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时间:2022-07-25 07:56:22

浅析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摘要:根据多年的混凝土施工经验得知,造成混凝土强度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科学的技术手段来控制质量。要想保证和提高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水平就必须采取科学的控制措施,在使用混凝土的施工中把好各个程序及工序的质量关。下文主要从工程混凝土原材料的施工控制、施工配合比的控制以及混凝土拌制过程质量控制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 混凝土 施工质量控制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mainly caused by the low concrete strength lies in the lack of scientific methods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In order to guarantee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quality of engineering concrete must take measures of control science, good all procedures and process qual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Below mainly from construction materials engineering concrete control, construction mix proportion of concrete mixing process control and quality control three aspects.

Keywords: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TU3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飞速发展,对于在施工中可能遇到或发生的质量通病问题的防治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混凝土施工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对其质量通病的形式与预防性研究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些通病的产生不仅影响到建筑工程的验收质量,同时还影响到建筑的结构安全,所以建筑施工人员不仅要对这一方面进行细致严格的把握,还应做到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防治。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通病

1、由于混凝土施工造成表面质量低下的质量通病表面质量低下的质量通病具体表现形式可以分为麻面、蜂窝和表面不平整三种,下面就其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进行简单的分析。

(1)麻面的表现形式为在混凝土的局部表面出现较多的麻点或小凹坑最终造成缺浆和形成粗糙面,但相对于钢筋外露可以认为其危害只处于表面,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模板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按相关的规定进行处理,如模板在使用前没有进行湿润或湿润不够造成混凝土失水产生麻面,此外隔离剂刷涂不匀或表面杂物未清理干净也是在进行混凝土脱模时产生麻面的主要原因。

(2)蜂窝现象是指在混凝土结构的表面由于酥松或由于石子过多而产生蜂窝状窟窿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从设计的角度来讲可能是混凝土的配合比选择不当造成砂浆少且石子多.其次在施工方面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和不均匀也是产生这一质量通病的主要原因.最后模板缝隙未堵严以及柱墙根部没有加间歇就进行混凝土的连续灌注也是导致这一通病的主要原因。

(3)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和薄厚不一的现象称为表面不平整,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没有用抹子进行找平压光以及没有达到规定的强度就进行上人操作和运料是产生这种质量通病的主要原因,另外模板的支撑面不足和支撑面强度不够导致发生松动和泡水等现象也会使混凝土的表面不平整。

2、混凝土的裂纹和夹层质量通病

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是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质量通病,根据其产生原因的不同可以简单地分为干缩裂缝和温度裂缝两种,其中干缩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施工前混凝土构件没有

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存放而是长期露天堆放,没有进行防水和抗潮处理,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由于振捣时间过长形成砂浆层最终导致水泥的收缩量增大,混凝土成型后由于风吹日晒造成表面和内层的湿度变化差异较大以及养护不当都会造成裂纹。温度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变化较大,当混凝土施工是在冬季进行,模板或保温层的拆除过早导致其受到寒潮的袭击时,混凝土由于大幅度降温使内部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并最终产生裂纹。此外对于一些需要进行蒸汽养护的预制件由于温度控制不严造成温度急剧下降也会产生温度裂纹,温度裂纹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强的贯穿性和深入性,会给整个结构造成破坏性的伤害。混凝土夹层是混凝土内部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凝土的现象,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施工缝处的杂物或泥土没有清理干净或者施工缝的接缝处理不当,当然如果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过大且没有设置串筒和溜槽也是造成其离析夹层的主要原因。

3、混凝土强度不足的质量通病

混凝土强度不足主要是指其抗压强度的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 产生这种质量通病的主要原因可以从原材料、设计和施工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原材料方面砂石集料级配不好或水泥过期、受潮、外加剂的使用不当都会造成强度不足,设计方面配合比不当和水灰比过大会导致强度不足,施工方面当混凝土冬季施工或加料顺序颠倒、搅拌不足等都会造成其强度不足。

二、如何对混凝土质量通病进行质量控制措施

1.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各级石子粒径颗粒含量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并将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水泥、砂、石子各性能指标必须达到规范要求。下面就是通过水泥、砂和石子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水泥

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满足技术要求、经济合理的原则,例如在经济合理方面,选择低标号的水泥配制强度高的混凝土,即使水泥用量很多,也难以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要求,在经济上也不合理.反之如以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混凝土,由于水灰比大,水泥用量少,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不好,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高标号水泥价格昂贵将造成浪费。因此应根据工程实际合理选用不同的水泥标号,在选择水泥厂家时尽量选用大厂生产的水泥,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2)砂

