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大法系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看我国公司治理的完善

时间:2022-06-18 04:40:12

从两大法系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看我国公司治理的完善

摘 要: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公司享有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具备民商事主体资格的基础,是公司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重要组织保障。纵览世界各国公司治理的发展,有两种较为典型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值得我们关注,即由市场起主要作用的英美模式和由银行起主要作用的德日模式。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的同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正成为公司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司治理成果,建立与全球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司治理结构显得颇为重要。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监事会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039-02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和组成

公司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公司基于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组织形式和产权机构,形成了独特的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或称公司治理机制,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机构。现代企业制度区别于传统企业的根本点在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而需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机制,用以对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现代企业中的公司治理结构正是这样一种协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种机制,它涉及到激励与约束等多方面的内容。

公司治理结构由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组成。组织结构指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构成的有机的、完整的、科学的组织系统。运行机制则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公司组织机构在公司运行过程中的激励、监督和制衡机制。二者互相依存,共同发挥作用,使得公司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立意思,具备了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成为了独立的民事主体。

二、两大法系公司治理结构模式

由于法律、文化传统、历史演变、政治制度及其他各种条件的影响,世界各国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各有特点,公司所有者、经营者、监督者的角色定位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从而反映了不同的公司管理理念。

(一)以英美为代表的外部控制模式

英美模式的主要特点表现在:1、企业融资手段以直接融资和吸收股权资本为主,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2、机构持股者在股权结构中占主体,英美的个人股东虽然在整体上股权比重较高,但相比机构投资者而言,其所持有的股权比重却相对较小,并且股权高度分散。3、由于企业融资手段以吸收股权资本为主,因此公司的治理遵循“股东利益至上”规则,以股东控制公司为主要的手段。4、基于英美证券市场的高度发达,公司治理表现为由外部控制来实现,达到了与股权高度分散化和股权资本为主的统一。5、采取经营者“股票期权制”的激励机制。英美法系国家的公司将经营者的利益与公司的市场价值相结合,从最大程度上激励经营者努力为公司和股东创造利润。

(二)以德日为代表的内部控制模式

德日模式相对于英美模式来说对证券市场的外部治理机制依赖较小,注重公司对股东和雇员利益的平等对待,因此它更为侧重于公司的内部冶理。德日模式的主要特点表现在:1、企业融资手段以间接融资为主,并且以股权加债权相结合,因此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2、在股权结构上,德日法人之间的交叉持股现象普遍,法人和银行成为股份公司的大股东,从而达到了股权的高度集中。3、企业融资手段以股权加债权相结合,并以间接融资手段为主,因此公司的治理遵循“利益相关者至上”的规则,进而形成了股权加债权对公司的共同控制。4、德日国家的外部治理机制相对薄弱,公司的治理模式以内部控制为主要手段。5、采取经营者“年功序列制”的激励机制。德日公司更着重于结合公司的长期目标绩效,对经营者以职务晋升、终身雇佣、荣誉称号等精神性激励。

(三)两大法系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与启示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交融,不同模式所体现出的一些共同价值观和原则,正日益得到不同国家的认可。采用外部监控模式的英美企业开始把目光转向公司内部,鼓励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在董事会内引人一定数量的独立董事,从而增强公司的内部监控力度。采用内部监控模式的德日企业也效仿英美两国的做法,逐渐强调个人股东的利益,加速证券市场的发展,开始重视市场因素对公司治理的有效作用。两种公司治理模式正在相互渗透、交融和趋同。由此看来,单纯的以某种监控模式为主所取得的公司治理效果都并不是最佳的,只有将各种公司治理模式的优点加以综合,才能对股东的利益形成最有效的保护。

三、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一)确保所有者到位,保障股东会的权益

随着公司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公司经营管理的日趋专业,“管理中心主义”逐渐有替代“股东大会中心主义”的倾向。但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者,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的重大决策进行参与,并保持对公司治理的控制和监督,是股东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途径。因此,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要确保所有者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到位,从真正意义上使其享有对公司的最终控制权。同时要加快股权结构多元化改造的步伐,使各个阶层的产权代表人均能从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角度出发达到互相监督、互相制约。

(二)健全董事会制度,突出董事的责任

进一步明确经理与董事会之间的权限划分,明确赋予董事会以业务监督的权利,从而使董事会更好地发挥监督职能。同时借鉴外国经验,将董事会划分为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内部董事负责具体业务的执行,为公司的专职董事;外部董事则是兼职董事,为财务和管理方面的专家,负责监督业务的执行情况。此外为更好地使外部董事履行相应的职责,应在《公司法》中对其资格予以特别规定。

(三)加强监事会的职权和作用

《公司法》应当细化监事会组成人员的选任条件,建议从有效发挥监督权能的角度来考量:一是监事会组成人员要专业化。成员在选任时要求具备法律、会计、审计等相关工作经验。二是在职权上赋予监事听取董事报告权和调查权,同时监事可以代表公司要求违法的董事、经理承担法律责任。三是将监事的监督责任严格化。监事存在重大过失或疏于履行监督职责,给公司或利益相关人造成财产损失时,要给予相应的赔偿并承担连带责任。

(四)正确处理董事会和股东会的关系

“股东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的确立,最早是源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人们对物质资本高度追求的产物。为克服“股东会中心主义”所产生的局限性,将公司的经营控制权赋予董事会,以实现对公司的高效经营。但“董事会中心主义”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公司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督制度形同虚设。因此,只有将“股东会中心主义”与“董事会中心主义”二种立法体例予以平衡,使股东会和董事会既有权力的分工协作,又能形成权力的相互制衡,最终使股东会和董事会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以便能更好地为公司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服务。

(五)完善经理人市场

资本市场下的信息披露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经理人员的领导能力,企业的兼并、破产和接管制度则直接危及着经理人员对企业的控制。优秀企业家在经理人市场上的声誉是他们长期成功经营的成果,是他们具备创新和经营能力的象征。经理人市场不仅激励着企业家们的努力奋斗,同时也给企业家们以无形的约束。在当代中国,经理人的资格认定目前尚为空白,因此,改变国企经营者主要由上级政府来任命的人事制度,并最终实现经营者选拨的市场化显得尤为紧迫。

当前我国的公司治理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面对世界上不同种类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取其精华是必要的,刻意模仿甚至照搬将会带来严重的负面作用。因此应立足于我国自身的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特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探索行之有效的改革方式。如近年来实行的外派监事会制度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度均为符合我国国情的有益尝试。历史性地看待全球公司治理的演变不难发现,不断地调整改善是公司治理永恒的主题,因此,我们需要有一种前瞻性的意识,把握住公司治理演变的脉搏。我国经济现在已紧密地融人到全球经济的洪流之中,我国公司应积极面对来自国际资本市场的挑战,并坚持对公司治理模式的不断完善是我国公司治理的最佳选择。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研究生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旭东.公司法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美]罗纳德·哈里·科斯著.企业、市场和法律[M].盛洪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3]王文钦.公司治理结构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人民币升值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河南省各地市在“十一五”期间对外贸易的PCA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