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五” 创新未来

时间:2022-10-03 03:31:27

回眸“十五” 创新未来

3月29至30日, 2006年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来自教育部、地方和161所高校科技管理部门的4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教育部科技司司长谢焕忠、副司长武贵龙,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周静出席了会议并讲话。会议总结了“十五”高校科技工作情况,表彰了2005年度全国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和个人,分析了高校科技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明确了2006年高校科技工作任务,并就如何深化改革、着力推进高校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问题展开了研讨。为了方便读者全面、翔实地了解会议精神,本期特别报道栏目专门对此次大会报告进行解读,并将开辟专版进行后续报道。

创新成果熠熠生辉

“十五”是我国教育、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高校科技工作蓬勃发展的时期。高校科技战线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取得突出进展,有力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和高等教育质量提高; 创新人才队伍规模保持稳定,水平逐步提高,高等学校已成为人才汇聚的高地;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竞争力稳步增强,取得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教育信息化建设生机勃勃,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技术保障;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不断拓展工作空间,若干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相继出台;高校科技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不断创新,科技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到2005年,已有44所高校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60余所高校建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高校达100余所。已有46所高校牵头承担了“973”计划项目,承担“863”计划项目的高校近100所。获得创新研究群体资助的高校32所,获得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高校达到107所。在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下,通过重点建设和广大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艰辛努力,科研工作进入了国家层次的大学越来越多,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为新世纪高校科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发展机遇千载难逢

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这是高等学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的历史责任,是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是国家对大学科技创新作用的制度安排。只有找准定位,才能谋划科技工作的更大发展。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末我国R&D投入将达到GDP的2%。按平均8%的年增长率计算,2010年,我国GDP将达到26.8万亿元,其2%就是5360亿,比2005年翻一番还多。如果基础研究经费能顺应广大科学家的呼吁,达到10%的国际平均水平,那就是500多亿,是2005年的三倍。这对全国科技战线都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也是高校科技战线需要紧紧抓住的战略机遇。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将在“十五”基础上进一步明显增加,地方财政也将相应增加投入,确保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同时,不断优化投入结构,合理配置科技资源,重点保证对基础、社会公益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等方面的投入。如2006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716亿元,比上年增长19.2%。

“十一五”期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进一步支持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将建设同步辐射光源、远洋综合科学考察船等12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50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组织实施核电、高速铁路等十多项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的研制,建设新一代网络、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工程,实施数字电视、新能源、农业生物技术等产业化专项,组织清洁高效能源、先进装备设计制造等十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有能力的学校都要在这些方面尽快投入,力争有所贡献,有所收获。

“十一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将适度扩大规模,稳步提高强度。项目资助规模控制在每年1万项左右,面上项目资助强度将比“十五”有明显增加。“十一五”安排重点项目1800项左右,平均资助强度达到2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30项左右,平均资助强度1000万元以上;安排实施15个重大研究计划,每个预算额度为1亿~2亿元。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计划资助约900人。新启动创新研究群体100个左右,同时延续资助180个群体。按目前的增长速度来看,2010年自然科学基金年度预算可达到80亿~100亿元。自然科学基金是我们高校的传统优势。必须扎实工作,保持并发扬这个优势。

高等教育事业在“十一五”也将继续健康发展。国家财政教育投入如能达到4%的法定目标的话,2010年应该达到10720亿,比2005年增长6000亿以上。根据规划,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25%,在校生达到3000万,研究生培养规模继续扩大,在学研究生达到140万人。不论是从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的角度,还是从高等教育自身健康协调发展的角度,不论是从提高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角度,还是从支撑大规模研究生培养的角度,都需要我们倍加振奋精神,倍加求真务实,进一步把高校科技工作推向新的阶段,支撑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远景规划催人奋进

指导思想

根据我国未来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国家及高等学校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及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重大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注重挖掘行业特色高校的潜力,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和重大项目集成、培育,进一步推动高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全面推进高校创新体系的建设,增强高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能力,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

战略目标

用10~15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国高校建立一批具有国际知名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建立起一支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构建起适应国际科技发展趋势的、富有创新活力的高校创新体系,力争取得有世界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解决一批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形成新格局,开创新局面,为增强我国的科技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人才和科技创新贡献。

第一步,到2010年,通过学科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凝炼创新目标,初步建立起自由探索式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有组织重大科研相结合的高校科研组织体系,奠定资源优化配置、充满活力的新格局。建成一批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基地,形成高等学校全方位多层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新格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

