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与交际障碍

时间:2022-07-26 05:35:04

浅析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与交际障碍

【摘要】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不同的文化间语言的使用存在着差异,跨文化交流在语言文化交际中存在诸多障碍,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使相同行为在语言表达上存在不同,因此掌握语言交际能力,提高跨文化交流减少交际障碍有意义重大。

【关键词】英汉语言 文化差异 交际障碍

一、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表现

1.交际时表达方式不同。中西文化的差异一定程度上是东西方的宇宙观和认识观等多方面的差异。在语言方面表现语言的行为态度、日常行为习惯以及语言的习惯用法等差异。总体而言,西方人较为健谈( ),他们习惯突出自我( ),愿意用语言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而在以群体和他人为取向的中国人,习惯把自我隐藏,语言尽量婉转隐晦。这就形成了区别去西方的延伸自我的压抑慎言的语言习惯。这种本质性差异使中西方人在交际和交流过程中存在这障碍。

2.日常交际习惯不同

(1)称呼、问候和道谢。汉语中人们习惯用辈分、职务或头衔+姓氏称呼,如张叔、王处长、刘经理等。而英语中姓氏前“Mr,Mrs,Miss”也就是“Mr,Mrs,Miss+姓氏”而用于职务的称呼只用几个,professor,president等。在中国教师(teacher)是一个广泛的称呼,可以表达不同的职称也可以多人的一种尊敬,而在美国teacher只适用于幼儿园,而普通的教师则称呼Mr.**、Miss.**这一词也不具有多重意义。

关于问候这一通常的习惯,中国人熟人打招呼多为日常的衣食住行,如“吃了吗?去哪?睡了一会?”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都很正常不过,也不认为涉及到了个人的隐私问题,但是在英美比较注重个人的隐私,问候“where are you going?”或“have you bad your meal?”

同样,在英美人接受夸赞或者对人表示赞誉时,表现出来的是高兴和接受,因此会对赞誉者便是感谢,而中国人面对别人的称赞和夸奖时表现的比较谦虚,常说“No not at all”。这样的差异在中西交流时,容易中断或难以继续。

(2)电话、用餐等。在电话用语上中国人和平时的语言没有什么差异,但英美语系中却又很大的不同,如“hello,this is jack speking、hello,5263785”等,按照中国的“hello,who are you please?”则是错误的;在西方人用餐时,请你吃饭自己可以随便吃,而中国需要请客的人礼让才能进餐;西方人接受礼物需要当面打开表示赞美和感谢,而中国收到礼物先谦让一番,之后收到礼物不能当面打开。这种差异在交际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容易引起误会。

3.交际词汇的不同。在外语中有一种现象是词汇的非对应性。也就是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相同或者相近的词汇来表达。所以在中英中有很多词汇的意义是不同的。在汉语里“龙”这个名词是一种动物更是一种图腾,代表这权利和吉祥。而在英语中dragon则是一种恐怖的代表。另外在汉语中“红”也代表着喜庆、吉利,好多的美好词汇都是用红来表达,满堂红、开门红等,而在西方国家红色代表的暴力、流血等。

二、跨文化交际存在的障碍表现

由于表达方式、习惯和交际词汇的不同等文化差异,在跨文化的交际中就容易产生了障碍:

1.称呼、问候和道谢等用语不当。问候和称呼等用语不当,常常会导致困惑甚至反感。前面已经论述中国人问候语习惯是“吃了吗?”或者“你到哪儿去?” 而在与初到中国的西方人相遇时问“Have you had your dinner?”或者“Where are you going?”会使它们感到困惑:“为什么总问我吃没吃饭?我有钱吃饭。难道是要邀请我共餐吗?我去哪里是自己的事情,为什么别人要打听?”合适的问候语应该是“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等。同样,传统的中国告别用语“再坐一会儿吧”、“您慢走”在英语中也不适用,“Stay for more time.”和“Go slowly.”会使西方人感到迷惑。英语中道别时常常是“Goodbye.”、“Bye, drop in again!”或者“Thank you for coming.”等等。

2.对恭维或赞美不恰当的应答。事实上,西方人更愿意对别人赞美自己的亲人,而中国人却极少这样做,否则会被认为是在夸耀,不够谦虚。中国人对于西方人频繁的使用赞美之辞也常会感到不习惯。无论对方是赞美自己或自己的亲朋,中国人的应答通常是谦虚的否定:“哪里,哪里,过奖了。”而对于西方人来讲这样的否定会令他们觉得难堪,似乎他们在说谎话或者他们没有辨别好坏的能力,因而产生不快的情绪。西方人对别人的恭维和赞美通常会愉快地接受说“Thank you.”或“Really? I am glad that you think so.”

3.由于价值观念差异带来的社会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会存在不同文化的非自由话题的差异,如禁忌语等。在交际中要注意什么该说、该问,什么不该说、不该问。中国人不忌讳甚至乐于同别人谈起自己的收入或家庭情况,而西方人却非常注重个人隐私,尤其是关于年龄,宗教,收入等都是敏感的话题。所以诸如“How old are you?”、“How about your income?”、“How much does that dress cost you?”或“Are you married?”等问题都应该慎重提出,以防冒犯。

4.不顾谈话对象的身份或社会地位而导致的社会语用失误。假如对出租车司机说出这样的句子就不够恰当:“Excuse me, would you please take me to the railway station?”只要简单地说“Railway station, please.”就很恰当。

总之,在英汉语言中由于文化的差异,使跨文化交流存在语言障碍等问题,只有了解中西的文化差异,结合语境,才能有效减少和避免跨语言交际的障碍。

参考文献:

[1]王君.浅谈英语语言文化在交际中的差异[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6,(03).

上一篇:浅谈英语文学中语言的主要特点 下一篇:三本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