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堤防道路功能分类的思考

时间:2022-07-24 02:35:34

关于堤防道路功能分类的思考

摘要:因地制宜的确定堤防道路的各项功能,明确堤防道路性质,不但能为堤防道路规划和建设提供指导,而且是堤防道路综合利用的重要基础工作。考虑到堤防道路与普通道路在功能上的差异,根据相关规范和我国近年来堤防道路的建设情况,分析了堤防道路在功能分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堤防道路具备的各项功能,提出了关于堤防道路功能分类的几个原则和观点。

关键词:堤防工程;堤防道路;功能分类;综合利用;防汛

中图分类号:U412;TV8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2013)05016804

堤防工程是修建在江、河、湖、海岸边或分洪区、行洪区、围垦区边缘,用来防御洪水泛滥,保护居民和工农业生产的挡水建筑物。堤防道路是以堤防工程为基础,按堤与路不同的结合形式,修建在堤前、堤顶和堤后,主要用于抗洪、防汛,服务于各项水利设施的道路工程[12]。堤防道路与普通的道路相比有许多特殊之处:首先,堤防道路是为保证堤防安全而建设的专用道路,其主要和基本功能是供抗洪和防汛;其次,堤防道路往往是在堤防工程的基础上修建而成,尤其对于堤顶路而言,作为路基的堤防工程的质量控制标准与公路交通行业的不同,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设计规范[34],且在堤顶加铺的路面结构层,其等级和厚度受到原堤顶承载能力的制约[5];第三,堤防道路的平面线形取决于堤防工程的堤线位置,活动余地很小,只能沿河顺水布线。同时路面的纵坡也受堤顶纵坡的制约。

近年来,随着我国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的继续推进,堤防道路建设的投资也越来越大。然而随着生态文明的建设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堤防道路单一化功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从水利工程角度来看,堤防道路的建设也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新时期建设堤防道路的功能逐渐开始多元化、综合化。因此,有必要来研究新时期堤防道路所具备的各项功能。

1堤防道路在功能分类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堤防道路是由水利部门建设和管理,但其实质还是一种交通设施,应具备道路的各种属性。从目前我国各类规范的定义和建设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1各类道路概念的不适用性

我国将道路按其用途和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6]。

公路是指联结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等,主要供汽车行驶且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将公路分为5个等级,同时规定公路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公路功能路网规划交通量,并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远期发展等,经论证后确定[7]。然而堤防道路的主要功能与公路的交通功能包括干线功能和集散功能有所不同,而且堤防道路的规划及实施往往独立于当地的公路网之外,一般不受地方道路网络的制约,因此与公路的定义和分级指标有所差异。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说明:城市道路是指城市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道路、桥梁及其附属设施[8]。《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将城市道路应按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等,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4个等级[9]。而大多数堤防道路位于城市范围之外,与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集散功能相距甚远,其对沿线的服务只是附属功能。在防汛期,为了确保安全,常常切断堤防道路的对外交通,使其成为一条抗洪抢险专用公路。

林区道路是建在林区,主要供林业运输工具通行的道路;厂矿道路是供工厂、矿山运输车辆通行的;乡村道路是建在乡村、农场,主要供行人及农业运输工具通行的道路。

综上所述,这五类道路的主要功能和服务对象与堤防道路有着明显区别。因此不能简单按照这些类型道路来将其归类。

1.2简单套用公路标准,没有考虑自身的特点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 17196)规定:堤防管理交通系统包括对内交通和对外交通两部分。道路等级和其他相关设计参数是根据工程管理和防汛的需要,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来确定的[10]。《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这条规定没有考虑城市堤防和农村堤防的特点,而是按照公路的标准统一确定,但自其颁布十几年来,实际的建设情况千差万别。从全国江河堤防道路建设的情况来看,有的是按照公路的分级标准建设,有的则是执行城市道路的设计指标。如漳州市江滨大道工程是一条滨江堤顶道路,堤防工程为Ⅰ级,堤顶道路按照城市Ⅱ级次干道建设;济宁市北湖堤防级别为Ⅰ级,堤顶道路采用一级公路的标准设计;东太湖环湖大堤堤防工程是Ⅰ级标准,堤顶道路是按照城市Ⅱ级次干道标准建设;黄河下游东明标准化堤防的堤顶道路的设计技术指标参照的则是三级公路的建设标准。

可见,《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 17196)对于堤防道路等级划分的规定适应性差,目前各地区在建设过程中堤防道路类型和指标的选择都是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各自的出发点来考虑,没有充分结合堤防道路自身的特点。结果是各地区堤防道路建设标准、指标各不一致,有时即使是同一条河流,在不同的堤防段落,由于设计单位的不同或者是建设时间的不同,堤防道路的横断面形式、路面结构也互不相同,缺乏统一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堤防道路建设完成后可能无法被充分利用,造成功能性浪费,或者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1.3无法体现功能和特性

