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学校防流控辍的工作策略

时间:2022-07-26 02:37:01

乡镇学校防流控辍的工作策略

防流控辍工作,是教育创强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防流控辍工作,是学校推进文化育人、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

一、理念兴校,营造防流控辍工作的良好氛围

一个学校的办学好坏,首先在于校长,或者说在于校长的办学理念,在于一个学校有没有一个可以支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

几年来,我校先后提出了“质量立校,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和“让每一位师生自信地成长”的“信心教育”理念,并经县教育局领导的高度概括后,提升了我校的校训——“自信执着、智慧人生”,凝聚全校师生合力,走信心教育之路。信心教育,注重挖掘师生的智慧和潜能,老师更能关爱学生、鼓励学生进步,学生更能自强不息、追求卓越。信心教育,让每一个学生不断取得进步,不断获得成就的体验。这也将会在根本上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预防学生流失。

二、完善制度,保障防流控辍工作的坚持开展

鉴于乡镇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制定了《防流控辍工作实施方案》,将防流控辍工作列为重要工作。在学校领导班子形成共识之后,继而让每一位教职工明确防流控辍是自己的责任,提高全体教师的责任感。

实行辍学周报制度。周报是班主任的常规工作,班主任每个星期书面上报本班控辍情况,发现学生有流失迹象及时处理并上报年级主管领导,年级领导上报学校主管领导, 逐层汇报、 逐级反馈, 合力处理。

实行家访“五必访”和常规家访相结合制度。全面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建立学生详细档案,以利有的放矢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实行控辍工作目标跟踪制度。学校将防辍工作细化,分解给每个科任教师,实行逐级跟踪管理。校长与年级主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分别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各负其责。

实行防流控辍工作阶段通报与经验交流制度。学校每月总结各班控辍工作,并以书面或校讯通或会议等形式通报。定期举行控辍工作经验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控辍工作实效。

实行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制度。如:每个学期由团委牵头的“爱心基金会”发动师生捐款,每周资助生活困难的学生。

三、奖惩挂钩,激发教职工防流控辍工作热情

学校应把控辍工作实效列入评先评优和年度考核依据之一,还可设立“防流控辍”奖项,每个学期初举行控辍工作表彰,奖励控辍效果突出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奖励巩固率达到标准的年级主管领导。而对工作不力,控辍效果不明显的班级,也应有相应措施,如:对应责任范围内的领导、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当年不能评先评优,并要拟写控辍工作反思上交校长室。

四、精细管理,营造学生进得来、留得住的良好氛围

控辍工作的根本是精细抓好学校的常规管理。学校应从早操、上课、午睡、晚睡、取冲凉水秩序、卫生、学生仪容仪表等具体工作着手,加强常规管理,营造学校弘扬正气、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控辍工作的焦点是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好行为习惯偏差生和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重中之重。学校应注重后进生不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纠正;重视指导学困生按照“低起点、小目标、分层次、分阶段”原则逐次逐次取得进步、体验成功;通过老师细心的关爱、精心发现契机或提供平台,让后进生发挥特长,使他们发现自身的闪光点、体验成功的情感,让他们每天都有新目标;注重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正当爱好和兴趣,引导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美术、音乐、体育和书画、剪纸、漫画制作等各项兴趣班,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或活动中找回自我,培养自信心。

五、优化教学,共创学生学得进、学得好的良好局面

教学控辍,是学校防流控辍的关键。首先,学校应积极引导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民主、平等、师生互动的教育方法,关爱学生,尽力做到“师生以心换心”;其次,学校应积极指导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学会合理处理教材,提高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展现自身的教学魅力,让学生喜好自己的课堂;再次,学校应积极引导教师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次布置作业、分层次检测,让每个学生听懂、学好,让每一个学生每节课都有收获,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

上一篇:创新培训模式 促进教师成长 下一篇:深化德育活动 营造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