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不可以不买房?

时间:2022-07-25 08:22:28

――房价飙时代攻略今年尤其是六、七月份以来,房价以惊人的速度扶摇直上,面对狂飙的房价,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是“时不我待”地一路追涨,还是“守株待兔”地等待泡沫(如果真的有泡沫的话)破灭之后抄底,抑或根本就不买房,因为比起买房,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PART1

疯狂的房子

一分钟选房、夜间开盘、监管开盘等系列怪象折射楼市疯狂,专家称,制造局部供应紧张的假相最终带动购买力的盲目上升,变相推高房价。

怪象录・・・・・・

A 夜间开盘

7月9日,深圳布吉的百合御都突然在楼体上挂出“7月9日公开发售”的条幅,当日晚上10点,该楼盘开盘。一位居住在附近的胡先生表示,他下班后突然发现百合御都挂出的条幅,立刻赶到销售大厅,售楼人员告诉他,6点开始通知客户,9点正式选房。“要想买房,你就得从床上立刻爬起来,屁颠屁颠地赶到关外。”胡先生称,深夜开盘的模式,开发商完全不顾及购房者的感受,显示了开发商和购房者地位的巨大不平等。

B 监管开盘

事先没有任何风声,7月1日,南山星海名城六期・城中央公开,在正式开盘前,开发商突然宣布,此次开盘有深圳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相关部门进行现场监管。

当日下午,该局更是召开新闻会,表示因为近期深圳楼盘开盘怪象很多,一些楼盘开盘选在半夜,还有开发商炒卖房源等,给政府监管楼市造成了很大困难,所以决定从此之后,关内所有楼盘开盘都要进行现场监管。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监管开盘比半夜开盘还要奇怪,“一个市场需要这样来看着了,还叫什么市场?更何况,即使是这样死死盯着,市场的狂热也丝毫不见退烧!”

C 一分钟选房

7月14日上午,宝安沙井新盘桑达・棕榈堡在当地国土部门的监管下公开发售,当天一共推出287套单位,由于到场客户较多,开发商给每一位选房者的选房时间都限制在一分钟之内,逾期没有成功选房,则自动顺延到下一位。对于这么短的选房时间,当时在场的杨小姐表示强烈抗议,她认为,开发商应该给她多一点时间考虑清楚,然后再做决定。

南山市民阮先生表示,开发商和商在开盘现场,总会通过限时选房、广播销控、催促签约等多种手段来人为制造现场的紧张气氛,从而逼迫客户仓促下定,“从某种程度上讲,我觉得这种做法,跟囤房一样可耻。”

D 仅限VIP客户

5月26日,碧水龙庭二期公开发售,销售大厅只有领取了分组号的客户才能进入。据了解,项目前期登记了大量VIP客户,在开盘前一周的5月19日―5月25日,实行公开算价、客户升级和分组,客户升级和分组时,需要携带余额不低于5万元的银行卡以供查询。

实际上,开盘现场只有限定开户才能进入,早已是深圳楼盘的普遍做法。

有购房者认为这种方式对选房人来说太麻烦,某种程度上加重了购房紧张气氛,同时留下开发商不透明的印象。

PART2

追涨OR抄底

“居者有其屋”是中国人多年来形成的传统理念,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够改变的观念。在社会保障机制依然乏力,人们对生活前景很难保持稳定预期的前提下,“自己的房子”无疑还是人们最可信赖的避风港。那么,如果房子必买不可,我们该什么时候买房,是“就在当下”还是该“痴痴地等”?

[追涨派]:

“再不买,还涨怎么办”

在北京的“富力・桃园”开盘当天,180多套房子就全部卖完了。刚刚在这里买了房子的王女士感叹说:“集中了老少三代的钱才买了这里的房子,这种楼应该是卖给普通百姓的,位置您也看到了,在东五环和京沈高速之间,均价每平方米8000元,三年前这儿附近的房价也就4000左右,当时嫌贵没买,现在不能不买了,再不买,还往上涨怎么办?”

在“华荣公馆”看房的刘女士也说:“看完后很伤感也很累。买房的钱怎么就永远也攒不够呢?我在银行工作,年薪30多万元,不算低,两年前,想多攒点钱,买套好房子,一是为孩子上学,也为孩子成长有个好环境,二是上班近,没想到水涨船高,永远也存不够买房的钱。”

[抄底派]:

等有人跳楼我再买房

新华社有报道说,江浙某市最近做一个统计,结果是某月房价同比涨幅为2.2%。当地一位领导在一次会议上,对这个“极低”的数字表示“痛心”,并当着记者算了一笔账说,这个数字比一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还要低,这样下去,该市房地产行业“非死不可”。这位领导干部其实说出了某些地方领导干部在房价问题上的“心里话”。一些领导干部屁股坐在开发商那一头,一些地方政府对房地产行业依赖大,利益关系深,以至于“屁股指挥了脑袋”。

一些地方政府在建设保障性住房上十分抠门,而在帮助开发商搞强制性开发上,威风凛凛。甚至在有些官方的嘴里,“房价不会下跌”是他们的承诺。”但耐人寻味的是,近日公布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有77.7%的人坚信“只要政府下决心,就一定能控制房价”。看来,群众依然对政府调控抱有信心。