目前我国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分级体系都是基于道路的交通功能、交通量、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等[57],并没有考虑抗洪防汛功能和堤防的配套设施功能。如果生搬硬套公路和市政行业的设计规范,将致使堤防道路与普通道路形式和结构一样,无法体现其功能的独特性。堤防道路多元化的功能组合、独特的建设环境以及特定的服务对象都要求在规划和建设时彰显特色。而现行的公路和城市道路分类分级指标无法反映在汛期为专线公路、在平时又要承担社会服务功能的堤防道路的特殊性,因此是不适合的,需要进一步探讨分类方法,制定新的分级体系。

2堤防道路功能分析

要想体现堤防道路自身的特点,统一建设标准,必须明确其所具备的各项功能。综合近年来已建的各类堤防道路的使用情况,将堤防道路的功能划分为抗洪抢险专线功能、堤防管理通道功能、沿线交通运输功能、社会公众服务功能、综合配套设施功能等5种。

2.1抗洪抢险专线功能

堤防工程是一道防洪屏障,是确保沿线人民生命财产抵御洪水危害的重要工程设施。堤防道路修建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在汛期运送抢险物资和人员,是一种特殊的交通设施。在险情发生时,救灾人员和物资的沿堤运输、抗洪防汛车辆和机械的行驶、抢险部队的调动和集结,都需要依靠堤防道路。因此,严格来讲,堤防道路并不是普通的公路或者城市道路,而是一条以抗洪抢险任务为主的专线公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堤防道路的抗洪抢险的功能都是第一位的,是必须要保证的。

2.2堤防管理通道功能

除了在防汛期作为抗洪抢险专用通道以外,堤防工程的日常和应急管理,堤防巡查人员定期和不定期的沿线检查、河流的检测和管理、堤岸维修养护和堤防绿化等工作都需要使用堤防道路。因此,堤防道路还具有供堤防管理部门的车辆和人员通行的功能。

以上两种功能是堤防道路应具备的基本功能,也是主要功能。只有在满足了这两个功能的前提下,才能考虑增加其他临时功能和附属功能。

2.3沿线交通运输功能

堤防公路沿河而建,背水侧往往农田广布,农业生产较为发达,一些农用车辆将会就近驶入堤防道路运送农业物资,此时堤防道路发挥着农业生产道路的作用。如果河堤两岸分布着一些村落、工厂、企业以及码头,美丽的沿河风光、良好的路况条件会吸引社会车辆前来通行。此外,堤防道路可能会被纳入地方道路交通网,成为滨河(江)交通动脉,承担着一定的交通运输的任务。

2.4社会公众服务功能

道路有一项重要功能是防灾功能,当出现地震、火灾、洪水等灾害时,人们可利用道路这个较为空阔和安全的场地作为临时的避难场所。堤防道路周围的空旷环境和较高的地势更是决定了在灾害来临时能起到防灾减灾的作用。随着堤防道路工程建设理念的转变,在保证堤防安全的同时,还可以依托堤防建设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和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城市管理者可以利用堤防道路这个独特的公共场所组织各类社会公益性活动,如举办自行车比赛、开展花卉观赏节、举行河岸风光摄影大赛等等。这样堤防道路变成了一条绿色长廊、一个休闲场所,一个生态公园,为广大城镇居民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

2.5综合配套设施功能

堤防道路的修建往往是和河道整治、堤岸防洪工程同时开展的。对于城市防洪堤而言,为了建设河道内和沿岸生态景观,开发利用滩岸资源,发展城市经济,提高城市品位,堤防道路就被赋予了成为一条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生态廊道的功能。除了堤防道路工程以外,河道堤防标准提升工程、生态绿化工程、滩区清障工程和水污染防治工程都需要综合实施,堤防道路工程成为河岸综合整治工程的组成部分[11]。因此,建设出一条高质量的、适应性强的堤防道路,打造滨河滨江生态公园,对于建设园林城市,落实党的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3堤防道路功能的分类原则

新时期的堤防道路具备了多项功能,因此在修建堤防道路前,因地制宜的确定拟建道路应具备的功能组合,明确它的性质和任务,建设出一条既能保证防汛抗洪需要,又能节约土地,建设生态环境,满足沿线人民生活需求。

3.1以功能为主要划分依据,把防汛作为必备功能

堤防道路依堤而建,是一条管理堤防的通道,其本质作用是保证抗洪抢险通道的畅通、抗洪救灾物资的快速运输及抢险人员的顺利集结和疏散、巡堤查险工作的正常进行,以及提高抢险队伍的快速应急处置能力。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堤防道路防汛的本质功能是不能改变的,否则将会对沿线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从这个角度来讲,道路的路幅宽度和布置形式、路面结构和材料都应该以防汛作用作为根本出发点,优先考虑其堤防管理和抗洪抢险功能。因此,不论堤防道路功能如何演变,防汛功能都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只有在保证防汛的前提下,才能考虑开发其余各项功能。

3.2堤防道路分类体系应层次分明、数量合理

不同的堤防道路面临的防汛任务不同,其他功能发挥的大小如交通功能和服务功能也有较大差异。但无论堤防道路防汛任务的轻重,它都要和当地道路网相接,不能孤立存在,这样一来,堤防道路仍然属于道路网的一部分。既然作为一条“路”,就应该根据其各项功能的组合,适应的交通量等指标进行等级划分,确保不同等级的道路能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各类服务。因此,应该建立适应堤防道路自身通行能力和与路网衔接的层次分明的等级划分体系。同时,在等级划分过程中,数量不宜过多,否则会造成分类复杂化和功能单纯化,在实际应用中操作困难。