砂作为混凝土中的细骨料,在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工程试验可知,砂的粒径在0.5-5mm 之间,一般以天然砂居多,砂按照来源不同,可以分为河砂、江砂、海砂及山砂四类。其中,属河砂和江砂质量为最好。应该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优先地选用。选用良好的砂级配是控制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指标,这是由于较好的砂级配可以使砂的总孔隙率达到最小,那么需要填充这些空隙的水泥浆也就越少,那么也就满足了经济效益的原则。这样就可以达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节约水泥的目的。而且砂子的粗细程度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性能,相同用量的砂子,砂越细其比表面积就会越大,在搅拌混凝土时需要较多的水泥浆去包裹,而粗砂则正好相反,但是其和易性欠佳,拌制普通混凝土的用砂一般选用级配符合要求的粗砂和中砂,若用其他砂类,必须采取技术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砂的含泥量过高妨碍水泥与砂(石子)的粘结,降低混凝土强度,同时还增加混凝土拌和物的用水量,从而加大砼的收缩,降低混凝土抗冻性和抗渗性,所以应严格控制砂的含泥量。

(3)石子

石子作为混凝土的粗骨料,其粒径一般在5mm 以上。石子按照其产源不同,可以分为卵石和碎石两类。石子的级配好坏对节约水泥,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密实性均有很大关系,一般情况采用连续级配,它和易性好,不易产生离析现象。而断级配的石子,尺寸大小不连续,容易产生离析现象。当颗粒级配不符合规范要求时,应采取措施并经试验证实能确保工程质量方允许使用.石子的质地致密并且要有足够的强度,不能小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1.5-2 倍,石子中的针片状颗粒、杂质、有机质、硫化物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不超过有关规定。

2、施工中配合比的控制

控制工程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能够准确无误地执行工程实验室出具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根据实际送试的原材料的技术性能以及施工条件,试验室需要出具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通知单。这个通知单,并不是一个普通的通知单,它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设计的,即它既要满足工程混凝土结构强度的要求,又要能够满足工程施工条件的流动性与良好的和易性要求以及各种特殊的要求(如抗渗透性)且能够尽量的节约水泥的各项组成材料的用量。它主要确定了三个方面的因素:

(1)确定了混凝土中各种材料每立方米的用量;

(2)确定了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的先后顺序以及外加剂的合理用法和评定混凝土强度的标准试件尺寸大小以及取值系数等;

(3)确定了最佳水灰比以及最佳砂率坍落度的范围。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忽略配合比,仅仅通过经验或是根据以往的配合比进行盲目地施工,因而影响到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需要对施工中配合比进行科学、合理的配制,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地控制。

3、混凝土拌制过程的控制

在对上述两个方面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把关之后,就需要对混凝土的各种骨料进行搅拌。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所有骨料的表面都能够涂满水泥浆,从而使混凝土中的各种组分混合成匀质体。在拌制的过程中,要注意搅拌的均匀性,如果搅拌不均匀的话,那么一方面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另一方面会导致部分砂浆分布过多或者部分砂浆较少的现象的发生,这样就会使拌制成的混凝土在砂浆分布不均的部分形成蜂窝或者麻面。搅拌的均匀性与搅拌的方法、搅拌的时间以及进料的顺序等方面的因素有关。投料顺序正确与否可以使整个混凝土的质量有所提高,常用的方法有一次投料法和二次投料法。一次投料法的顺序为先装石子,再加水泥然后是砂子一次投入到搅拌机之中,投料前应该先加一部分的水,投料时砂子压住水泥不致飞扬.对于强制式搅拌机应在投入原材料的同时缓慢均匀分散地加水二次投料法是先向搅拌机内投入水和水泥待其搅均后,再投人砂、石,继续搅拌到规定时间,这种投料方法可提高混凝土强度。

三.混凝土施工工序的管理控制

1、要做好混凝土工程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一是要要在施工之前,加强对支架、钢筋、模板以及预埋架的质量检查工作;二是要仔细检查搅拌机的电子计时器,制定合理的单位出水量,严禁私自对单位出水量进行调整;三是在混凝土搅拌机工作之前,要加水快转一段时间;四是要严格按照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过盘施工,严禁随意地增加砂石、水以及配料,即使出现数据偏差,这种偏差也要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2、要做好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工作

第一是要严格地控制混凝土搅拌的时间,在不加外加剂的时候,要使其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在加入外加剂的情况下,要延长一分钟的时间;第二是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入料顺序,一定要先放石子,接着水泥,再接着是黄砂,最后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水,其中材料的数量必须要称量准确;第三是要对混凝土搅拌混合物的坍落度进行间断式检查,仔细地观察混凝土的粘聚性与保水性;第四是要严格地控制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的加水时间,在此过程中,要时常检验电子计量的装置,在明确加水时间后,严禁私自改动加水时间;第五是对于已经搅拌稳妥的混凝土,要一次性卸完,严禁边卸边加入混凝土原材料。

综上所述可知,应该从工程混凝土原材料的施工控制、施工配合比的控制以及混凝土拌制过程质量控制三个方面进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董爱国.论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科学之友,2010(5).

[2]李顺武.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科技咨询导报,2007(8).

[3]邵宇舟.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价值工程,2010,29(4).

[4]黄万钧.浅析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建筑设计

上一篇:推进我市发展建设的几点设想 下一篇:公路路基沉降的形成原因及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