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程教学生物化学论文

时间:2022-07-26 06:31:09

医学课程教学生物化学论文

1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定位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要求学生具有宽厚的自然学科、生命学科和人文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的训练,具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做出分类鉴别的能力,掌握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具有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生物化学课程作为临床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是研究人体内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节,从分子学的角度探讨生命的本质,课程中既包括生命科学的基础,又涵盖生命科学的前沿。因此,构建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改革有助于临床医学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融。针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对基础课的要求,笔者制定了生物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本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术,能看懂常见生化化验单,从分子水平上认识和解释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能从生物化学的角度解释常见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的发病机制,并能提出合理性的治疗和改善建议。

2创新课程理念,设计教学思路

课程理念是教学的先导。笔者以临床工作项目为导向,调整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做到理论知识“够用、实用、适度”为准,理论与实践结合,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强化职业能力,力争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课程设计思路中,突出生化教学的重点、难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加大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实用性。

3构建知识模块,优化教学内容

3.1理论教学

生物化学课程内容繁多,不仅分子大、结构复杂,且物质代谢途径多,涉及酶的种类多、调节复杂等。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笔者将教学内容分为生物的分子基础、物质代谢、基因信息传递及基因工程、机能生物化学等四个模块,进行模块化教学。授课中,遵循学习的一般规律,先进行静态教学,再进行动态教学,即先学习生物的分子基础,让学生认识生物体内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静态),然后再学习物质代谢过程(动态),做到循序渐进。明确课程的重点,在理解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基础上掌握糖类、脂类、蛋白质这三大物质代谢各途径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能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常见病的发病机理、从营养学的角度提出一些饮食调节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对于如何将抽象的概念和繁多的代谢过程传输给学生、让他们建立生命化学的物质系统观等是教学的难点,笔者采用以下办法进行解决:①化繁为简:基础内容精讲,前沿内容略讲,并在内容上做好生物化学课程与后继专业课程的衔接。②理论联系实际:最大限度地引用生活案例和临床案例分析生化知识点,拉近书本知识与临床、与生活现象的距离,充分体现生物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在运用中掌握知识。③抽象内容形象化:通过互联网或自制课件等方法充分搜集教学素材,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图、文、形、音的优势,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难理解的内容简单化。

3.2实践教学

生化实践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其次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实验操作能力。临床医学专业的生物化学实验有16学时,分8次实验授课,每次2学时。实验分为基础实验和综合技能实验两部分。其中基础实验项目有蛋白质的变性与沉淀、酶学实验、肝糖原的提取与鉴定等,这些实验是对生物化学基本原理的验证性实验,在实验中巩固理论知识。综合性实验有生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吸量管、加样枪的使用,分光光度计的使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浆蛋白、血糖的测定、血脂的测定、谷丙转氨酶的测定等等。通过综合性实验将生化基础知识串联起来,培养学生基本操作的相互衔接,锻炼综合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对生化化验单做出基本的评价,体现学生对生化知识的应用能力。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

4.1案例教学法

生物化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运用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从分子角度解释常见疾病的发病机理,因此在教学中选择、引用适当的案例导出生化知识点,加以分析,使学生既学到基本知识又明白知识的应用[1]。比如,在相应章节设计的典型案例:高血糖患者后期将导致酮血症、肝性脑昏迷的症状、磺胺类药物治疗敏感性细菌感冒的机理、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变化引起的分子病、胆色素代谢异常引起的黄疸(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无机盐代谢异常引起的酸碱失衡等等。实践证明,案例式教学法具有以下突出优点:①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用抽象的生物化学原理解释临床常见病的具体现象,启发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深入理解生化理论,并将理论知识加以应用,做到活学活用。②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附属医院的病案,不断创新学科背景资源,激发学生就死扶伤、追求医学知识的斗志。③教师关心大众健康的忧患意识无形中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由此,案例式教学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通过老师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4.2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进行启发式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是从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始学习,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对驱动问题展开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类似学科专家的研究过程。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及应用学科思想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呆板孤立的知识点化作整体知识链,触类旁通,突出了“课堂是灵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的教学理念[2]。

4.3讲授法教学

从学情来看,专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中有一半在高中阶段是文科生,基础化学、生物学知识薄弱,虽然在生物化学课程开课的前期也学了一些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知识,但化学知识依然不够扎实,对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比如,在学习生物分子的组成、结构中,不仅需要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把微观的结构宏观化理解和接受。在这些新的复杂的内容学习中,通过教师的讲解、分析、描述、设疑、解疑等教学语言,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生物化学系统科学知识。教师在讲授法教学中进行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且能通过说明目的、激发兴趣、教会方法、启发自觉学习等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授法还能反映出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态度等,这些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4.4构建网络化教学平台

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任务就是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尽快掌握先进的技术,充分发挥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使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得到更新,加速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3]。多媒体教学以来,笔者发现一些弊端,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贪多求全,一味追求声音、图像、动画等的装饰功能,使得学生眼花缭乱,分不清主次;还有的多媒体课完全是书本的电子版,没有体现教学策略和教学理念,也没有将多媒体的人机交互功能体现出来。为了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在临床医学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中,一方面致力于课件制作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建立校园网络环境,将课程相关的内容存储在网络课程平台上,并不断更新。生物化学网络课程的相关内容有课程标准、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病案及分析、学习指导和习题集、实验论坛、师生交流栏等。网络教学平台扩展了课堂教学,拓宽了学习空间,增加了师生交流的机会,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人机交互功能。校园网络化课程教学的开展,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吸纳,从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捕获知识、培养能力,师生互相影响,促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广大农村、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迫切需求大量的致力于医疗卫生事业的专科医学人才,他们不仅要能驾驭新科技,具有创新意识,更要有将科技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建立以临床医学工作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按照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课程标准,设计和开展教学,将课程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常见病结合起来,从基础生物分子的角度分析疾病产生的机理,激发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临床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基础。

作者:左秀凤胡立磊闫秀明工作单位: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生物化学教研室

上一篇:医学实验教学下的生物化学论文 下一篇:说课实例下的生物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