plenium Press,1993

[2]杨丽珠,张丽华.论自尊的心理意义.心理学探新,2003,23(4):10-12

[3]张艳霞.大学生自尊的特点及培养.交通高教研究,2004,(1):46-47

[4]刘明.高中生自尊水平与学业、人际成败归因方式关系研究.心理科学,1998,(3):281-282

[5]王志梅.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5(6):87-93

[6]杨本元,杨洪猛,等.大学生的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西南林学院学报,2004,24(12):104-105

[7]赵冬梅,山口裕幸.大专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1):67-71

[8]Harter S. Developmenal perspective on the self system. In: P.H. Musse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4. New York: Jonh Wiley&Sons,1983:275-386

[9]张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心理科学,1998,21(6):489-493

[10]岳冬梅,等.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M).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1998:122-129

[11]Rosenber.自尊量表.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1998:318-320

[12]宋耀武,李宝芬.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自尊的相关研究.河北大学学报,2005,30(2):69-72

[13]王欣,阮新,等.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尊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3):309-310

[14]张巧明,张美峰.青少年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2005,(3):9-11

[15]宋耀武,李宝芬.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自尊的相关研究.河北大学学报,2005,30(2):69-72

(收稿时间:2007-07-11)

上一篇:父母不同教养倾向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下一篇:初一新生内隐、外显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