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节水给排水设计

时间:2022-07-24 06:25:07

浅析建筑节水给排水设计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建筑节水给排水设计进行了分析介绍,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筑;节水;给排水设计

Abstract: The authors combine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building water-saving the drainage design analysis introduced, for your reference.Keywords: construction; saving water; drainag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我国目前的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水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所以节约用水迫在眉睫。建筑用水占了较大的比重,所以绿色建筑给排水的节水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笔者呼吁所有公民重视节约用水,从个人做起,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尽一份义务。

1 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概念

绿色建筑就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节约能耗,保护环境,避免污染,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使用空间。绿色建筑的给排水设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1 提高用水效率

(1)将生活用水、饮用水、绿化用水以及景观用水按照水质进行分别供水。

(2)采用循环水处理系统,或在公共卫生间等场所采用感应出水龙头、缓闭冲洗阀等节水设施与节水系统。

(3)实现雨水回收利用。

(4)在施工用水工艺和节水设备、设施等方面,尽可能使水可以得到重复使用。

(5)在施工用水中,应加强节水管理而进行定额计量。

1.2 雨水和污水的处理与排放

(1)通过雨水、污水和废水的分流系统,可以加强雨水和废水的回收再利用,并利于污水处理。

(2)通过雨水与中水的回用系统,来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排放量。

1.3 节水指标

(1)雨、洪水利用率=常年降雨量÷使用或收集量。

(2)水使用率=正常使用量÷使用量。

(3)循环量=一次性用量×循环次数。

2 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选择了不恰当的热水供应循环方式

目前,在我国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中,由于热水供应系统设计部合理导致的浪费较为严重,其主要表现在使用热水之前的冷水排放方面,例如家用热水器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热水器已经很普遍了,尤其是在夏季,更多的人选择在家洗澡,而在使用热水的时候,打开开关不能立刻得到想要的水温,所以需要进行调节,而在调节过程中通常是通过放掉部分冷水之后达到要求的水温。而这部分流失的冷水,则未产生其应发挥的使用功效,也就成为了浪费的水量。造成此种水资源浪费的原因有施工与管理不当、设计不足,以及受经济条件制约等因素。从设计的角度出发,选择正确的热水循环方式很重要。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干管循环方式浪费的水量是最多的,比较节水的循环方式是采用支管、立管和干管。所以,在集中的热水供应系统中建议设计确保干管和立管中的热水循环方式。

2.2 管道、阀门的泄漏问题

由于管道老化和生锈,使管道在管子的接缝处及法兰、阀门的连接处向外冒水;由于阀门的质量较差,浮球阀损坏或漏水,使水直接从中流出,最终导致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另外,若埋在地下的管道发生漏水或在某种作用下爆裂也将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

2.3 使用的卫生器具浪费水

我国之前经常使用的部分老式卫生器具以及配水器具的设计都属于费水比较严重的形式。例如一些旧式建筑中使用的老式高水位蹲式大便器,在冲洗的时候是将水箱中的水一次排出进行,而这些水箱在设计的时候都比较大,有一些冲水量高达12L/s,这在使用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还有一些公共卫生间,为了保持清洁,经常是24h的流动水,虽然水流比较小,但是日积月累,每天总的耗水量也是非常惊人的。

2.4 消防加压贮水系统设计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的高层住宅楼以及办公楼是各个单元进行单独加压的消防加压方式,这种加压方式将造成设备投资及工程建设的相关费用较高,且多座贮水池需要大量的定期换水,也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2.5 中水综合利用率较低

中水是指各种排水经过相应的处理之后,在生活、市政以及环境等范围内可以使用的杂用的非饮用水,即达到符合规定标准的水质。例如生活污水、冷却水以及雨水等各种排水通过适当的处理之后,可回用在建筑物或建造小区等方面。目前,由于对中水利用方面的认识不足且与之相关的政策不健全,使中水利用没能够得到有效地实施,导致这一部分的水资源被严重的浪费。

3 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措施

3.1 健全并完善给、排水制度

中水回用系统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一项节水措施,各个城市应有计划和有重点的为中水回用技术的顺利实施与其能够健康发展提供有效地政策保障,并根据各城市自身的情况建立一套较完善的中水系统管理制度。例如,北京市在中水回用方面起步的就比较早,在1987年就颁发了“北京中水设施建设管理试行办法”,并在1991年正式批准了《建筑中水设计规范》CECS30:91,这对于中水回用系统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污水集中回用是需要城市的规划、水利、卫生等众多部门相互配合的工作,因此,必须设立相关政策进行统一管理,才能使之顺利地进行与发展下去。

3.2 雨水利用

合理利用雨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利用雨水的时候要先将雨水收集到一起,然后经过正确的处理得到符合我国水质标准要求的水之后再进行利用,经过相关净化处理之后的雨水可以用于厕所冲洗、城市景观绿化或者景观用水等。我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拦蓄雨水用于生活的记载,在国外的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更是将雨水收集正式利用起来。目前,许多国家都对雨水利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以减轻用水与污水处理负担。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城市的缺水问题进一步加剧。因而,为了解决普遍存在的缺水和环境等一联串问题,如何加强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成为了重中之重的事。

3.3 消防水池的设计

对于同层建筑或是成片小区来讲,应尽量使用区域集中消防加压贮水系统,即共用一个消防水箱、一个消防水池以及一套加压系统,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约投资的成本,还有助于集中管理,同时还能避免由于定期换水导致的水资源浪费问题。由于在无火灾发生的情况下,消防水池内的水禁止使用,因而,水池内的水在贮水池中停留的时间太长,其余氯量早已被耗尽,且水质发生了恶化,最终导致消防水池内的水变成了脏水、臭水,严重的使水资源被浪费。

3.4 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节约用水不仅仅是国家或者某个部门的责任,而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水资源和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所以要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一个细节抓起,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水资源的浪费。要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让每一个人都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我国面临的水资源现状,这样才是最有效的措施。

4 结语

在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非常严重,水污染问题亟待解决。节约用水应该从全民做起,不仅仅是某一个部门的责任,建筑给排水作为水资源一个重要的消耗途径,其节水设计至关重要。目前,在我国的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管道的铺设、材料的选用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给水水质,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要从问题的本质出发,严格控制给排水设计,做到节约用水。

参考文献:

[1] 李倩.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途径探析[J].企业导报,2012(1):17-18.

[2] 张海燕,刘家纯.建筑节水节能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5):54-55.

[3] 魏娜,程晓如,刘宇鹏.建筑给排水中的节水节能问题初探[J].四川建筑,2009(2):32-33.

[4] 刘益鑫,刘维禄.建筑给排水中的节水节能问题浅谈[J].江西化工,2010(4):26-27.

[5] 陈达,柯静恒.浅谈建筑给排水中的节水节能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7):45-46.

[6] 刘名贵.建筑给排水中节水节能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2):11-13.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c)-0062-02

上一篇:智慧航道建设与港航管理业务融合模式研究 下一篇:港内交通船优化设计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