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声乐教学科学而富有实效

时间:2022-07-25 08:01:55

如何让声乐教学科学而富有实效

摘要: 高等专科学校声乐课程作为音乐专业基础课,要注重发声基本要领的训练,放松的状态、控声艺术、发声与咬字技巧等环节尤为关键;同时,要注重范唱的引领,这样有利于提高声乐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等专科学校; 声乐 ;控声 ;呼吸 ;情态; 范唱

声乐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性专业课,又是一项内容丰富,技术性、科学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其中,歌唱的训练占着主要地位,这就决定了声乐教学必须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训练以提高效率。如何根据本专业的学生特点科学设计教学,就成为高等专科学校声乐教师着力研究和注意的重点问题。

那么,高等专科学校声乐教学应怎样进行声乐教学才比较科学和富有实效呢?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放松状态

优美的歌唱不同于谈话式的原始唱歌,也不能有生硬和做作的状态,否则,影响声音的统一和咬字,也影响鼻、咽、喉形成一个完整的共鸣。声乐教学的首要一环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放松。首先,引领学生放松心态,重点要克服紧张、害羞、怯场等不利于歌唱的情绪,以一种轻松自如的心态进入发声练习。教师还要视具体情况有意识的创设和平、友好、宽松的教学氛围,以利于学生放松心态。其次,做全身心的热身运动以放松肢体,可让学生做深呼吸、数数字、“狗喘气”等简单活动以达到放松的目的。再次,引导口腔进入放松状态。基本方法是做出“咬苹果”的姿势,在咽腔鼻部形成小窝,做上下四个八拍循环活动,这种放松有利于各个共鸣器官的打开。

二、训练轻声唱法,提高控声艺术

歌唱的重要一环是善于控制音量、音调、音准。高等专科学校声乐教学就要把控音训练作为基础,引导学生用轻声练唱,切忌用“喊唱”。因为这种喊唱使用真声在不换声的情况下唱高音,其唱法可以在原有高音基础上再提升二至三度,再高也就无法解决了。这种唱法音色僵硬干涩,音量能大不能小,没有表现力。如果长时间运用这种方法,不但不能提高声音表现力,还可能造成声带充血,使嗓音失去弹性,甚至拉伤声带,造成对嗓子的伤害。用轻声唱法入门,可以较好克服喊唱弊病。当然,轻声练唱并非是松垮无力地唱,而是有气息支持的状态下的练唱。轻声唱也不是歌唱的目的,而是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找到托住气息的感觉,克服或纠正喊唱声,为今后用科学的方法歌唱打基础。正确的训练方法可以这样:进行练声曲或歌曲训练,首先应让学生从头至尾轻声哼唱,通俗的说法叫“悄悄唱”。在这种“悄悄唱”的过程中,学生就容易找到喉咙部位是空的感觉,而且比较舒坦,声音也较流畅;气流的支持点在横膈膜周围还有流动的感觉。没有白声唱歌时那种挤、压的不自然感觉。

三、以“u”母音入门做好中高音区的自然衔接能不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是歌唱水平得以提升的重要一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学生往往在入门时就一直练高音,往往忽视中音区,导致演唱水平无法提高,经常出现中音区和高音区不统一,还明显出现一会儿实,一会儿虚,一会儿明,一会儿暗等不稳定状态。如何克服和纠正这种情况?

首先,我采用“u”母音入门训练法效果较好。这其中的道理就是因为“u”母音不致使嗓音太过大声,而且位置较高。练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自然感受到发声器官在歌唱过程中的协调运动,口腔各部位也都是打开的,并有效保护歌唱器官,使之在训练进程中能逐渐获得轻松而圆润的音色,懂得正确的发声技巧。

其次,用“u”母音的高音位置引导学生进行其它音的练习。“u”母音容易获得头声,如练“B”和“o”时,音高位置往往会掉下来,因而,需要引导学生想着“u”母音的位置,轻轻地过渡到“B”或“o”音上去,同时还要使“B”和“o”音色尽量向“u”母音靠拢,使“B”或“o”音的明亮度稍微变暗一些。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启发学生唱“B”或“o”音时想着唱“u”的感觉。实践证明,这种练习就容易让学生掌握其它母音的正确发声方法。练唱曲目时从易到难设计进程,循序而进。

四、做好“呼吸”训练这一重点环节

呼吸是声乐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基本功,是一切歌唱方法的基础。因为正确的歌唱状态,喉、咽腔才呈现开启状态,声波、气流才能顺畅地进入头腔共鸣,歌者才能唱出具有色彩和富有弹性的声音。教学实践表明,要建立良好的歌唱呼吸状态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往往得经过长时间的科学训练。

训练气息的基本方法是将气息直接吸入肺的下部,亦即横膈膜的位置,反复练习。将气息吸下去,起初会有难度,突破办法是可让学生体会开花的感觉,然后触摸两肋的有机扩张,也可将躺在床上感觉睡觉时的自然呼吸状态引用到呼吸训练中来。训练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这样一个基本道理:任何良好的乐声都要建立在科学呼吸的基础之上,是有良好状态、有气息支撑的。歌唱中的呼吸永远是积极、舒展和自然灵活的,这样才有可能唱出和谐、动听的声音。

五、做好范唱,为学生模仿引好路子

声乐训练中千万不可忽视教师的范唱作用。因为,教师的范唱不仅能比较直观地再现歌曲特色,使学生较快获得正确的发声观念和形态,并了解正确的发声状态。由于青年学生的可塑性和接受性较强,教师的动作姿势、表情变化、发声方法、表现艺术、抒情特点等等都会以最直观的形态传递给学生,可以更大限度减少学生走弯路。尤其是曲目中的难点和关键片断更要反复示范。总而言之,只要教师能因材施教,不断总结富有针对性的训练经验,能以示范引导和感染学生,教学效率将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徐行效.声乐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俞子正.声乐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赵宏.论成人声乐教学中的呼吸训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22000)

上一篇:引入法在数学新课教学中的探究 下一篇:如何提高学生掌握单词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