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设计人才培育研究

时间:2022-07-25 05:16:54

网页设计人才培育研究

网页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模式

结合各层面的综合考虑,将计算机专业网页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分为“CDIO”理念引导的工程教育模式、项目模块化驱动教学模式、双导师制下的创新科研模式以及融网页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几个部分,其总体架构如图2所示。(1)“CDIO”理念引导的工程教育模式。“CDIO”理念包括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个方面的内涵,其人才培养大纲注重培养学生工程理论知识、个人综合素质、团队合作与工程系统四个层面的能力,要求学生以积极主动、联系理论与注重实践的思想和行为标准接受工程教育,在国内外工程教育改革上体现出新的优势[2]。计算机网页设计方向实质为一项创意实践工程,网页产品的整个设计流程符合“CDIO”的理念标准,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以“CDIO”能力指标而展开工程教育模式,全过程始终贯穿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灵感以及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流程使得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潜移默化地步入了网页设计方向的正轨。(2)项目模块化驱动教学模式。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是基于构建主义教学理论的灵活有效的应用型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项目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网页设计的教学内容主要可分为网页设计基础、网页制作与编辑与动态网站制作三大模块,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分模块进行实践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与创意性,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营造出热情高涨的工程学习氛围。项目模块化驱动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在于将课堂的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程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开展成基于工程项目的由浅入深、全面系统的教学形式,教师以问题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与实践,通过师生共同的探讨最终完成项目的开发,从而激发学生对工程项目的兴趣热情与创新精神,锻炼学生对工程项目的开发实战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3)双导师制下的创新科研模式。双导师制指高校为学生配备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分时期共同指导学生的教学形式[3],校内导师在专业方面具备雄厚的理论知识与学术造诣,主要开展学术型的科研项目,侧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校外导师在实践方面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与工程技术,可以承接并实现工程型的科研项目,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双导师制下实现科研模式的创新,将其引进网页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层次化培养中,开展学术与工程实践互补并行的科研项目,最大程度地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程度,使得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有趣与有用之处,激活学生科研创新的细胞,不断收获工程项目的硕果。(4)融网页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高函〔2012〕5号)、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多份文件,这几份文件具有共通性,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与政策有明确的规划,确立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发展路线,其中着重体现的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与重视。可见,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4],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对于网页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加以相应的实践。计算机专业网页设计方向在社会各行各业应用十分广泛,需求量大,实用性高,上升空间相对比较大,通过实施合理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网页设计人才能够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以更好地立足于社会,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

层次化、阶段性网页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

(1)第一层次:基础能力培养。Flash网站设计能力培养、Photoshop设计能力培养、CSS+DIV设计+数据库在网页中的运用。该层次是面向培养大一学生第二学期而开展的,因为此时学生一般已学习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有了较为熟练的基础。该层次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网页基础能力。完成该层次培养的学生应能动手建立较为简单的网站,以及胜任计算机网页美工方面的工作。(2)第二层次:语言能力培养。该层次的培养分为ASP语言及模块化建站学习和PHP语言及模块化建站学习两个方向,可考虑面向大二第一学期的学生开展,根据学生兴趣分ASP和PHP方向展开学习,要求掌握SQL知识中数据库语言的基本运用,同时,开展兴趣小组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展开项目培训,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项目的形式促进能力培养来达到更好的效果。ASP和PHP是现代企业招聘计算机网页设计人才的基础语言。以往的教学注重这两种语言的各个知识点的讲解,无法让学生在学习后达到使用这两种语言熟练建网站的目标。我们的培养方面采取模块化形式,把一个网站分解为不同模块进行讲解,每个模块间又进行相互关联,在完成不同模块的教学后,学生能利用不同模块重新构建出完整的网站。如一个企业网站可划分为登陆注册模块,新闻模块,留言版模块,订单模块,栏目管理模块,浮动联系模块等。该层次需要教师掌握不同类型的企业里较为深入全面的技术表现形式。成功培养的合适人才将能胜任这两种语言的建站方案,在不断的学习和经验积累之下,可以完善自己的网页模块来实现快速建站,不断在该方向上强化与深入研究。(3)第三层次:网站深入培养。该层次的培养也可根据学生所掌握的建站语言划分:1CMS内容管理系统中动易组件的学习和开发,适合使用ASP语言的学生;2CMS内容管理系统中Joomla或织梦CMS的学习和开发,适合使用PHP语言的学生;此外,两个方向的学生均应掌握SEO(搜索引擎优化)能力培养。该层次的教学,是结合企业对快速建站和搜索引擎优化以及完善后台管理功能的需求而设立的。CMS是通过服务器端脚本语言管理与维护网站的栏目、内容及模板的系统,其精髓思想在于把界面设计与内容管理彻底地分离[5]。CMS有很多种类,在具体教学我们使用较为经典的几个作为引导学生掌握CMS的入门教学。而CMS本身对搜索引擎实现了较完善的优化,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讲解SEO技术的优秀平台。教学过程结合所讲授的CMS特点,从分析需要构建的网站入手,划分不同的功能模块进行设计,培养学生掌握使用CMS快速建站的方法。同时引入SEO技术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内链、外链,关键词及其在文章中的密度等知识,使学生在完成本层次的培养后,能对其他CMS系统触类旁通,同时也能注重到建站时为进行搜索引擎优化而应完善的细节。最终的效果为了使构建的网站在视觉上趋于完美,在功能上趋于完备。(4)第四层次:校企结合,组织学生参与实现网站项目建设。组织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网站设计类比赛并争取获奖,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与发挥空间,让学生深入接触Java,asp.net,javascript等其他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该层次主要基于项目和比赛的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项目开发能力。这个层次不一定需要前三个层次均已学习完成,可根据实际项目所需要的技术要求组织兴趣小组进行开展,要求学生根据项目管理要求合适地安排好项目团队分工,借鉴企业内部运营机制的团队模式[6],注重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发挥团队力量。目前,我们培养的一些学生已完成部分企业网站的建设,并能使用PHPWIND构建论坛、门户,使用SHOPEX构建电子商城等较大的项目建设。在以上不同层次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我们是围绕着企业对网页工程师的技术能力要求进行开展的。不少学生在完成多个层次培养的学生在面向企业招聘时,能够满足企业的技术需求,竞争力表现较为出众。特别是参与过部分网站项目建设的学生,更容易受到企业的青睐。

结语

在计算机网页设计方向的教学改革,我们完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课程体系改革,对教学方法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增加项目的学习,注重多种专业方向的选择和培养,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让我们看到了改善高校计算机教育的方向和可能性。为了突破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旧模式而确立基本而完善的教学方针与思想[7],相信使用层次型、阶段性的实用知识培养体系,同样能对计算机专业其他方向的人才培养,起到良好效果。各高校应根据不断更新变化的计算机知识,结合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学生所掌握的能力,不断地完善自身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条件,并适时调整教学任务和目标。同时,我们也应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使之与新时代的计算机知识需求相适应,培养出具有较强理论基础并且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作者:叶仕通 万智萍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上一篇:图书馆网站的法律问题释解 下一篇:强化经营管制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