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时间:2022-07-25 04:42:21

物体是由一个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为什么折断一根木条、拉断一根棉线也要费相当大的力气呢?原来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吸引力.要把物体的一部分跟另一部分分开,就必须克服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分子间的吸引力,使我们很难将固体拉长,就连伸长了的橡皮筋,一松开手就要恢复原来的长度.有了分子间的吸引力,两块铅压紧后就能连在一起,难以分开;两滴水银靠近后就会自动地融合成一大滴水银.由于分子的引力作用,露珠总是圆的、量筒中的水面总是凹形的,往水杯中倒水,可以倒到稍稍高出杯沿,也不会溢出.如果没有分子间的引力,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时就不会留下字迹,用胶水也不能将两张纸黏合在一起.

细心的同学也许会发现,在一满杯开水中,慢慢地倒入一匙奶粉,水不会溢出,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根1米长的细玻璃管中放一半水,再放一半的酒精,用手堵住管口,来回倒置几次,总的高度下降1厘米多.这一实验说明了水分子、酒精分子之间有空隙.在酒精与水混合的过程中,部分酒精分子进入了水分子的空隙中,也有部分水分子进入到了酒精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减小.用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拍摄的三硫化二钛(Ti2S3)晶体内部结构的图像,也证实了分子间空隙的存在.奶粉慢慢倒入奶瓶,水不溢出,就是因为牛奶分子运动到水分子间隙中的缘故.

既然分子间有空隙,在分子之间的引力作用下,物体的体积应该越来越小才对,可是,生活中固体、液体的体积不仅不会自动缩小,连用力压缩它们也非常困难.原来物体分子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的同时,也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正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活塞刚开始往下压时,比较轻松,越往下压,所需的压力就越大.这一现象说明气体分子间也存在斥力,且大小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现象可以说明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棉线一拉即断,而金属丝却不容易拉断,就是因为棉线分子间距离比金属丝分子间的距离大,棉线分子间作用力比金属丝分子间的作用力小.分子之间可以发生相互作用的距离很短,是一种短程力.一般说来,当分子间的距离超过它们的直径10倍以上时,相互作用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认为分子力等于零.打碎的玻璃不能“破镜重圆”,其原因是玻璃打碎后拼在一起,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非常微弱.如果把玻璃片的裂开处烧熔,然后再对接在一起,玻璃分子间的距离缩小,达到产生引力的距离,那么“破镜重圆”将变为可能.邮票刚贴在信封上时容易揭下,等胶水干了以后就很难直接把邮票完整地从信封上揭下来,就是由于胶水干了以后,邮票和信封的纸分子间距离减小到进入分子作用力的范围,所以直接把邮票完整地从信封上揭下来就很困难了.

物质所处的状态其实也与分子间的作用力有关,固态物质的分子排列比较紧密,分子间间隙也比较小,分子间作用力大,分子只能在固定的位置附近振动,因而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固定的体积;液态物质的分子排列密度较小,分子间的间隙较大,分子间引力比固体分子间的引力小些,它们的分子比较容易离开原来的位置在其他分子之间运动,因此,液体虽有固定的体积,但无固定的形状;气态物质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分子间的引力几乎为零,每个分子可以在任意的空间内自由活动,因而气体既无固定的形状,也无固定的体积.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物体分子间表现出来的作用力,其实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分子间的距离等于某一数值时,它们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恰好相等,分子处于平衡状态,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零.分子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引力和斥力的大小都随着变化,但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对斥力的影响要比对引力的影响大些,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加得更快,使得斥力大于引力,表现为斥力,阻碍物体的压缩;但当物体受到拉伸时,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都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使得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阻碍物体的拉伸.

要把弹簧拉长,需要消耗能量.同样要克服分子间的作用力,使分子间的距离不断加大;要实现物态的变化,也需要消耗能量,这就是熔化、汽化、升华需要吸热的根本原因.你也许曾有这样的疑问:晶体熔化时或液体沸腾时既然温度不升高,但为什么仍需吸热呢?我想你现在一定能解释这一现象了吧.大家都知道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气流速度有关.但你是否发现在液体的温度、表面积、液体表面的气流速度相同时,汽油或酒精的蒸发明显比水的蒸发快得多,其中的原因也应该与分子间的引力有关.

上一篇:陕北地区本科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现状与对策分... 下一篇:混沌理论视阈下公安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