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或完成年内最后一次杀跌

时间:2022-07-25 09:56:08

市场或完成年内最后一次杀跌

前几期文章我们分析了以往重要会议期间的大盘走势多次出现会前维稳、会后大跌的特征,上两期栏目更是强调了“大盘在前一波反弹高点阻力区2130点-2150点明显受阻,并伴有热点龙头股出货现象,如这一波领涨的地热能、摘帽股等”,表明“本轮维稳反弹行情将逐渐进入尾声,或正在构筑顶部形态阶段”,而对维稳结束后的行情判断仍以谨慎为主,若市场热点、成交量难以持续、放大,则2130点上方阻力区恐难以逾越,对大盘目前区间震荡走势可以形态的最终确认和突破为信号,待维稳期结束后大盘是否真正出现破位走势才是判断趋势的关键。

事实上这次十维稳行情之后再次重演了历史上的“会后大跌”魔咒,基本与我们之前的行情判断和市场预期相符,尽管维稳期间股指多次反复拉锯,券商、地产等权重股轮番护盘,地热能、页岩气(华银电力)、超级电池(江海股份)、空气压缩储能(金通灵)、军工大订单(万安科技)、泽熙概念(中科合臣)等热点不断切换,特别是十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引发的“美丽中国”概念主题,虽然板块效应明显(林业、环保、水利等纷纷表现),福建金森、蒙草抗旱等龙头走势一度强悍,“美丽中国”第一单火电烟气脱硝概念(菲达环保、燃控科技、三维丝)以及环境监测(创元科技)、城镇一体化(绿景控股)、沙漠生态产业(亿利能源)等等跟风个股不断,不过也正因为热点扩散太快,而且上述概念股涉及的农业林业、环保水务个股大多数已被市场反复炒作过,缺乏想象力、空间有限、不适合主力资金运作,在目前大盘量能萎缩的条件局限下,许多概念炒作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基本上都逃脱不了昙花一现的命运,导致近期热点每次启动都很热闹,但机会仅仅存在于龙头股及其反抽行情上,而炒作盛宴过后留下来的都是高高在上套牢的买单者。

近两三年来主力资金基本上都是采取这种龙头战法、逼空上行、击鼓传花式炒作手法恐怕也是迫不得已,从这一市场现象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市场存量资金的确有限。据投资者保护基金的数据显示,近半年,资金余额平均每月减少269亿元,到10月仅剩6167亿元,其中还有些资金要么长期空仓,要么打新专用或进行债券投资,根据近期新股申购资金情况测算,估计在1000亿元左右,扣除这部分资金,余额仅5167亿元。如果按目前资金的流失速度,剩余的约5100亿元还能支撑大概18个月,按此速度计算,约1年半时间市场中的资金将被耗光。特别是在维稳期过后,重新提上议事日程的IPO和再融资(近800家排队企业的堰塞湖、年内增发预案5243.80亿元)、大小非解禁等巨大供给压力下,尽管有海外热钱再汹涌、新增2000亿元QFII额度再多,相对于近17万亿元的A股流通市值,QFII和RQFII资金占比不到2%,依然是杯水车薪,至于长期资金入市暂时仍只能是望梅止渴。

尽管从长期来看市场供需关系未得到改善前大盘走势仍不乐观,但从中短期技术面来看,大盘沪指近两个月在1999点-2145点构筑的头肩顶或箱体整理形态即将告破(深成指等中小指数已经率先跌破前期低点8095点,不过周五收盘勉强收回),若该箱体有效跌破的话,其量度跌幅大概就150点左右即1850点(若将整理形态视为收敛三角形破位的话目标在1940点),短线来看至少会对2000-2030点作短线反抽以确认破位是否有效,同时随着年底资金结算期即将来临,市场完成本年度最后一次杀跌的可能性很大,届时我们可以视市场热点动向和大盘走势再作来年春季行情的布局。

上一篇:打造优雅古朴气质 路人也能变明星 下一篇: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