不过,最近有人就“房价下跌谁将先跳楼”发表多篇文章,指出一旦房价下跌,出现“负资产”现象,居民必将“理性违约”,出现恶性循环,导致本来资金不多的那部分购房自住者先跳楼。言外之意就是说中国楼市跌不起。

其实,如果房价真的跌得厉害的话,自住一套的人,再难受也不过是一套房的压力。而炒家的压力,恐怕才是“要跳楼”吧。

其实,市场有涨有跌,有时疯狂有时低沉。没有涨不起的市场,也没有跌不起的市场。所以要买房的工薪族们,还是等炒家跳楼时再买房吧,这应该是个不错的抄底机会。

PART3

为什么非要做房奴

在我们的国家,因为文化的差异,很多年轻人总以为要结婚就一定要买房子,只有买了房子才觉得稳定,才有安全感。这也是很多有创业能力的年轻人,仅仅是因为没有“创业起步资金”而最终终生只能为别人打工赚钱的原因,也是当前中国“房奴遍地”的症结所在!

上述的误解在于:不把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当作稳定安全的依靠,而把拥有自己的住房当作稳定安全的港湾。殊不知,“更高的收入才能让你有自由而体面的生活,‘房奴’在脱身之前永远没有尊严可言!”下面的例子可能会对你有所启发。

我在北京有两位朋友,他们好不容易打工各挣了20万元钱,找了女朋友准备买房结婚。我建议他们不要买房,要学会投资。他们两个都很赞同我的观点,但其中的一位朋友的老婆坚决要买,认为不买套房子就没有安全感,结果他拗不过老婆就付了20万元的首付,在城北回龙观买了一套50万元的住房,成了欠债30万元的房奴,每天在路上来回颠簸3个小时去四惠上班。而另外一位朋友采纳了我的建议,把20万元委托我给他投资,我保证他得到每月6‰的收入(即1200元/月),他用这1200元/月的收入在公司附近租了一套50万元的房子住,两口子天天开开心心的,既节省了时间又没有负债。后来,他俩在石景山找了一份收入高得多的工作,于是他们又在石景山用同样的租金租了一套更好的房子。这件事让买了房子的那两口子后悔莫及。

“房奴”买房的实际损失还远不止上面这些,因为:

1、一个人在事业未成之时,每一分钱都是投资理财的种子,你把种子过早地吃掉了将来怎么会有大的收成呢?没有本钱,再好的投资项目也会与你失之交臂。绝大多数不会理财的人,他只能看到房租贵,却看不到利息更贵,更看不到损失投资机会的巨大成本。

2、过早买房子的另外一个害处就是很浪费时间,这一点在北京等大城市尤其如此。在北京至少有一半的工薪阶层,从自己家里到工作单位平均有1.5小时的车程,这样一天来回在路上的时间就是3小时。一个人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约为10小时,但在路上就花掉了3小时,这是多么巨大的浪费!

3、一个人过早买房子住他不只是损失了当前的投资机会和生命,而且他以后大部分的投资机会和好的就业机会也会丧失掉。因为他每天在路上几个小时的颠簸,一回到家就只想睡觉,怎么有精力去加强学习提高自己呢?怎么有精力去寻找更好的就业和投资机会呢?并且会因此而影响夫妻感情,天天筋疲力尽的人的生活几乎无浪漫可言!

所以,我们还是不要过分关注“所有权”,只要关注“使用权”和“收益权”就可以了。因为即使是比尔・盖茨,他到中国来访问时也不自己买架飞机自己开。只要他坐的是豪华的包机,那架飞机属不属于比尔・盖茨他从来不去关心。只要他安全地到达了中国,他也用不着去关心他下了飞机之后那架飞机谁去坐。

我经常看见已经被描绘得很可怜的“房奴”,买房实际上已经被神圣化的“有房阶层”一词混淆了人们的视听。对于种种买房的恶俗理由,不须费力,就能举出很多例子,尽管言词有些夸张,但绝非危言耸听:

买房的8个恶俗理由

1、买房是“房奴”彰显自我价值的愚蠢手段;

2、买房是一个有志青年沦为物质奴隶的最佳典范;

3、买房是窝囊男人讨不到老婆的后路之选;

4、买房是“缺乏安全感人士”的自我安慰;

5、买房是对“炒房”的盲目跟风;

6、买房是“感情受挫的女人”所寻找的物质替代品;

7、买房是以讹传讹的“高档享受”;

8、买房是并不经济的投资方式。所以,面对“疯狂的房子”,追涨并不是我们的唯一选择,但也许有人要问,你要大家都不买房子住,那赚钱干什么?那别墅谁住?你问对了,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来享受生活的。我叫你慢点买房子,先学会投资理财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你将来轻轻松松买别墅!你想,上面那个房奴的20万元如果先用于投资,如果按18%的复利系数计算回报率,30年后就变成了2867.4万元。但他现在成了房奴,要15年后才能摆脱房奴身份,可惜啊!

上一篇:成长中的烦恼之红莓花儿开 下一篇:背黑锅也是进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