3.3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作用

在保证防汛的前提下,根据堤防道路的位置和交通环境,合理的改造上堤路和连接路,使堤防道路依照各段落的实际情况更好的融入周边路网,这对于分担平行干道交通量,提高路网容量,缓解路网压力都有很大帮助。

3.4[ZK(]体现城乡差别,城市防洪段应考虑增加景观、绿化设施及亲水平台[BT)]

堤防道路功能的划分应考虑所处地理位置、沿线人口和经济发展状况、道路主要服务对象的差异。如城市防洪段沿线人口多、车辆多、经济发展快、土地开发价值高,更应注重交通功能和城市景观功能的发挥。同时还要考虑利用临水优势,修建亲水平台供市民休闲娱乐。

3.5堤防道路的管理主体应明确

堤防道路每一种功能的实现都对应着一个相关职能部门。以上海为例,黄浦江两岸的开发建设和堤防道路的管理,涉及市政、环卫、园林、环保、海事、城市管理等水利系统以外的多家部门,职能交叉,管理困难。堤防道路的功能分类应充分考虑这一影响因素,以某一部门为管理主体,其余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明确各个部门的权利和责任,制定出合理的堤防管理办法,以全面适应统筹管理的需要。只有做到分工明确,互相协调,才能保证堤防道路的正常运行,促进预期功能的发挥,给堤防管理者和普通百姓提供良好的道路服务。

4关于堤防道路功能分类的几个观点

近几年我国堤防道路的建设发展很快,为充分利用堤防道路并开发其潜力,发挥其最大作用,必须将理清堤防道路的功能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鉴于目前还未有堤防道路功能分类方法,还应该在以上分类原则的基础上再明确分类的几个观点。

4.1优化整合

由于堤防道路具有多种功能,不同功能之间存在着一些难以调和的矛盾,尤其是抗洪抢险功能和交通运输功能之间。如果将各项功能进行完全的综合或者分离,并不现实。例如过多的社会车辆和载重运输车辆不但会给堤防道路路面造成一定的损坏,而且在防汛期会影响抗抢险车辆对洪抢险物资和人员的运输。鉴于这种情况,某些堤防管理部门对堤防道路进行功能单一化处理,如进行交通管制,限制通行,导致花巨资建设的堤防道路只能被堤防管理部门利用,无法充分利用和开发其剩余的功能。因此,有必要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整合堤防道路所具备的各项功能,在保证其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为更多的社会车辆服务。

4.2优先服务

可通过优化断面布置类型、采取多样的堤路结合形式修建多级平台等方式为防汛车辆修建专用车道,优先为防汛管理和抗洪抢险车辆提供优先服务。此外,在合适的地方修建滨江公园、滩涂湿地和景观步道等亲水设施优先给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4.3发展经济

将堤防、道路、商铺结合起来,与河流沿岸土地形成功能、空间上的渗透,并大量引入多功能的社会公共服务和活动等内容,对于开发沿线土地价值、建设商业网点都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4.4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堤防道路不仅仅是道路工程本身,要将它和河道整治、堤防加固、环境绿化放在一起综合规划和实施,这对于打造人水和谐的秀美江河,创造岸绿景美的生态长廊都有着重要意义。堤防道路的各项功能还应当考虑时间的延续性。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城市的快速建设和外扩,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堤路结合的形式不仅能够大量节约修路所占的土地,还能够有效地加固加高江河堤防,对于河流两岸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拉动作用。

5结语和展望

堤防道路是由水利部门实施的道路工程,在新时期兼具了多项功能,许多滨河(江)路建成后除了作为防汛的道路,还发挥着更多的作用,但是对于堤防道路功能的扩展和分类目前还未有系统的研究。本文根据堤防道路的特点,分析了堤防道路可能具备的各项功能,这有助于明确堤防道路的建设标准,确保堤防道路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本文的基础上,还应当继续关注和研究堤防道路的分类方法、功能的定位以及建立分类分级体系,以便为堤防道路建设者提供更全面和详细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卢臻杰.城市防洪堤与城市道路结合工程的设计探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6,26(4):5961.

[2]汪小茂,高红艳,李亮.城市堤路结合建设工程关键技术问题研究[J].人民长江,2011,42(20):46.

[3]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4]GB 502869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S].

[5]杨莉,王长梅,李国力,等.黄河下游堤防道路硬化工程设计方案的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0,21(4):1719.

[6]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2.

[7]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8]GB 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S].

[9]CJJ 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S].

[10]SL 17196,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

[11]傅联森,侯云青,张晓文,等.胥溪乾潭镇段堤防生态建设方案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2,30(6):139140.

上一篇:华北平原典型区域土壤凝结水观测及其影响因素... 下一篇:以一卡通服务中心为核心构建一体化联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