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时间:2022-07-26 03:53:20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将来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去适应社会,去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061-01

有位诺贝尔奖得主说过:自己在幼儿园学到了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出人意料的话语,表明儿时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一生的重要意义。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学习的关键期,所谓"关键期",是指人生学习的最佳时期,在这个年龄段对孩子实施某种教育,可以事半功倍.而一旦错过,再想弥补就很困难了。

因此,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及时纠正孩子的坏习惯,帮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学习要有明确的计划

有的孩子学习卜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该干什么总是要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和指导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凡事预测则利,不预测责废,一旦发现孩子存在这些问题,家长老师切不可过分指责,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帮助孩子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指导学生在每一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既定目标,这样的学习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2.学习要定时、定量

有的学生学习时间不固定,课堂上应该完成的学习无法完成,晚上熬夜;学习没有效率,自控能力差,考试时临时抱佛脚。而知识是日积月累起来的,人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把大量的学习内容输入到大脑里去,饥一顿饱一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能是事倍功半。要想较好地掌握知识,必须靠每目的知识积累,没有量的积累便不会有质的飞跃。靠集中复习、临考突击学到的知识,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差,经不起严格的检验。

3.学习中要细心

有的学生上课时忘带课本和学习用具,加号写成乘号,作业经常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但字迹潦草错误率高,考试时草稿纸上明明做对了可就是在试卷中写错了,都是粗心造成的。马虎在孩予中间似乎已经成为一种通病,如果家长不加注意、不予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必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4."预习"的习惯

预习历来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要求。学生在上课前没有预习,听课时对老师所讲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会大打折扣。特别是初中语文,有的课文篇幅比较长,如果不预习,在课堂上读一遍,一节课几乎所剩无几,不读,学生根本不知课文写的所以然,尤其是那些朗读能力差的学生更无兴趣倾听讲课。因此,学习每篇课文之前我都要求学生预习,强调读课文,并布置预习问题,但是很快我发现即使你有要求,一些学生也很少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上课只带一对耳朵.连最简单的东西都要等着老师告诉。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对他来说形同虚没。而且当你问他预习了吗,他会理直气壮地回答"预习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让其"现形",我从提问渎课文和检查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人手,当其哑口无言时再耐心说服,在和谐的气氛中让其心悦诚服地接受,同时感受到预习带来的快乐,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其主动坚持养成预习的习惯,同时也让学生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5.好好"听"课的习惯

课堂上好好"听"是学生必须养成的学习习惯。课堂40分钟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如果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学生搞不明白,课下他花几倍的时间都不一定能补上。所以,我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要求学生首先要做到坐姿端正,排除杂念之后才可以谈别的。因为一般人不可能同时高质量地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所谓"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就是这个道理。个别学生有一些坏习惯,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精神溜号,甚至做一些与学习毫不相干的事。思想开小差、易分神、小动作多、爱说话、趴在桌子上等现象。我觉得这样的学生大多是因成绩不好、学习无趣,长时间养成了一些坏习惯,所以我在设计语文课时注意知识性、阶段性和趣味性,注重课导人的趣味性,教学环节充实而不冗长.我只把课的重点和要讲的内容简要表述之后,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这样他们听课的效果会好很多。

6.爱阅读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通过阅读课外书可以拓宽知识面,丰富自己的阅历。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阅读,结合学校倡导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阅,并把各自的收获说一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爱阅读的习惯,并在阅读中获得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7.善于思考的习惯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善于思考的头脑便是有准备的头脑。同样是水壶,普通人烧出的是开水,而瓦特却烧出了蒸汽机;同样是手被草叶子拉破了,普通人只会想到埋怨草的无情和自己的粗心,而鲁班却由此发明了锯;同样是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果农见了只感到心疼.而牛顿却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那就是因为瓦特、鲁班、牛顿平时善于思考,所以,这些自然界的微弱刺激便激起他们灵感的火花。

总之、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知识的过程,圣人都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在学习中,我提醒和鼓励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不仅要不耻下问,而且还要不羞于上问。只有养成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好习惯才会有所创新。

上一篇: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的策略 下一篇:浅谈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效果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