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社团文化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效果

时间:2022-05-15 03:19:57

利用社团文化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效果

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在社团活动中渗透德育,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使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是我们职教人要努力的方向。

一、中职学校的学生社团的特点

与大学的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的特点不同,中职学校的学生社团一般是指在学校中的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志向等因素在老师的指导下组成的学生群体团体,是学生们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张扬个性的重要园地,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点是覆盖面广,有较的辐射能力,发展较为迅速。近年来,伴随着中职学校的在校学生规模的剧增,以及社会化因素的影响,中职学校学生社团一直保持着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无论从社团数量,还是从参加社团的人数来看,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加上用人单位不一定喜欢只是专业技术好的毕业生,从目前的企业用人来看,具有各方面职业素养,如:忠诚度、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拼搏竞争的精神等。因此,中职学生就会很自然地把参加社团活动来作为锻炼自己的一种方式。

二、开展社团活动的作用

提升中职学生的思想素养。社团文化对中职学生道德社会化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我校2010级汽修班开始是个纪律散慢的班级,校领导与专业部长、班主任发现该班大部分同学喜欢打羽毛球和篮球的班情后,于是就引导他们成立了一个班属的“羽毛球之家”和“篮球之家”,通过这两个社团性质的东西把该班爱好羽毛球、篮球的同学聚在一起,他们相约在早晨和下午放学玩羽毛球和篮球,不久,该班的团队精神初步形成,班风也大为改观,之后,这两个社团已成为学校的两大主力社团。

促进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社团活动对中职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演讲活动锻炼了他们的口才和表达,征文活动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校园科技活动改变了中职生被动接受知识、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差、创造力低的状况。在实践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综合分析,比较容易激发出他们创造的灵感,创造出新东西来,这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如学校的广播电视系统、校报校刊、学术讲座等,可以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等等,这些都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例如,我校2008级电子班的曾发坚同学,身高不到1.55米,又黑又廋,但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很会说话,并口齿清楚。于是,学校团委吸收他为演讲协会会员、培养目标是节目主持人,在社团活动中他找回了做人的自信,不但勤奋学习还竞选了学生会宣传部长,毕业后回到家乡当了一名宣传干事。事实证明,社团活动中,中职学生获得的生活知识和社会经验以及适应社会环境等方面是课堂上无法比拟的。活跃在校园中的各种社团活动,还能促使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不断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同时也增强了自主和自强意识,这些综合素养为他们将来在社会上立足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我校的实践可以看出,这种在社团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比以往的说教式的德育效果要好得多。

三、强化社团文化建设,提高德育效果

1. 以就业为导向,创新社团建设

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要靠创新的德育课堂教学,还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创新社团建设,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社团网络向外辐射,与兄弟学校的社团联谊等。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就是为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独立人格和创造能力的良好德育途径和平台。在活动中,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得到了培养。这些职业素养正是企业用人最喜欢的,有了这些职业素养,他们将在毕业时能更快适应市场,迅速成为企业的一员。这就要求我们创新学生社团,将学生社团融入市场,融入企业之中。

2. 以塑造健康人格为基点,植入德育基因

培养良好的情操,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注重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等。我们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来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如我校在“沟通艺术”讲座活动中,让学生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较强的沟通能力。在“志愿者协会”的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篮球协会”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个人英雄主义是不能在团队中站稳脚跟的。在“棋类协会”的活动中,学会不怕失败,正确的输赢观,从而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上一篇: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 下一篇:加强小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