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要顶天立地

时间:2022-07-25 10:43:56

科研工作要顶天立地

廖建新,1965年出生,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智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首位从事移动智能网、宽带智能网方向研究的学者,中国最年轻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负责人。他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先后负责18项国家级、部级科研项目,290余篇,其中SCI、EI检索60余篇;他作为第一作者出版专、译著4部,作为第一完成人申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5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次;由他主持完成的技术荣获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1次,个人被评为中国优秀博士后;他主持研制的CMIN02移动智能网系统是国内首个完全遵循国际CAMEL标准的移动智能网系统;他创办的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短短6年时间里,异军突起,成为中国通信增值业务领域一颗耀眼的明星――看着这饱满的人生履历,我们很难相信,眼前这位年轻学者取得的成就竟如此辉煌!在攀谈之中,他将自己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我们也逐渐明白、逐渐理解了他成就背后的艰辛。我们看到的廖建新,是一个对学术孜孜以求、对人生不断探索的创业者。

初出茅庐 厚积薄发

1996年4月,从电子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毕业的廖建新来到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师从两院院士陈俊亮教授,开始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后工作期间,他得到了陈俊亮院士、周炯磐院士、乐光新教授等多位老教授的指导,对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和我国的技术水平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他深感我国核心设备采用国外厂商产品不仅要让国家为之付出巨额外汇,而且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将必然不利于我国通信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在他完成研究的过程中,老一辈专家、学者深厚的爱国热情、陈俊亮院士 “科研工作要顶天立地”(顶天: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立地:技术成果要实现转化,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呼吁都深深地影响了他。这时的廖建新深深感受到作为通信技术研究一线科研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了不断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服务于国家通信产业发展,技术报国的信念。

牛刀小试 首战告捷

出于这样的考虑,在看到移动通信高速发展趋势和对移动增值业务的潜在需求之后,他毅然投入到国际上刚刚起步的移动智能网研究中,成为中国最早从事该方向研究的学者。在解决了移动智能网的体系结构、信令流程、新增SIB等关键技术问题后,根据国家通信产业发展形势的需要,他自1997年起,逐渐将移动智能网方向的研究重点转向理论成果和实际应用的结合,主持开发了国内首个完全遵循移动智能网国际标准(ETSI CAMEL规范)的移动智能网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北京邮电大学科技处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给了廖建新及其团队急需的指导,提醒他们及时将科研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使得CMIN02系统成为国内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AMEL移动智能网系统。这为日后廖建新团队的知识产权股份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1998年,北京邮电大学也已明确了支持教授把拥有的先进技术、知识产权转化成企业股份、支持制定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政策,良好的产业化环境条件现已具备。1999年1月,遵循ETSI最新CAMEL2规范的CMIN02系统在广东试验网投入运行,同年3月通过了广东省移动局组织的相关测试,并与多家厂商提供的移动平台实现了互连互通,这表明CMIN02系统在技术上已完全成熟,完全具备了进行产业化的条件。这时,创立一个实体进行CMIN02系统产业化的思路开始在廖建新的头脑中形成。他把这个想法与陈俊亮院士进行了交流,随即得到了陈院士的热情鼓励。在成立实体的过程中,北京邮电大学多位学校领导、科技处领导、陈俊亮院士不但积极帮助联系有意向的企业,而且多次参加与企业的谈判,谋求最优的组合方式。同年,CIMN02系统成功吸引到东方通信的投资。2000年,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CMIN02系统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也随着中国移动智能网系统的建设进程正式展开。在当年中国移动举行的移动智能网框架选型中,CMIN02系统不但依靠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和显著的本土化优势,与其他国内厂商的产品一起,在移动智能网软件系统这个高新技术领域成功地将诺基亚、爱立信等大型跨国企业的同类产品排除在框架选型之外,而且凭借其先进的技术理念和核心技术优势,在框架选型中排名第一,使CMIN02系统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先机。

在CMIN02市场化的过程中,北京邮电大学给予的“科研团队教授负责制”的政策扶持、宽松的创业环境都确保了廖建新教授科研团队的稳定、壮大和快速发展,帮助廖建新教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移动智能网应用的关键技术和新业务研发中。根据中国移动智能网应用的实际情况,团队开发的多项科研成果被不断投入到CMIN02系统的升级完善中,维护并巩固了CMIN02系统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强化了CMIN02系统适应我国移动智能网市场需求快速变动的能力,不但推动着CMIN02系统迅速实现大规模市场应用,也帮助CMIN02系统和其他国产系统一起,在我国移动智能网全面建设的过程中,成功阻截了国外大型跨国企业对我国移动智能网市场的多次冲击,为我国在移动智能网市场完全采用自有技术,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用户数最多、业务最丰富、技术最先进的移动智能网做出了直接贡献。

乘风破浪 志在高远

2001年,当移动智能网已成为语音类移动增值业务的主流系统时,CMIN02系统也成长为我国移动智能网新增市场份额的冠军,廖建新教授的团队也迅速发展壮大,许多成员既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又具备科研管理能力,为进行更广泛领域的科研开发奠定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此时,廖建新教授更为关注移动智能网的未来发展。他敏锐地意识到:特殊资源类业务会是移动智能业务发展的热点。基于这样的判断,他开始进行增强型独立智能外设(IP)的研发,大大增强了该设备的业务提供能力和媒体资源控制能力。结合最新技术发展趋势,他的团队还对通过IP设备向第三方开放移动智能网业务的提供能力进行了研究,并在开发中通过VXML接口开放了IP业务提供能力。2003年,彩铃业务成为我国增值业务领域的最新亮点,这种作为彩铃业务系统的开放式、增强型IP设备也迅速实现了市场应用。移动位置服务、小额支付、NGN核心业务系统、PIM…… 根据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廖建新教授的团队对一项又一项新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开发,新的成果源源不断地输入东信北邮,进而开始了市场化进程。

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廖建新教授始终没有停止探索、创新的步伐。在继续推进现有产品的升级完善的同时,早在三年前,他就关注到3G、NGN中的增值业务提供必将成为新的热点技术。通过对NGN核心业务平台、3G统一增值业务体系的研究开发,廖建新教授逐步形成了业务网络智能化的思想,确定了新的研究方向和产业化目标。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支持下,廖建新教授和他的团队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时至今日,廖建新团队研发的各项科研成果已应用于国内16个省级通信网及尼日利亚等海外市场,现网用户6000多万,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产值近10亿元,实现利税近1.5亿元。当我们赞叹这骄人的业绩时,廖建新只是微微一笑,他说:“这只是开始,我的路还在前方。”是啊,语平人不凡。从象牙塔中的学者到搏击市场风浪的创业者,他完美地做到了在自己人生不同角色间的转换。他在塑造自己,更是报效国家。

上一篇:深挖型煤潜力 突出创新科技 下一篇:大道直行 科研育才两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