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让孩子更可爱

时间:2022-07-26 05:53:43

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运用赏识教育,充分挖掘学生固有的潜在的正能量,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赏识 优点 表扬

当前,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德育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积极心理学主张用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运用“赏识教育”,可以充分挖掘学生固有的潜在的正能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什么是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并予以及时鼓励和赞扬,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的教育行为,使学生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简言之赏识教育就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赏识教育不仅是一种操作技巧,更是一种教育智慧。那么赏识教育在德育中应如何运用呢?

一、转变观念,营造赏识氛围

1.转变观念,相信学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信任的眼光,信任的语言,信任的手势和信任的力量。信任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通道,即使学生表现不尽如人意时,也不要感到失望。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教师的也应欣赏他,拥抱他,为他而自豪,学生在教师的自豪中会变得自爱,自信和自强,才有利于激发学生潜在能量的发挥。

2.营造氛围、感染学生。实施赏识教育首要的是要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自我寻找感觉,感知教学内容,感悟教育主题。这就要求教师时时处处有坚信学生人人行、个个能成功的理念,让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是好孩子、好学生的感觉,让学生都能品尝到自己成功的喜悦。大多数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哪一天表扬了那个学生,一整天这个学生的学习情绪都会很高涨,认真写作业,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脱胎换骨一般,那是因为学生找到了“我能行”的感觉。

教师只有改变观念,以生为本,关爱学生,营造赏识氛围,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培养他们的个性特长,磨炼他们的意志毅力,发挥他们的个性潜能,最终以积极的心态迈向成功。

二、发现优点,捕捉赏识契机

1.尊重差异,发掘优点。赏,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每个学生都应该得到赏识,正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不尽相同,以至几乎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有的人在这方面有突出的天才,有的人在那方面有惊人的成就。如:有的学生对美的感悟力极强,有的学生对音乐情有独钟,有的学生好奇心强,凡事想探个明白……这就要求做老师的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他们的要求不能整齐划一。因此,德育工作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2.捕捉契机,适时引导。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有一双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的“火眼金睛”,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断地赞赏,反复地激励,使学生有一种被发现,被认可,被重视的感觉。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因此,当教师能够以“赏识”的言行对待学生,就会激励起学生无穷的勇气,唤醒他深埋的潜能,鼓舞他们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进。

三、有效表扬,实施赏识教育

1.运用激励,体验成功。卡耐基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扬和鼓励。”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完全可以大胆地运用这一法宝,来增进师生间的关系和感情,达到交流的目的。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当学生遭到失败时,当学生缺乏信心时,教师要给予鼓励。给学生一个微笑,告诉他:“你能做好,老师相信你……”有了教师的鼓励,学生会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陶行知的四块糖果》这个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对于犯了错的孩子,陶行知说出他的四个优点,并用四块糖果作为奖励,结果,孩子感动地流下了眼泪,从而改正错误。这就是赏识教育的神奇功效。是呀!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是对他们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是给了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2.及时表扬,感受幸福。对学生值得表扬的行为,老师应及时表扬奖励,以强化刺激,因为及时的表扬会强化学生的优秀品质和行为。对待自制力弱,平时上课说话较多,影响同学学习这样的学生,如果发现其在班级集体活动中积极、认真、投入,老师就应该及时当众表扬其讲卫生、关心班集体的优秀品质。对学生强化刺激,使这些优秀品质内化。所以对学生的表扬要及时,不能时过境迁才表扬,否则,表扬会使学生莫名其妙,这样的表扬不会有好的效果,更不可能优化学生的优秀品质和行为。

四、善意批评,提升赏识魅力

就像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宝藏一样,他们的身上也难免会有缺陷。如何对待学生身上的缺陷呢?赏识是赏识学生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赏识的概念里也有批评。不仅可以批评,而且还要更大胆地批评。关键在于批评的方式方法,要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为前提,要让学生以感激的心态接受这剂苦口的良药。我们老师要从善意的立场出发,及时给予提醒和暗示。赏识的批评要给孩子这样的感觉:孩子,你仍然是最好的孩子,犯了错不要紧,我相信你能改正。只要我们把赏识教育恰如其分地运用到思品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赏识是一缕阳光,她照亮一片童心;赏识是一丝春雨,她滋润了学生的心田。实践证明,“赏识教育”是时代的需求,素质教育的需要,能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使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知识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

上一篇:教育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课程整合的创新与深层... 下一篇:论如何矫正大班幼儿不服输行为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