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视角:社会新闻立命之本

时间:2022-07-26 09:21:52

百姓视角:社会新闻立命之本

社会新闻是指涉及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尤以社会道德伦理为基础反映社会风尚的新闻为主。与政经、军事、社科类报道相比,社会新闻题材更“草根”,报道语言更“通俗”,更容易成为普通百姓“街头巷议”的热点。

在消息传播碎片化、自媒体初现萌芽、网络舆情呈多元化趋势的当下,传统媒体的社会新闻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大浪淘沙始见金,在移动互联技术冲击波中,什么样的社会新闻传播力更强?优秀的社会新闻具有哪些特点?移动互联时代,社会新闻怎样保持主流传播力?接下来本文将进一步挖掘社会新闻的本质特点,寻找社会新闻的生命本源,探讨媒介新环境下的应对之策。

一、“人”是社会新闻的圆心

直观地讲,社会新闻是社会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社会新闻就是不同形态的人性展示,社会新闻是不同的人生形态对生命的诠释。正因如此,社会新闻往往引起广泛的社会兴趣,引发深入的社会探讨。

1.大容量方有大空间

在地方性新闻报道中,记者大多依赖“热线”爆料,被动等待“硬题材”的到来。事实上,随着国家经济、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舆论监督类硬题材,会逐渐减少,就像在欧美等国家,很少见到为了食品过期等问题到媒体投诉的新闻。事实上,社会新闻包罗万象,除了突发事件、投诉曝光等内容外,更多需要记者去多发现,多分析,多提炼。即便是在电视收视率总体下滑的当下,美国老牌调查类新闻专题《60分钟》,依旧保持了相对旺盛的生命力,其原因就是这种具有深度调查特性的新闻杂志节目,成为了人们观察这个世界一个非常便利的“镜子”,也是人们整理社会热点的收纳箱,更是能够与人们内心对话的一位“智者”。

2.社会新闻需要“主流声音”

从2013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目录中,我们不难看到好的社会新闻标准:《向网络谣言“亮剑”》、《临沂大学八位处长辞职当教授》、《农民“被上楼”症结在于“被”》、《“富豪相亲”浊化社会空气》、《一天陪洗八次澡,迎来送往该改了》、《三问焦三牛――一个清华毕业生的人生选择》、《企业注册磨难记》、《两母亲换肝救子,无私的爱奏响生命之曲》、《一场不谈成绩,只谈问题的座谈会》、《未来,我们需要怎样的行业协会》。

以上这些题目,既关注了社会热点,又关注了生活在社会不同角落的人在不同的时空中的所遇、所感、所思。更重要的是,在纷繁复杂的遭遇背后,记者经过实地调查、纵横分析,发出了主流声音,实现了主流引导,此举既便于传递百姓心声,解决百姓困难,更有效引导社会道德,弘扬正能量。

二、百姓视角:“好新闻”的根本标准

与经济类报道、时政类报道不同,社会新闻往往需要自下而上的视角,需要从微观到宏观,从个案到社会现象的逻辑规则。在这其中,百姓视角是出发点。以下仅以大连广播电视台《法制新天地》节目为证,简要分析什么样的报道是“好”的社会新闻,要做一篇好的社会新闻报道,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1.社会新闻,无限迫近真实人生

《法制新天地》是大连电视台主打的“法制民生”节目,所有具有法制内涵的民生“事件”,所有标注法律底线的道德观察,所有理性规则下的情感诉求,都将是《法制新天地》的关注所在。进一步解读来看,该节目定位,是将法制与民生进行了有机融合,节目的出发点是“百姓视角”,并且力求“热闹背后有说道”,亦即是有所发现,有所引导。

该节目的核心定位语是“无限迫近真实人生”。在解读严肃法律话题背后,节目组关注的是真实的人生,是人与法律的交汇,是人与社会的互动。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法制新天地》要求记者必须深入现场,成为参与者、调查者和推动者。也就是说,记者要融入当事人的生活,把自己还原成一个“普通人”,去发现、去体验,这正是“百姓视角”的正解。

