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发展综述及问题解析

时间:2022-07-24 01:30:58

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发展综述及问题解析

摘要: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也是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本文首次对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述,明确了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必要性和意义,介绍了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现状,并针对出现的问题结合笔者实际经验以及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认识,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电力行业;综述;问题解析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In the new situation, the safety standardization of power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means and methods to strengthen the basic management of safety pro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build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safety production.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course of safety standardization development in power production, and clear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to carry out safety standardization in power industry. Also, it gives introduction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safety standardization. At last, it proposed solution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safety standardized.

Keywords: Safety Standardization;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Review; Problem Resolution

1 前言

电力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是基础产业之一,电力行业能否安全、稳定的运行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秩序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电力行业为高危行业,存在较大的事故风险。因此,有必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有效的控制电力行业事故风险,最大化电力社会、经济效益,最小化电力危害和损失。在电力行业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利于保证电力生产安全、促进电力企业良性循环发展,积极推动构建和谐、稳定的用电环境,发挥经济发展基础作用。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风险分析与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而使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2 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发展历程

总的来看,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国务院总体部署,原国家电监会和国家安监总局深化明确,各地电力监管机构及安监局开展落实。

2010年7月19日,鉴于全国生产安全的严峻形式,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以下简称《国务院通知》。《国务院通知》中在“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安全标准,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等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并且在“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管理手段和政策措施,应急救援,技术装备和防护设施,技术标准体系,政策引导”等方面明确了主要任务,要求严格企业安全管理,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011年3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 〔2011〕11号),以下简称《国办通知》。《国办通知》中提出“推进安全达标,强化安全基层基础”,要求有序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升级。广泛开展以“企业达标升级”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组织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安全标准化分级考核评价,且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并向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担保业等主管部门通报,作为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

2011年3月下旬,电监会印发了《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意见》(电监安全〔2011〕9号)。明确了“杜绝重大以上电力生产人身伤亡责任事故、杜绝重大以上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杜绝电厂垮坝事故,防止重大以上环境污染事故、防止主设备严重损坏事故、防止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事故,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持电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的工作目标,并提出在电力行业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活动,要求电力监管机构和电力企业要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活动规划和分步实施方案,确保主要电力企业按照国家要求三年内全部达标。

2011年5月3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发文《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以下简称《安委意见》。《安委意见》中提出了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并提供了实施方法和工作要求。

2011年10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2011〕47号),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对电力行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完善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应急体系,提高电力系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加强电力调度监督与管理,加强厂网之间协调配合。扎实开展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标准化建设,加强新能源发电监督管理,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加强核电运营安全监管,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对已投入运行20年以上的水电站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加强水电站大坝补强加固和设备更新改造。

2011年10月10日,为全面推进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基层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基础,提高防范和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提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原国家电监会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电力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电监安全〔2011〕21号)、《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电监安全〔2011〕23号)、《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管理办法(试行)》(电监安全〔2011〕28号)和《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实施细则(试行)》(办安全〔2011〕83号)。文件中明确了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主要目标,即:努力实现2013年底前规模以上企业标准化达标,2015年底前所有企业标准化达标,确保一般事故隐患及时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得到整治或监控,职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得到提高,“三违”现象得到有效禁止,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高,防范事故能力明显加强。为此,各地电监会部门及电力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全力组织,精心策划,纷纷部署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不断提高电力安全生产水平。

2011年12月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做好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方安监局参与推动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会同电力监管机构加强对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加强对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监管,积极会同电力监管机构推进本地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2011年12月9日,原国家电监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山东联合召开全国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会议,要求我国电力行业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012年7月20日,原国家电监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试行)》。

2012年10月,原国家电监会出台《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试行)》。

另外,为配合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工作,原国家电监会公布了一批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评审机构。要求发电企业和中介评审机构高度重视、通力合作,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推动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评级工作的开展。原国家电监会分别于2012年3月9日和8月20日公布了全国首批和第二批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评审机构。2012年10月26日,原国家电监会公布全国首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评审机构。2013年1月28日,原国家电监会公布全国首批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评审机构。

3 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步骤

不论是发电企业、电网企业(主要指输电企业和供电企业)或者是电力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总共分为六个阶段:

(1)宣传动员阶段。通过宣传动员,使得电力企业各级领导和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参加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制定计划阶段。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必须要制定科学完整的实施方案和合理的计划。计划制定的内容包含四个方面:明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范围;明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领导机构;制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度表;确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内容。

(3)文件编写阶段。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首先要确定标准,不断完善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其次,电力企业还要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程序和评分标准。

(4)选择试点阶段。为促进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实施前选择若干个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试点,根据试点经验,为全面实施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做铺垫。

(5)全面实施阶段。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容进行全面实施。

(6)检查验收阶段。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实施一段时间后,要按规定进行检查验收,以实现该项工作闭环管理,保证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科学性。

