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逼机制下浙江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时间:2022-07-24 03:50:42

倒逼机制下浙江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摘要:在多重市场倒逼下,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浙江民企如何以“倒逼机制”为契机,选择适合自身的转型升级之路径已成为当下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萧山民营纺织业的案例解读,以“创新”为根本,提出有益于加速民企转型升级的路径分析。

关键词:倒逼;民企;转型升级;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053-01

前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民营经济一路高歌猛进,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浙江,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具活力、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发挥着其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受长期以来传统发展模式的制约,同时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持续加深,民企遭遇的倒逼态势也日益严峻,发展正步入前所未有的瓶颈期。

一、倒逼机制下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民企家族化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倒逼”转型升级

家族化企业在民企发展之初广泛兴起,并取得了一定发展。但长此以来,其局限性也随之暴露:1.家族化治理的独断性导致管理的随意性;2.家族网络的封闭性具有成本劣势;3.家族化治理的排外性损害治理效率;4.家族化治理企业有代际传承风险。

(二)行业分布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倒逼”转型升级

总体来看,我省民营经济仍集中在第二产业的工业领域,且多属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高消耗、高投入、低附加值。传统制造业的急速过度膨胀使民企一直难以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和服务密集型的过渡,更难以实现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跨越。

(三)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倒逼”转型升级

随着危机向实体经济延伸,民企受到的冲击更加明显。首先是危机下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和危机后期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其次是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企业经营风险增大;最后是融资不畅,民企遭遇资金紧张。

二、萧山民营纺织业成功转型升级的案例分析

随着新兴产业兴起,传统纺织业的辉煌逐渐成为过眼云烟,多被认为是夕阳产业。内有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和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外有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越南等国加入低价格的竞争,眼前的民营纺织业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对此,企业的选择不外乎三种:一是果断退出,二是等着被淘汰,三是转型升级。面对危机,萧山民营纺织业选择了化压力为动力。08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4%,出货值同比上升7.1%,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

其成功因素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产业链完善和提升

恒逸集团通过垂直整合产业链,“力争上游”,附加值放大效应明显。三元纺织,通过织布和印染联动,生产出色织+绣花、色织+印花、色织+涂料套色等时尚新产品,并朝着全国最大的面料超市的目标进军。

(二)关键技术公关

荣盛集团一直致力于通过开发高端产品制造技术,开拓企业蓝海市场。2010年,企业投资5亿元建设年产9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新型化学纤维项目。三元集团投资5.9亿元建设色织服装面料生产线,采用筒子纱染色,改变传统的先织后染的工艺,项目投产后新增销售收入7.6亿元。

(三)打造自主品牌

在萧山纺织业中,恒逸集团第一个提出品牌和质量概念,并在产品布边上制造防伪标记,打造自己专有品牌。与传统纺织行业的代加工和贴牌生产相比,这样的自主品牌让恒逸集团真正做到了“走出去”,并且实力强劲。2010年在“中国民企500家”名录中上榜的28家萧山企业中,来自纺织化纤行业的就有10家。

三、浙江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综上所述,萧山民营纺织业的成功无不围绕着“创新”二字。“创新战略”的应用为我们选择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提出了有益参考。

(一)对民企家族化管理模式的改进和优化

首先是民企产权制度的创新:一是股份合作模式;二是以原家族为核心的新型有限责任公司模式;三是创业家族增资扩股;四是优势家族企业整合弱势形成合作联盟。其次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及企业文化的营造。民企必须重塑适合企业发展的新的文化精神,树立新的企业文化。

(二)民企产业结构的改进和优化

第一,扶持重点产业,培育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更好的行业氛围。第二,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开发可以为企业开拓新市场,避免红海市场的恶性竞争。第三,改变三个产业的结构比例,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对外劳务输出、承包工程等服务出口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和创汇。

(三)民企的多元化发展和经营

后金融危机时代,应鼓励和支持民企改变原有单一的经营发展方向,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依靠多元化发展,一方面,企业在多个产业领域共同发展,防范单一领域经营的风险,俗称“东方不亮西方亮”;同时多领域发展,能使企业内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节约研发费用,进而产生协同效应,俗称“1+1>2”。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杨苏琬.从“摇钱树”到“苦菜花”纺织业转型升级有待“提速”[J].中国品牌与防伪,2009,06.

[2]丁敬转.民企发展的多元化创新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0,02.

[3]单东.金融危机条件下浙江民企的转型升级[J].特区经济,2009,04.

[4]缪胜钢,苏怡,顾赟.民企家族管理的探析——以浙江民企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0,18.

上一篇:家族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浅谈中小企业国际贸易外汇风险之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