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难得 第2期

时间:2022-07-26 09:32:40

人身难得,因为人身难得。按照我老师黄霞川先生的告诫,“人生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简朴”。我现在希望能做到的事情就是可以孝敬父母,爱护妻子,教育孩子全心创作。

30年前,我喜欢或梦想的生活在海边,比如在大西洋某个海边有座房子,可以在那里生活和创作;

20年前,我喜欢或梦想在山上,比如九华山,在非人间的圣地上居住,参禅悟道;

现在,我家就住在北京东北边的郊野,我觉得很好;

晚年,我想去青岛,每天能在海边看日出日落。东方情结

我跟随爷爷奶奶长大,从少便随爷爷习武。爷爷为人宽容,品格高尚,奶奶是善良聪慧的传统女性,他们二老对我影响很大。少年时,教我画画的老师是岭南派画家黄霞川先生,他飘逸洒脱,淡泊以对财富和荣耀,同时又弃之不惜,对幸运所赐的丰富生命的东西,从不炫耀也从不推辞,对享受好的东西毫不做作,也不渴求。这种处世之道让我敬佩,深远影响着我,从他身上我学到毫不矫饰的庄严。在我的内心深处,从这时起就埋下了东方文化精神的种子。又随画家谭雪生和徐坚白学习油画,不仅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基础,而且培养了丰富的东方情趣。

年轻时我不知理想,成名大概在1984年,但那时还不知服装设计,总认为自己是裁缝,中国那时也还没有这个学科。我在服装设计上的创造力源自于5位老师对我的帮助。教育和训练,他们培养了我无惧挑战的性格和很强的征服欲,我的才华与创作手法,来自于他们的才华和功力。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老师训练我画服装效果图。基本是每天睡醒了就开始画,一直画到睡觉,老师要求我把手变成一种习惯,记录大脑的表达。老师要求我默大师的作品,要求我看一下就能默出来,这是很累甚至是非人的训练,因为感觉人的记忆系统不可能短时间承载这么多东西,但我后来练到30分钟就能看完一本200多页的杂志,并把里面所有的衣服基本都默出来。

从1985年起,我在纽约做得很有名,先后为OLEG・CASSINI, BLACK・TIME,A・J・B・ARJ, LAYCE・DESIGNS等设计高级时装。1991年我创立的“MARK・CHEUNG”。品牌进入欧美市场……

从1985年到1995年,十年时间,我基本上的创作艺术表演可以说是非常西方的感觉。在我的生活和艺术里,整个追求的是百分之百的服装设计师的情怀或者感觉。有一次,我见到一位大师,他让我发生了改变,我开始寻找属于我的艺术。这个过程非常艰难,过了5年,我又回到原来,因为西方服装的理论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追求人文科学的细节。我意识到要从东方的精神中寻找,1995年开始通过时装和绘画的探索来寻找东方的文化精神和艺术方式。我阅读《易经》和《佛经》,期望能在那里找到灵感,补充我自己的一种基础或者说结构,积累素材。我甚至学过风水,算命,看相,最后感觉还是没找到这种感觉。到了1999年,我在云南看到了一个中国古代文物展览,彻底被震动,突然在那里找到一种感觉。因为学佛,我给自己许下愿望:期望从2002年开始到未来十年,我的创作都是做东方情感的东西。

无坐标旅行

旅行,是一种横越时空的漂移。我爱旅行,不仅仅因为旅行带来的乐趣,景色、风物及别开生面的野趣,更令我心动的是旅行本身充满了思考与成长。而且,旅行使人变得谦卑,它使你领悟到人的渺小。旅行中,不断相遇,擦肩而过,放弃,接受崭新的灵感,旅行带给我的太多太多。

1978年,16岁那年,我险遭雷击,大难不死,从此认定上天留我,决不虚度此生。我喜欢无坐标的旅行,所以称为流浪。我一度成为流浪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中国到美国,从中东到欧洲,这些经历是我现在安静简朴生活的基础。