4 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开展的必要性及意义

观近年来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情况,整体形势依然严峻。2012年,全国发生电力人身伤亡责任事故49起,死亡86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5起,死亡人数增加18人。其中,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33起,死亡39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3起,死亡人数增加1人;电力建设人身伤亡事故16起,死亡47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2起,死亡人数增加17人。2012年,全国发生较大以上电力人身伤亡事故10起,死亡42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5起,死亡人数增加20人。

电力行业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础产业,其安全生产工作不仅涉及电力企业广大职工的安全健康,更关系到国家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可靠保障。在发电行业实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防范和减少电力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有利于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因此,企业进行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同时,在电力行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其必要性。

(1)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利于企业贯彻电力法律法规、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标准,在管理要素、设备设施要求、现场条件等方面,都体现了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并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具体责任落实到具体从业人员及操作岗位,促进了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好转。

(2)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利于企业预防控制风险、降低事故发生率。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过程中,对企业存在的危险源进行系统识别、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使隐患排查制度化、规范化,提高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3)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利于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助于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将安全责任逐一落实到具体人员和具体操作岗位,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

(4)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利于企业建立约束机制、树立良好形象。电力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通过绩效考核、内部评审等方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减少伤亡事故,提高企业竞争力,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5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开展现状

5.1 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评审机构

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工作实行企业自主评定和外部评审的方式。目前经原国家电监会批准开展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评审机构共83家,批准开展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评审机构共48家,批准开展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评审机构共54家。

5.2 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评审流程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工作流程如图5-1所示。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三级达标工作流程与一级类似,其审核会由原国家电监会组织召开。

5.3 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评审统计

截至到2013年12月,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主要为发电企业,通过达标评审的企业数量为606个。其中一级达标211个,二级达标324个,三级达标71个。具体达标企业数量及等级统计情况见图5-2。

图5-1 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工作流程图

图5-2 截至2013年12月达标企业数量及等级统计情况

5.4 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2012年全面开展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以来,各电力企业及评审机构均高度重视和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但标准化工作在电力行业的开展处于积累经验阶段,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部分电力企业认为标准化工作是短暂性、短期即可完成的主管部门组织的一项任务,甚至认为标准化仅仅是投入资金换来一张牌匾而已,没有意识到标准化工作开展对企业提升工作水平、提高安全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忽视了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性、长期性工作的重要性。

(2)标准化工作的连续性不强,全面推进的力度不够。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需要一个不断宣传、启动,逐步推广、提高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全面开展。个别地方和企业对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态度缺乏持续不断、大力推进的热情,影响了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3)缺乏激励约束,自愿程度不高,企业被动参与达标。一方面,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在法律法规层面仍缺乏有效支撑,难以依法强制推动。另一方面,缺乏对电力企业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激励和约束手段,导致电力企业主动创建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积极性不高。一些企业认为创建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耗时、耗力、耗财,投入多而不能在短期内取得直接经济效益,因而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被动参与标准化工作。

(4)评审机构良莠不齐,评审质量标准难以统一。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核心在于现场评审,而现场评审依托于社会中介机构,在具体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各个评审机构的评审质量难以保证。

针对上述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引导,扭转电力企业目前存在的不正确思想意识,通过理论和实际情况加大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强调安全是电力企业生存根本,安全是第一生产力,安全就是企业效益等经过事实证明的正确理论,采取一系列理论结合实际的措施,提高企业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电监会派出机构及电力企业应对标准化工作持有持续开展、循序渐进的态度,争取将标准化工作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可靠,切实满足标准化工作所要达到的要求。对于原国家电监会批准的标准化达标评审机构,首先要强调行业自律,提高评审机构开展工作的认识和觉悟,不能为了企业利益而使得标准化工作成为表面工作;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评审机构的监督管理,严格处理评审机构违规行为,建立评审机构退出机制,建立评审机构编制的评审报告考核制度,对于评审报告质量不合格、存在造假、虚构查评情况的评审机构,应严格查处。建立评审机构间相互监督机制,严格审核评审报告,对通过的电力企业适当进行验收,明确相关方的主体责任。

6 结论

2013年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全面推行的一年,根据相关要求,规模以上企业要在2013年底前达标,其余企业在2015年前完成达标。只有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监督和科学合理指导,电力企业积极参与和认真整改,评审机构客观组织评审和公正完成评审报告,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才能更好的开展,从而提高电力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少电力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保证电力稳定供应,更好的发挥电力行业作为我国能源支柱产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网站./

[2] 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网.

.cn/essims/page/Business/aspx/Default.aspx

作者简介:夏晨曦,男,1987年6月出生,安徽滁州人,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目前从事电力行业安全评价工作。

上一篇:定性分析方法在城乡人口规模预测中的应用 下一篇:对地下人防工程消防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