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班级管理工作

时间:2022-07-26 01:38:41

浅析初中班级管理工作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班级管理工作是教育的最基层管理工作,是对学生进行直接教育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发展。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不仅对学生的良好发展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并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本文将从新时期中学生群体的特点、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入手进行阐析。

关键词:新时期 初中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211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而学生是班级的主体,管理好学生是班主任工作中很重要的一方面。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不仅肩负着教书育理的重任,而且担负着育人的重任。做好新时期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明确新时期学生的特点,明晰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通病,方能对症下药。

1 新时期中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

1.1 思想观念错综复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巨大变化,同时也为青少年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才华和智慧的空间,他们渴望更高的认同感。然而一直受到学校、家庭传统观念教育熏陶的中学生,面对理想与现实存在的强烈反差,难免产生疑虑和困惑,导致在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取向上出现偏差,甚至错位。

1.2 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

社会进步,人们的思想也随之发生变化。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中学生,思想已不再保守而是变得活跃、开放、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另外,当前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广泛,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学校,更多的来自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

1.3 集体观念不强,缺乏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普遍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也得到较大改善。由于当代中学生没有经历过父辈艰苦的历程,没有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他们养尊处优,讲究自己的享受,名牌效应,攀比家庭,甚至刻意炫富,对共同拥有和相互帮助的观念淡薄,吝啬奉献,反映在学习上便是懒惰,不求上进,直接影响了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进而影响到日后成才。

除了上述特点外,当前中学生的思想还具有竞争意识强,思想上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社会生活经验不足,自立意识弱等特点,因此要根据当前学生思想特点,注意引导,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2 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班主任如何树立在班级管理中的权威

班主任要以建立优秀班集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进行班级管理,按照既定原则,对学生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教育应包括思想方面、发展方面、学习方面、生活方面等教育。在传统教育理念、方法和现在学生特点的影响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往往以严厉的管理者、讨厌的监督者和霸道的实施者的身份来树立较大的权威,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易被忽略。

2.3 管理内容片面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然而智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受目前教育模式和理念的影响培养智育的重要途径还是来自于文化课的学习,因此,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的活动和任务便是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管理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在现实的班级管理中,由于升学压力等因素影响,多数班主任不得不提高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要求,忽略了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使学生歪曲对学习的正确认识。这样必然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违背素质教育的要求,达不到预期的班级管理效果,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2.3 工作方式单一

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对教育的效度和信度的影响意义重大,在现实管理中,有些班主任做了大量工作,但收效甚微。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工作方法简单,如一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班级学困生采取冷落的态度,给他们腾出一方角落特别安置,与其他同学分离的话,这种“特殊照顾”会深深刺痛这些本来活泼的幼小孩子的心,进而增强他们的叛逆心理,更不愿配合学校正常的教书育人工作,甚至会故意扰乱课堂秩序,来表示他们心中的不满。

3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建议

3.1 以生为本,建立高效的管理制度

根据校级学生管理制度以及班级特点,制定和校情、班情密切相关的班级管理制度,并予以坚决执行。班级管理应该紧密为教育教学服务这一根本目的进行,不存在通用的班级管理办法,只有适合校情、班情的管理方法才是最好的管理方法。只有充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紧扣校情、班情,才能树立积极向上的班风班貌,学生才能在这样的班集体中产生共鸣,进而达到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例如,在班级排位中,在充分遵循身高、男女协调分配的情况下,创造“师友互助”的座次安排,即同排四人两边为学习靠后的“学友”,中间二人为“学友师傅”,形成“一帮一”、“一带一”的良好学习氛围,在实施的近一年里,班级学习成绩整体稳步提升,并且班级集体凝聚力也大大加强。

3.2 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师友和谐互助

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需要班级的凝聚力、学生的向心力,就要求班主任要使全班同学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使学生形成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在不断的沟通中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畏惧感和距离感。通过一系列班级建设活动,使师生关系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建立深厚的师生之情。班主任既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又要把握班级的共性,只有全面了解班级学生个性心理,深入解剖经常性违纪学生的心理特征,抓住其优点和缺点,并针对其缺点开展教育工作,动之与情,晓之以理,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

3.3 善待学生的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成年人都会犯错误,更何况孩子,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我们应以一颗慈爱的心善待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多给他们机会和鼓励。在班级管理中,针对有些学生平时“大毛病不犯,小毛病不断”的现象,可采用“借彼喻此”法,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暗示,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言行已构成或即将构成过错,要避免再犯。亦可用“曲线救失”法,对有些犯错误的学生通过第三者,如其他老师或同学“漫不经心”地向被批评的学生传递批评信息,使他们认真审视自己的言行,改正过错,弥补不足。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学校行政管理的核心,学校教育机制的体现主要是在班级活动中实现的。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应不断创新,采取多种高效的管理手段、丰富自己的管理内容,建立民主平等的班级管理模式、重视多层次学生教育、实行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并在实践管理中不断地进行反思,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作者简介:黄文文,山东青岛第六十二中学,山东青岛 266100

上一篇: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方法研究 下一篇:“中国梦”与中学生理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