远游给了我灵感,我在1999年的时候做了一场秀,叫“圣洁”,从那时开始,我连续10年举办“国家地理时尚”:以中国各种地理风情为灵感来源,规划主题完成一场场波澜壮阔的时装,从“江南”到“”,从“西双版纳”到“黄河”,我选择用服装来寄托自己双脚丈量土地的情感。十年远游,我发现真正的革命都是起于内部,真正的旅行都在内心,我开始向内求解,研究佛学和禅宗。今年的叫“禅2010”,来自于我心灵的感悟,这是国家地理时尚10年的一个终结,也是下一个10年的开始:我会做与宗教,心灵有关的作品。如果说前一个十年我是在描述自己的感性经验那么接下来将是理性与智慧。不断的旅行,绘画创作积累了我艺术创作的功底。如果能做到一直旅行,我会很愉悦。但现在我不可能做到,因为我有两个女儿,我要和我太太一起把她们教育成才,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精英。

家庭、梦想、信仰

我的性格综合又矛盾。平时基本上对人都很平和友善,但如果碰到强悍的超过我底线的挑战,我就会表现出强悍。如果碰到让我厌倦的事情,我就会表现出我老师黄霞川的性格,飘逸而去。如果遇到善良的人,我爷爷奶奶对我性格的影响又会表现出来。

我爸妈从美国回来就定居在广东中山,他们与我太太的父母是同学,我俩一起长大,一起读书,后来恋爱结婚,有2个女儿。大女儿现在英国的大学修哲学,小女儿刚来到北京读中学。太太穿梭在中山。香港,英国。北京四地。我们全家非常注重假期,因为大家都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假期是我们相聚的时间。比如中秋、春节,我们一定回到爸妈家一起过,清明节一定回老家扫墓、祭祖,暑假或圣诞,我们一定是一家人去度假。而每年7月份,是我一个人去旅行创作的时间,每年独自去创作旅行这个习惯我坚持了25年。

遇到问题和挫折时,如果是天意,就坦然接受,如果是人为,就告诫自己引以为诫。我经常告诉女儿,崇尚物质的人,将来肯定没什么作为,哪怕有财富,情操也不高。至于财富,我建议她,一定是要用的就用,不应用的一定不用,可用可不用的就一定不用。3年前,我的大女儿Mandy在剑桥读中学时,有一个富豪家的孩子,开着保时捷跑车去追求我的女孩,后来我跟她说,凡是在求学过程中炫耀财富,这个人将来肯定没什么出息,因为求学时炫耀的应是读书成绩和聪明才智以及求学情操。当一个学生炫耀物质的时候,说明他在以上的方面都没有办法超越,只剩下炫耀财富了。所以,读书时不去求知,这个人未来在智慧、才华和品质上肯定不是一个出众的人。现在社会风云变幻,父辈的财富不一定是永在的,变数很大,所以不能靠着父辈的积荫生活。90年代的年轻人肯定是这个民族是骄傲,最幸运的,而且他们做什么,说什么也可能都是对的。就像有一天,我看到小女儿在听音乐,她喜欢的歌我都不知道在唱什么,歌词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问她为什么喜欢这样的歌,她说,正因为不知道在唱什么,只是听着调好听,所以就喜欢,不在乎歌词里说什么。又比如,以前我们年轻的时候喜欢去外面玩,而现在的孩子放学回家不出门,都在电脑上玩,也许这就是代沟,或者说是不同时代的不同人。所以,我们现在怎么说年轻人,也许都是不对的。

关于梦想与理想,我认为,在太难的时候可以把梦想取消或把理想调整,而幸福,则是对以往的痛苦的想象。把工作看作是享受的话,这里就是天堂,把升起的欲望熄灭,这里就是佛国。

我的信仰是佛教。虽然从小就跟奶奶拜佛,但近15年来才开始对佛教有基本的认识。35岁以后,我沉迷佛经,开始自己参禅悟道,亲近了很多善知识,拜访了很多在世的高僧大德,受了他们的启迪和开示,一步步有所体悟。

很久没有想过关于个人成就或个人价值这样的问题了。我记得很多年前,我的桌子抽屉里有一句话:“所有的荣耀都已变成遥远的记忆了”。

上一篇:李连杰:慈善路上的“玄奘” 下一篇:中瑞间的甲子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