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企业新时期统计工作研究

时间:2022-07-25 10:33:33

油田企业新时期统计工作研究

当今企业运营中,谈到企业管理,首先想到的是企业的人员管理、工作制度的完善,以及市场的开拓、组织职能部门的补充等等,却往往忽视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诚然,企业组织形式的完善、人员素质的提高以及运行机制的提升确实可以给企业带来新鲜的活力,可以在短期内使得企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然而忽视了:只有科学、有效、准确的统计数据才能使企业的决策有据可依,才能使各项管理找到最好的着力点,才能使企业最大化的提高经济效益。由于油田企业特殊的管理机制,以及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许多油田企业并未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在市场化大发展的今天,许多油田企业出现了不适应该潮流的现象。

一、油田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统计工作重视不足。由于我国油田行业属于垄断性行业,也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因而长期以来受到了计划经济的影响以及国家对其的宏观调控。这一系列的影响导致了我国油田行业的经营受政策影响较为严重,因而出现了一些企业、个人认为统计工作主要依赖于财务与会计,只要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成本、考核利润,与其自身的长远发展没有必然联系的错误想法。这样就造成了在宏观上,我国的油田企业与国际企业竞争力相差很大,并且,因为前期统计不完善,造成有效地长远规划太少,因而许多设备跟不上新时期的发展。在微观上,因为重视程度不足,导致我国油田企业把统计工作尽量简单化,因而有些单位填报统计数据的随意性也就较大。这导致了所填数据的规范性不足、对比性不强。

第二,统计数据真实性不足。由于石油的特殊地位,各单位很难真正成为独立的经济利益体,有很多的国家政策在其中起到了优惠作用,鼓励这类企业的发展。因而油田企业为了使其利益最大化,便在统计的结果上做文章,造成统计只有“三分准确,七分估计”的现象。这不仅与单位某些统计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有关,更与某些单位负责人的不作为甚至默许、暗示有关。这就导致了统计数据所反映的情况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从而造成统计信息失真。

第三,统计手段落后。首先,因为长期以来对于油田企业统计工作的不重视,因而导致了其统计方法相对比较原始、古老,无法更加科学全面的反映信息的质量。其次,由于我国信息化程度相对不高,以及长期以来对于统计工作的不重视,使得我们油田企业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受到较大阻碍。这样直接导致了那些统计好的数据也没有办法得到更好的分析,这就更谈不上与其他企业的发展进行及时对比,并从中找出自身缺陷,及时改正了。

第四,统计职能不完善。由于油田企业对统计工作的不重视,导致在历次精简部门和缩减人员的改革中,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都成为了缩减的对象,造成一些单位统计部门和统计岗位在改革中被撤销或合并,专职统计人员也不断在精简,甚至一些企业中已经没有了统计这样的专业职能部门。这些都使得统计工作缺少相应的资金、制度保障,使得统计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这也直接导致了统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难以写出有一定深度和重要参考价值的分析报告来,并且,即使有一些很有价值的数据得以发现,也无法引起管理层重视的结果。

二、 加强和改善油田企业的统计工作的建议

第一,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统计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预测油田发展动向、改革方向的重要指标,是反映油田经济发展状态和最终成果的主要标志,是监控油田经济发展是否按照预定目标、计划的重要手段。因而,各单位各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统计工作的强调,并且出台相应的法规对其进行有效保障。而企业的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统计工作乃发展基础的深刻认识,并且加强对其统计部门的完善。

第二,加强统计部门职能建设。许多单位现在的统计部门在历次裁员中都成为了裁剪对象,导致了大量专业统计人员的流失,甚至是部门的消亡。因而各单位应设立专门的统计部门,并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除此之外,还应对统计的数据实行分层递交、逐级筛选的机制,使得统计数据能够更有效的、真实的传递到信息使用者的手中。

第三,加强统计监督,提高统计信息的质量。为了确保统计信息的真实性,局计划处最好定期或不定期组成统计资料监督检查小组与审计等有关部门配合,采取全面与目录抽样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这是控制统计信息失真的重要手段,以达到统计监管目标。

第四,加大统计分析力度。加强对于统计信息分析软件的开发,以使更多的数据能够得到更加快捷、准确的处理,使得各单位能够更好的对统计数据加以利用,使其能够更快的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

企业的经营管理与统计工作息息相关,我国油田企业只有在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的保证下,不断完善统计职能部门的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的素养,以求得到更加准确的统计数据为我所用,才能使我国油田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作者单位:延长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川口采油厂)

上一篇:企业法律风险与防范对策 下一篇:改制后中小出版社发展道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