2.实现“百姓视角”,记者要有“平常心”

从事新闻报道,视角是基础;做社会新闻报道,百姓视角就是态度,就是出发点,就是报道安身立命之本。要实现百姓视角,需要以下三个基本坐标。

记者将自己与采访对象放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而不能是俯视;记者要实地调查并探究采访对象的真实经历,而不只是旁观;记者要把目标放在推荐事件的正向解决方面,而不仅是评论。

比如《法制新天地》在4月1日播出的“记者再报告”板块中,用大笔墨报道了一则有关工伤补贴的劳动争议仲裁案。该报道一改传统法制节目“普法”的方式,而是将立足点锁定了百姓利益――即百姓遇到了工伤补贴纠纷,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劳动争议仲裁中,有哪些具体环节和措施是维护百姓切身利益的。节目播出后,不仅有效推动了事件的解决,更为有着同样困惑的观众,提供了一条解决问题之道。

又比如在《汕尾日报》中,有记者拿到通讯员提供的群众支持办学的线索,说当地群众为当地学校无偿提供六十多亩土地,同时也有企业捐款160万元。那么两件事情,谁主谁副?当时笔者选择了以群众无偿提供土地为主线,文章见报后引起读者广泛共鸣。

三、移动互联时代:社会新闻变数几何

互联网技术的普遍民用,是从本世纪初才刚刚开始的,然后就是这短短十几年时间,新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对于传媒而言,从传播渠道到采编过程,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伴随着微博、微信等带来的传播趋势变化,传统模式的社会新闻报道是否会因此发生变化呢?

1.社会新闻不排斥娱乐化,但要有底线

除了常规概念上的“严肃”社会新闻外,“娱乐化”的社会新闻如今也正逐渐扩大着比例。虽然“八卦”一词与生俱来就难以具备中性色彩,但在微信传播占比的前十项列表中,“八卦”内容排名靠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比如在文章、马伊婚变一事上,新华网、人民网均有所涉及。对于这个“微时代”中转载次数再创峰值的事件,很少有媒体能够对此充耳不闻,当然报道的视角如何,是最终区分媒体功底和社会影响力的差别所在。

对于社会新闻的娱乐化题材,笔者认为,当下的媒体不仅无法选择避免此类题材,而且由于其往往涉及名人、明星等热点元素,常常是网络化传播中的宠儿。但不同媒体观点不同、方式不同,结果也大相径庭。否则即便在新闻炒作中成了赢家,也会在新闻伦理中成为输家,进而失去读者,失去观众。

2.深度报道,社会新闻的精品

“碎片化”如今已经不是新词了,而且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碎片化在风极一时之后,开始逐渐被大众的疲倦情绪所稀释。周身被不知信息是否真实、几乎没有客观分析、往往只是个人片面情绪宣泄的“短信息”覆盖,人们开始期待那些经过权威媒体核实验证的“可信任信息”,开始寻求一些客观中立、拥有一定分析层次的“深度调查”。

《新京报》副总编刘炳路在刚刚举办的第四届北大互联网与公众传播论坛上指出,《新京报》以后要消灭消息,以特色报道为主。每天除了要闻之外,会有一个“杂志化”的操作,也就是要对当天重要事情进行深度报道,专题化的操作――包括深度、调查、大数据等等。事实上,《新京报》要消灭的是大批量转载,是碎片化的转述,他们要的是杂志化、深度化、精品化的报道。

社会新闻,报道的就是人与周遭的关系。人既是载体,也是传统介质,更是社会新闻的生命所依。研究百姓的内心需求,探究百姓的诉求趋势,解决百姓生活难题,引导百姓未来生活,这就是社会新闻的职责所在,希望所在。无论是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在以移动互联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社会新闻的根本不会改变,坚持百姓视角,就找对了方向。

(作者单位:大连广播电视台)

上一篇:65.雷吉·米勒 下一篇:谈姓氏读音需要如何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