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的娱乐性

时间:2022-07-26 03:04:42

浅析新闻的娱乐性

新闻的娱乐性是当今新闻传播业界的一种现象,它的定义和解释要比娱乐新闻复杂得多,所涉及的社会各方面及成因都有其独特之处。

一、新闻娱乐性表现的动因

新闻的娱乐性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社会新闻、体育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和仅仅关注娱乐界的琐碎和明星逸闻的娱乐新闻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力图从以往较为严肃的新闻中挖掘其娱乐价值。那么,这种样式新闻的出现有其社会和媒体两方面原因。

首先,受众的需求给了它生存的空间。新闻的娱乐表现形式,为受众提供了这样轻松活泼的文化休闲方式,以幽默的方法传递给人们信息,满足受众的观看、收听需求。

其次,媒体的利益也促使新闻的娱乐性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进入市场经济后,新闻媒体向市场获取利润,就必须创造出好的媒介产品,以满足受众的需求。这样以来,新闻媒体便有意识地针对受众地需求,对新闻传播。

第三,新闻的娱乐性表现,给媒体带来了活力和巨大的经济收益。

二、新闻娱乐性应遵循的原则与规律

由于娱乐本身限定了新闻的题材和范围,因此,只有社会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等与娱乐紧密相关的内容,才能做成娱乐性的风格。然而,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任何一种新闻,都应以新闻的传播规律为准则,即真实性、准确性、权威性、可信性。以笔者采访实践为例:新交通法规颁布之初,为配合交警部门执法,提高市民交通法规意识,笔者所在的《直播江城》栏目组对此进行了重点宣传报道。为把新闻做好做活,突破常规,以新颖活泼的形式宣传新交通法,笔者在市区主要街路段抓拍了一组行人跨越栏杆、横穿马路等违反交通规则行为的画面。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应用了快慢镜、静帧、淡入淡出等特技手段,加之以“我跳、我冲“等配音相对,使现场感和危险性骤然增加,同时脱离了以会议宣传、现场政策宣传等传统的报道形式,让观众在娱乐氛围中观看新闻,也对新交通法规有了进一步了解。再如,笔者曾尝试以社会流行歌曲、热门收视影视为标题,使新闻娱乐性。比如关于每年第一场雪的报道,就以刀郎的一首歌《2002的第一场雪》为题,拟题为《2003年的第一场雪》;百姓经常反映的下水井堵塞而没有相关部门解决的新闻,拟题为《谁来拯救你――堵塞的下水井》。在遵循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既揭示社会问题,反映百姓心声,也巧妙地结合热门、热点娱乐讯息,提高了观众的收看兴趣。

可以说,新闻线索、题材、角度及真实、强烈的现场感决定着新闻的娱乐性程度,同时更需要记者、编辑的巧妙构思。但有的媒体为了迎合受众、提高收视率,有的还按照个别商家的要求,竟然使新闻报道混同于娱乐行为,乱用娱乐元素,甚至编造假新闻,比如”纸箱馅包子“假新闻,创作者也为此付出了严重的代价。还有的新闻脱离事实搞娱乐性,有的貌似自我解嘲,有的近乎私塾讲古,有的好像编顺口溜,有的竟如调侃玩笑,没有信息共享,没有新闻价值可谈,没有准确性、可信性、真实性的新闻娱乐性,只能在取得短暂的利益后,逐渐在广大受众的视线中消失。

在如今的新闻娱乐性的表现形式中,媒体不应被眼前的既得利益和浅薄的狭隘认识所迷惑、所束缚,而应时刻牢记媒体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责任,在创新、探索中,严格遵守新闻基本规律,坚持新闻的党性、社会效益和真实性原则。

收稿日期:2007-08-30

上一篇:人参频道专业化传媒走势 下一篇:论我国媒介生态环境下新闻发言人的明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