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化新农村住区规划建设研究

时间:2022-07-24 11:09:27

公寓化新农村住区规划建设研究

摘 要: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采取和进行公寓化的新农村住区规划建设,其发展方式有利于节约利用土地,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资源的配置,改善和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结合社会实践对公寓化新农村的住区规划建设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公寓化;新农村住区;规划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3.1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在新的发展时期,国家不断出台一些关于发展农村的政策法令,旨在改善村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其中关于公寓化新农村是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新类型,深受各地政府部门的推崇和喜爱,并且在许多农村得到推广和实施。

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关于公寓化新农村住区规划的建设,也存在和面临一些问题,规划设计过于简单,没有考虑人们的发展意愿,在建设过程中急于求成,造成一些面子工程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的深入研究和积极落实处理。在公寓化新农村住区规划建设中我们该注意些什么呢?

1 立足农村发展状况

由于农村的地方发展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非所有的公寓化新农村建设都可以套用相同的模式,我们应该从农村的经济,环境和人口等出发,制定和规划实施与当地发展相适宜的开发建设模式。首先,根据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来决定公寓化新农村开发模式,是由政府主导,还是村民有能力自发建设,或者混合进行等,这是规划建设中首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其次,在建设选址的问题上,也要立足农村的基本情况,考虑农村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条件因素,选择地形宽广,地质稳定的地方,避免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最后从规划设计上,要考察和保留居民生活生产特征,与当地的乡村特色和地域文化相结合,建设有当地特色的公寓化新农村。从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有利于建设符合人们意愿的公寓化新农村住区,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

2 贯彻落实集约理念

对农村进行公寓化的住区规划建设,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集约化发展。首先,公寓化的住区,在很大程度上集约利用了农村土地,提高了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节省农村大量的土地,这也是公寓化住区得以推广和建设的重要原因;其次,在规划中要尽量做到节能设计,采用新型能源,节约利用水资源,在建设中节约材料等,减少对各种资源的浪费;最后,公寓化的新农村住区建设,这种集中规划的规划方式,有利于实现道路硬化,水源净化,加快了村村通公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的发展进程,改变了以往零散住户的居住模式,这种集约型的发展规划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各种物资和社会资源的浪费,优化了农村建设的设施配置,促进我们新农村走上集约,节能,环保的发展道路。

3 优化人们生活质量

首先,在规划中实现集中的供暖,供水,供电,联网等,给与人们必要的生活条件保障,方便和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是最首要和基本的规划要求,要尽可能方便和满足人们的各种生活需求;其次,就是要因地制宜,改善村庄的生活环境,利用农村地区的优势条件,为人们打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建设一个宜居的村庄,在规划设计中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各种健身器材和娱乐活动场所,丰富人们的生活,增添各种乐趣;最后,公寓化新农村住区的规划建设要促进当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周边城区发展增加联系,加强公路交通的修建和联系,方便人们沟通交流,增添各种就业机会,增加人们的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生活。

4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在公寓化新农村住区的规划和建设中,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避免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首先,要做到合理规划建设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设施等,逐步改变人们以前的生活的方式,进行集中的管理,避免人们对于垃圾随便扔放,污水随便倾倒,破坏农村的生存环境,对河流和土地等造成污染;其次,要对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不随意开发和破坏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避免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对环境和生态产生破坏,保护农村地区的物种,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最后,要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环境的绿化,建设环村林,环宅林,进行村庄的整体绿化和美化,构建一个宜居绿色的生存环境。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村民对住宅建设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在进行公寓化新农村住区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立足农村的发展实践,采取与当地经济和环境相应的建设模式和规划设计;坚持集约的设计规划理念,实现新农村的集约和节约建设;旨在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不断优化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加强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全面构建宜居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马晓茗,周豫.完善农民公寓政策推进新农村建设[J].南方农村,2009,25,(3).

[2]张蕴青.公寓化新农村住区规划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1

[3]张建华.建议开建农村公寓节约耕地资源[J].国土资源导刊,2009,(10).

上一篇: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探析 下一篇:西直门交通枢纽的行人流分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