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地与上帝相遇

时间:2022-07-24 10:04:43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被选在高中教材中,这是一篇很有审美价值的文章。值得欣赏的,是他的人性之美、精神之美。

史铁生走了――不,应该说“回去了”,因为他相信有上帝,也曾经与上帝相遇,把死看成是上帝的“召回”。

这是他经历了苦难独处之后的心魂皈依。

在《我与地坛》中,他和读者分享了这一心路历程。

他来到古园――地坛:

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

这“宿命”,是要相信和接受上帝的安排,用周国平先生的话说是“知命”。“接受”了命运,同时也勇敢地接受了苦难。

弗兰克认为,即使处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一个人不放弃他的这种“最后的内在自由”,以有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是整个人性的高贵与尊严,证明了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是世间任何力量不能将它剥夺的。(周国平《各自的朝圣路》之《苦难的精神价值》)勇敢积极地面对苦难,这就是尊严。

史铁生的不幸,给了他“致命”的打击。

他 “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以至于“失魂落魄”,而且“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

但他只能到古园中去逃避,这便有了“独处”的经历。

他看到了世界的“自然法则”,“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也看到了他“自己”,并在这偶然的发现中,他感到了“自然”与“我”的同时存在,甚至某种程度地与之相通了,所以他“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因为这给了他“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也许一开始仅仅是为了“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但因此他开始了人生的思索与追问――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古园中那些最小的事物,不仅看来很有趣,而且让人思考它们存在的各种方式和形态;这园“不衰败”的不只是外在的生机,还有它给人的精神启迪和对存在的思考。

他“无论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都在这园子里待过”,甚至痛苦到“一连几十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最后终于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是关于生命最终极的思考,这之后,他不再“失魂落魄”,“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由消极苦痛,变为积极面对,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尊严和伟大。

最后是“去默望,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视自己的心魂”。

他的心已经与上帝相遇了。

这“独处”中,一切都是静静的。

要么是沉寂下来之后,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一些小动物小植物都是轻手轻脚亦或者,就是那蝉蜕,也寂寞如一间空屋。要么是寂静的光辉,雪地上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一场早霜,落叶和味道,就是那高歌的雨燕,虽然叫喊也是天地苍凉,暴雨激起的也无非是草木和泥土的味道。

史铁生写自己,也写到了母亲。写母亲的焦灼和痛苦,写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是“我”能活下来;写母亲不知多少次到园中找“我”,走过多少焦灼的路,“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有的教者,说母亲的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也有人说,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我认为这样的理解,都是牵强的。

这些都在写史铁生自己,写自己经历的苦难和痛苦的程度。让我们看到的还是“我”,是“我”的苦难之痛。

因此,让我们感同身受地理解,他在独处中所做的思考。

独处,让他心中有了上帝,甚至与上帝相遇了,因为他曾经仇恨和厌恶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一个“召”字,可见他业已把人的死看成是“回去”了。

他这时终于明白:“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而是“我”的“自救之途”。

还有什么能比这与上帝,甚至与万物之源相遇而觉悟,力量更强大的呢!

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如果只是忍受,没有拯救,或者只是超脱,没有超越,智慧就会沦为冷漠的犬儒主义。可是,一旦寻求拯救和超越,智慧又不会仅止于智慧,它必不可免地要走向信仰。”史铁生的“自救之途”源于他的信仰,源于“他的精神性自我已经能够十分自由地离开肉身,静观和俯视尘世的一切”。

因为,他与上帝相遇了!

上一篇:中国秋色何处最美 下一篇:中职数学信息化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