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浮士德形象的再认识

时间:2022-07-26 02:28:32

对浮士德形象的再认识

【摘 要】歌德创作《浮士德》花费了60年的时间,歌德也是凭借这部作品达到了其文学创作的巅峰。《浮士德》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这部作品已经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凝结了歌德毕生的智慧,也为德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本文中,笔者对浮士德的艺术形象进行再认识,探究浮士德精神的内涵,以及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浮士德;形象;认识;精神;启示

在《浮士德》这部巨作中,歌德塑造了几百个人物形象,其中的核心人物浮士德带给了我们心灵的震撼。浮士德这个人物形象承载了作品丰富的内含,作者对这个人物形象的客户也可谓匠心独运,学界对浮士德的人物形象研究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为此,本文将从浮士德这个人物形象的精神世界入手,对浮士德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的研究。

1.浮士德精神的内涵

在作品,浮士德被视为人类的化身,在浮士德身上有着深刻的哲学意义。浮士德精神是这部作品的内核,这种精神就是人类对现实生活不满,开始追求理想,并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追求真理,并且通过自身的实践来检验真理,最终找到拯救自我的途径。歌德推崇启蒙主义思想,他认为人类从中世纪的桎梏中走出来,就可以达到人性的自我完善。在作品中,浮士德有坚定的毅力,有理想、向往自由。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能够抵挡住各种欲望的诱惑,最终战胜自己,能够做到这种程度的人少之又少。人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丰富的物质世界不断的在诱惑着人们,同时在人的内心深处又有着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追求安逸的生活也是人类的最终梦想,但是那种安于享乐、不思进取的思想也成为人类发展进步的障碍,只有像浮士德一样保持清醒的意识,用坚强的意志力才能不断前行,而不会沉沦下去。可是能到达浮士德这种境界的人又有几个呢?克服欲望的诱惑,战胜自我,这些品质是人走向成功的保障。这些品质在浮士德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浮士德的精神也在不断积累我们前行。

浮士德并不会为了追求飘渺的理想而失去自我,同样也不会因为沉浸于物质的享受而不能自拔,而是能在理性与理性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维度,在生活的追求与创造过程中展示出人类精神的本质。浮士德追求的自我并不是停留在一己之私的层面上,而是追求一个无限的自我,不断的追求超越。浮士德在人生的几个阶段内,对现实的生活都是不满足的,但是这样不满足并不是数量上的不满足,而是发自人类本质上的一种不满足,体现了人类的渴求与欲望,浮士德试图在有限的生命中超越无限的自我。

虽然在《浮士德》中歌德将浮士德打造成了一个影响的形象,但是晚年的浮士德也开始了反思,个体的幸福能代表整体吗?浮士德一直在进行思考,但却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当听到工人的痛苦和夫妇的不幸之后,这样的反思达到了高潮。我们终于明白,靡非斯特其实只是浮士德内心中的一个魔鬼,浮士德之所以会受到诱惑,正是因为内心中也存在着靡非斯特的想法。所以说靡非斯特只是人内心邪恶思想的一种化身。

2.浮士德形象给我们的启示

浮士德的这种感悟正是现代人常有的困惑,现代人面对着理想经过奋斗后往往都会有失落感和无奈的感受,这部作品已经隐约的表达了这种现代观念。再如,浮士德和魔鬼签订契约时曾说:“我从前把我自己吹得过分, 我其实只能和梅非斯特品衡”。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存在,而进入20世纪后人们开始怀疑自我的存在。所以这部作品在很早的时候就预言了人文主义必然会被现代主义所取代,人最终也会沦落到恶魔的手里。浮士德也正是因为对自己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所以才会和梅非斯特联手入世。而且浮士德还说:“让我在那感官世界的深处治疗慰我这燃烧着的一片热情!”。

虽然浮士德与梅非斯特是合作关系,但是梅非斯特对世界很了解,所以浮士德也不得不承认:“我也感觉着, 我只是徒劳, 虽然积聚了人类精神的环宝, 到头来待我静坐思维, 新的心力却迸不出丝毫; 我自己没有一丝头发的增高, 无际的存在依然是无穷的迢遥。”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然而生命却是有限的,所以浮士德与魔鬼签订契约本身就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他感觉生活缺乏目标没有意义,所以才决定去探索人生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所以浮士德虽然一直有着一种理想和追求,但是从各个阶段的奋斗经历来看,表现出的更多的是一种对未来的茫然。只不过浮士德与现代人不同的是,他一方面不相信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放弃对梦想的追求。

总而言之,浮士德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这种精神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在歌德的那个时代,《浮士德》的思想内涵已经到达了思想界的最高峰。它能够洞悉这个社会的种种矛盾,能够揭示诸多矛盾之间的关系,浮士德精神对于我们的现实社会仍具有着重要的启示性作用。在现代社会,人们依然会困惑生命的价值与自我的存在,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人们对自我的定位又是什么呢?这些诸多的困惑,或许在《浮士德》中就能寻找到答案,这也是《浮士德》巨大的魅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余风商.说不尽的浮士德[J].中华读书报,2006-7-5.

[2]傅守祥.理性悲剧《浮士德》:人类灵魂与时代精神的发展史[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2).

上一篇:在开口弧段上求解非齐次R-1中的Riemann边值问... 下一篇:古希腊理性理欲观理论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