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考公热”之由

时间:2022-07-24 08:52:41

浅析大学生“考公热”之由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考公务员的热情不断升温,虽然为政府吸收了优秀人才,但也存在着盲目跟风及人岗不匹配的现象。这种趋势也正在走向狂热和畸形,文章就对此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考公热;原因

一、历史因素

我国的传统“学而优则仕”仍然统治着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每个大学生更是都有着一个“当官梦”。而现代中国能让大学生走上仕途最简捷的办法就非考公务员莫属了。换句话说国家社会垂直流动的渠道缩窄,阶层之间尤其弱势阶层向强势阶层之间流动的途径非常稀少。想转向更高层级的职业,除了参加相对公平的公务员考试,没有太多其他选择。25%的大学生选择“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是他们考公务员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整个社会深思我们的价值观导向是否正确,是否真正做到了对传统文化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二、社会因素

(1)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但市场需求量却没有相应增多甚至一年比一年少,一年比一年要求高。为此,大学生在就业上面临着严峻形势,在这种背景下,公务员无疑让大学生看到了轻松就业的希望。(2)大学生对公务员性质、工作内容和上升渠道不了解。在我们的调查中,15%的同学认为“公务员工作轻松有节假日”是他们想考公务员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就存在这极大的一个误区。不少公务员在工作中压力不小,精神压力不容忽视。我们还发现很多大学生想考公务员是觉得工作没有竞争压力、权力大还有很多钱赚等。其实在公务员群体里除了有决策权和执行权的领导,还有许多基层公务员,他们工作不轻松,工资并不高,手上也没有什么权力,这些公务员是大多数。必须认识到在中国众多的公务员中,占绝大多数还是那些工作在一线,职务低,工资少,手中无权,而只会做实事的基层公务员。他们是公务员中的最低层,也是中国公务员的主体。他们是社会矛盾的直接面对者,也是民众发泄不满与怨气的直接对象。他们当中除了极少数可以进一步升迁外,绝大部分也许一辈子都打转在低级职位上。

三、经济因素

(1)我国经济由于内部结构不合理以及受到国际众多因素的影响,近些年来,国内的通货膨胀逐年加剧,物价水平不断升高,再加之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方面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普通民众的社会压力增大,幸福感减弱。这使得他们紧迫地寻求更为稳定的心理依靠,而公务员考试则为他们这种心理依靠的具体化与现实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公务员工作稳定,以国家作为强大的后盾,这就让公务员考试成为了前途顺利,人生安全的一个跳板。(2)大学生争当公务员也是市场经济吸引力正在流失的一个明确预兆。其本质是市场的内部出现了问题。作为最有创新力最有激情的大学生纷纷争考公务员所彰显的是他们对市场的恐惧。而我国市场经济还没有发展完善,政府职能转变远远没有达到市场经济的应有要求,市场没有发挥其在人力资源分流分配上的巨大优势。其次,虽然公务员工资不高,但公务员终身任期制和背后的隐利。公务员在住房的优惠政策诸如可以集资建房,有较高的住房公积金,可以一定年限后获得分配住房等,在中国的房价攀升不断的今天,公务员的住房福利无疑是一大诱惑,给了年轻人巨大的吸引力。而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很小,政府部门所享有的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退休养老等方面的福利在私营企业难以得到保障。不仅如此,公务员在享有稳定的工作收入、良好的福利待遇的同时,工作时间适中而且工作环境也很好。同时公务员还有可能享有车改、带薪休假、公费出资培训等优惠政策。

四、教育因素

(1)在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下,学生最擅长的莫过于考试。公务员选拔考试形式简单,门槛低,而对考生的公益人格,公共服务理想与精神,社会实际能力、素质、经验很少有要求。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考上公务员对于自己的前途显得更简单与直接。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好好复习,考上还是有一定的机率的,这增加了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可能性。(2)我国高等教育一方面缺乏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一些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不足,也不清楚自身的条件和情况,就业目标模糊,盲目从众,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往往是一听到别人考公务员就不分状况也去考公务员。另一方面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这更使得大学生在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上难以获得社会的认同,加重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为此大学生将目光转移到公务员上以减轻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李佳平.大学生择业中的公务员热现象的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公共管理专业.2009

[2]罗文静.对当代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的冷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

上一篇:国内区际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下一篇:中国农村小额贷款的现状及其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