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如何“品”出好味道

时间:2022-07-25 12:22:25

小说阅读如何“品”出好味道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情节和环境是构成小说的三要素。从本质上讲,它属于叙事文学,也可以称为“人”学。它之所以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就是因为它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典型的人物。因为它是文学,所以它的美需要品出来。

一、分析小说三要素,把握人物性格

1.分析人物,把握人物性格

分析人物形象主要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等方面来进行。《故乡》通过“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成功塑造了“我”、闰土、杨二嫂三个人物形象,从杨二嫂的肖像、语言、行为、动作的传神描写看,杨二嫂显得更为麻木,是另一种形式上的麻木。

2.分析环境,探究人物的命运与思想性格

小说的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这两个方面。自然环境对人物的命运有影响,自然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有时它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故乡》开头的景物描写:“时候既然是深秋;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段景物描写是渐近故乡时“我”在船上所见,活画了一幅死寂的故乡冬景图。作者用这些语句极力渲染了农村萧条、荒凉、沉寂的气氛。

但真正决定人物命运的往往主要是社会环境。鲁迅在小说中对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了较为隐约的描写,通过闺土与母亲的对话,三言两语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鸦片战争后,中国日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及其势力范围的划分,给人民造成种种苦难。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的皖、直、奉等各系军阀连年混战,酿成横征暴敛,农业凋敝,农民破产。辛亥革命,虽了皇帝的,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兵、匪、官、绅相互勾结,层层盘剥劳动人民,尤其是中国的农民。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导致了社会各色劳动人民的异化。

3.分析情节,把握人物的性格的发展变化

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人物的鲜明个性。因此,分析人物形象,应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二、分析小说结构,把握故事情节

小说结构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个部分组成,可据此划分层次。但是,如果运用倒叙,补叙等艺术手法,则要注意。小说的每一个部分一般由相关的情节来体现。情节则是小说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把握情节,大致有两种方法:一是寻找线索。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有时还是矛盾冲突的焦点。通过寻找线索,不仅有利于掌握情节,也有利于抓住小说的矛盾冲突,便于把握主题。二是抓住场面。情节是由场面组成的。有的小说情节复杂,有的小说情节不连贯,在这种情况下,抓住场面分析就可以不受情节结构的限制,直接掌握作品的中心事件和主要矛盾。

三、鉴赏小说主题,分析作者的思想观点

一般来说,分析鉴赏小说的主题有以下方法:一是从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出发,进行认真分析。如鲁迅的《祝福》,首先把握住祥林嫂的性格特征——善良、质朴、顽强,却又被压迫、被愚弄以至于被迫害。然后再看祥林嫂生存的环境——封建礼教统治下的鲁镇,在这样的环境下她是怎样一步步被迫害致死。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就能得出作品的主题: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二是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去理解小说主题。

四、鉴赏构思技巧和表达技巧,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在分析小说构思方面的特点时,要注意了解巧妙的构思方法,如前后对比、抑扬结合、倒叙插叙、设置悬念、误会巧合、思维突转、运用象征、画龙点睛、卒章显志、抖包袱亮底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等。《故乡》中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的对比,揭示了农民命运的日益悲惨,指出了听天由命、辛苦麻木的生活道路是一条死路和绝路。

表现手法既包括对比、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还包括衬托象征、伏笔照应、寓庄于谐、误会巧合、欲擒故纵、欲扬先抑等表达技巧。

此外,还要明确描写、议论、抒情、记叙、说明这五种表达方式各自包含的内容,知道记叙描写是画龙,议论抒情是点睛,写景多是为了写人,叙事多是为了说理。

五、品味语言风格,鉴赏作品的表述特点

要明确语言特色包括词语的表现力、句式特点、语言风格、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等。其中语言风格有含蓄与直接、淡雅与华丽、庄重与幽默、典雅与通俗、柔美与朴实等。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指语言能符合人的身份,展现人的性格,表现人的情感,体现地域特色,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等。孙犁的《荷花淀》就充满了乡土气息。这样的优美环境岂容日本铁蹄践踏,人民自然是要起来斗争,也包括白洋淀的妇女们,这就为下好了铺垫。

上一篇:有效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下一篇: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