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在内部审计领域的应用

时间:2022-07-24 04:05:50

浅析信息技术在内部审计领域的应用

摘 要 本文针对信息技术在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领域的应用问题,首先分析了应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而总结分析了制约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的主要问题,并重点提出了解决完善措施,可以为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合理的参考。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 内部审计 途径

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企事业单位内部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完善企事业单位治理结构,提高企事业单位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高度信息化,信息化、自动化的办公管理手段已经替代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内部审计对象已经呈现出了明显的信息化特点。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必须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体系建设,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方式、实施方法进行改革创新,进而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效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于企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作用,不断提高企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分析

(1)内部审计信息化是时展的基本要求。在当前形势下,经济发展逐步步入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企业在管理形式上已经广泛采用了各种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这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十分有利。因此,对于内部审计工作而言,也应该结合审计对象的这些变化,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改革,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内部审计工作中,以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变革与完善。

(2)内部审计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内部审计监督能力。在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充分应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存储技术等信息技术,可以极大的提高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拓展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覆盖范围,将内部审计工作范围涵盖到企事业单位管理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因而有助于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监督能力。

(3)内部审计信息化可以大幅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水平。通过开展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彻底的改变了原有的信息数据收集整理、存储传递以及应用分析模式,因而提高了信息的传递以及分析效率,同时能够有效的避免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因而可以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大幅度提高信息化工作水平。

二、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于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体系建设重视程度不足。现阶段由于部分企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对于内部审计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因而没有为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提供充足的资金,导致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的软硬件设施不齐全,制约了内部审计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2)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另一制约问题便是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建设不标准、不完善,无论是在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获取还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流程方面都存在缺陷与不足。

(3)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对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整体能力要求较高,除了必须具备较强的审计业务能力外,还必须熟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操作,但是这正是现阶段部分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完善的方面。

三、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的途径研究

(1)提高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软硬件设施水平,确保内部审计系统的安全性。首先,企业应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硬件设施水平,为内部审计系统提供所必需的计算机、服务器以及大容量存数设备等硬件设备,此外,为了避免内部审计数据的丢失,可以为服务器配备双硬盘及时备份。其次,应该选择适当的软件系统,重点确保软件系统的选择符合企事业单位业务特点,同时必须满足现行财政法规以及会计核算制度的要求,通过合理的软件系统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第三,应该重点确保企业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以及保密性,通过采取加密、口令控制或者设置操作权限等措施确保各种财会信息处于安全的状态,避免由于重要财会信息的泄露造成企业的损失。

(2)完善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对于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应该能够涵盖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标准、内部审计控制程序以及内部审计资料数据库等一系列的内容。首先,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部门应该对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流程进行整理,并将工作模式在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内部进行复制。然后,基于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互联网,建设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在线工作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各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判断。第三,应该建立内部审计信息化数据库,以便于审计工作人员及时的查阅,将内部审计工作成果以及工作档案汇集到数据库之中。最后,企业应该建立对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的检查控制模块,按照相应的标准以及检查内容,对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进行系统的检查。

(3)强化对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作为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主要执行者,能否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内部审计工作之中也取决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能力与水平。因此,企事业单位应该重视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可以重点针对信息化条件下的内部审计技术以及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聘请高水平专家进行授课指导,促使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尽快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其次,在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引进上,应该综合选择既熟悉审计工作业务,同时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员进入审计部门开展审计工作,进而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四、结语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内部审计工作之中,不仅是新时期对于内部审计工作改革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内部审计工作力度与工作质量的关键措施。因此,企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进而通过增加软硬件设施投入,完善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以及提高审计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等几项措施,确保内部审计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旭辉.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技术发展与内部审计管理.财会研究.2009(12).

[2]周明.中英审计特点及差异分析.浙江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编.国际高级审计业务文集.2010:68-79.

上一篇:浅谈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 下一篇:中小企业财务的管理与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