第二步,到2020年,要全面提高、协调发展,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涌现一批世界水平的人才和创新成果,形成高等学校全面支撑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与建设的新局面。

主要任务

高等学校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性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要全面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势力,实施重点突破战略,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实施交叉集成战略,加强国家重大科技问题研究,实现新突破;实施科教互动战略,构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支撑措施

第一,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自主创新中的基础骨干作用,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切实加强原始创新。发挥大学多学科综合和人才优势,积极支持大学的自由探索性研究、国家需求的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性研究。形成稳定的支持制度。

第二,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知识贡献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坚持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鼓励、推动大学与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全面合作,加大为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服务的力度。为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做出贡献。

第三,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高等学校建设一批部级科学研究和工程化基地。加快大学重点学科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根据国家创新体系的要求,重点建设以基础性科学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为目标的创新研发平台,以行业共性技术、产品开发和技术转移为目标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以公共服务和科技资源共享为目标的公共服务平台。使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第四,着力提高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世界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探索以创新平台、重点科研基地、重点学科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重大项目牵引、凝聚学术队伍的人才组织模式。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建设一支学风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校教师队伍。

第五,进一步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以构建学习型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需求为动力,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网络建设为基础,标准建设为保障,资源共享与应用为核心,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培养信息化人才为重点,切实提高教育信息化支持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能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具有随时随地享有优质教育的更多机会和丰富的、多样化、个性化选择。

第六,进一步加快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优化学校内部的教育结构和科技组织结构,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第七,大力加强国际合作,建立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有效机制。支持大学参与全球或区域性的双边、多边科技合作计划和人员交流,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

脚踏实地开创未来

“十一五”是实施中长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而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突出重点做好2006年高校科技创新工作至关重要。

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大力推动高校创新体系建设。完善高校科技创新基地的合理布局,建设高校以基础性科学研究和战略高技术为目标的创新研发平台,以行业共性技术、产品开发和技术转移为目标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以公共服务和科技资源共享为目标的公共服务平台。抢抓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重大机遇,全力推动高校进一步融入国家创新体系。

加强组织,统筹协调,积极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规划任务。紧密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高校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加强高校科技工作的规划和组织协调,推动高校形成项目、基地、人才协调发展的局面。瞄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和技术关键,组织高校抓住科技发展重点,引导高校凝聚、整合自身的科技优势,积极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规划的制定并争取承担更多的任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强化军工科研管理工作,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向国防科技进军。切实加大高校军工科研工作推进力度,重点进行国防科技创新平台(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筛选、推荐和评审工作。充分整合高校科技资源,力争在国家军工科研各类计划中承担更多的项目。继续推动高校进行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生产保密资质审核与认证、质保体系建设和许可证审核工作,力争在2006年底前使具备条件的高校通过“三证”审核认证。

进一步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进一步落实人才强校战略,组织并实施好创新团队与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大力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

加强统筹,突出重点,促进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积极争取多方支持,稳步推动CNGI,ChinaGrid,CERNET2和大学数字博物馆等重大项目,完成西部大学校园网项目验收,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推动地方高校科技工作蓬勃发展。地方重点建设的“211”高校、省部共建高校和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要通过建设体现区域特色优势的创新平台和基地,培养和汇聚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以教学为主的高校,科技工作要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结合科技服务工作培养各类专门人才。高职高专类学校要积极与企业结合,开展科技服务,以市场为导向,分类培养高技能人才。

深化高校内部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机制创新,着力提高科技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摒弃“小富即安”思想,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建立人才激励、流动、保障、约束机制和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考核评价机制。深化改革,创新高等学校内部的学术组织结构,构建有利于学科交叉、跨学科合作的科研模式,形成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新的基层学术组织结构,积极探索并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加强科研管理团队建设,健全高校科技管理与服务的机构建设,加强高校科技管理与服务的功能。推进科技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年度工作报告制度

大力发展创新文化,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创新文化不仅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条件,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高等学校教书育人,是弘扬创新文化的重要力量。在高等学校中要大力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提倡理性怀疑和批判,尊重个性,宽容失败,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鼓励敢于探索、勇于冒尖,大胆提出新的理论和学说。激发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遏制科学技术研究中的浮躁风气和学术不良风气。在为科技创新提供和谐创新文化的同时,培养青年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全社会创新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对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性流失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为设计美丽的人们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