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课课练”有效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实践

时间:2022-07-24 12:24:54

运用“课课练”有效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实践

摘 要:当前,学生体质差是不争的事实,笔者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对四年级两个平行班学生进行体育“课课练”的实践与研究,重点挑选了一些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简单易行的运动项目作为“课课练”的教学内容。通过实验对比总结发现,“课课练”为学生的健康积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提供了有力保障。小学体育教学中应该重视“课课练”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

关键词:小学体育 体质 实践研究

一、引言

近几年,据教育部调查显示:城市肥胖学生超重与肥胖男生已接近四分之一,有63.7%的高中毕业生在近两年的征兵中因体检不合格而被淘汰;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近视率分别达到78.5%、90%、86.6%,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约10个百分点。学生的体质健康程度已影响到了以后的工作、生活,学生体质健康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因此,体质健康应该从小抓起,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应适当增加一些素质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研究方法和对象

1.研究方法

实验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

2.研究对象

把四年级男、女生比例差不多,体育成绩相近的两个班级学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实验前具体成绩见下表:

3.“课课练”的具体内容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学校特色,在教学中挑选一些简单易行的徒手练习内容作为“课课练”的教学内容。详见表2:

4.具体实施方法

(1)建立档案,关注健康

从2008年9月1日开始到2009年6月,整整一个学年时间内,实验班的学生除了完成正常的课堂教学内容之外,一般在下课临近5到10分钟,每节课都安排了“课课练”的教学内容。在实验前的最后一次测试中,让学生自己记录五项测试成绩,并把它保存在自己的成长记录册中,让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体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2)“练”在得法,贵在坚持

开学后的第一次体育课,教师就把“课课练”的内容与练习方法教给学生。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课练”的练习内容。如进行球类教学,在“课课练”中就可选择仰卧起坐50秒钟三组,另外每组仰卧起坐之后可进行原地半蹲跳6到8次;如果是快速跑的教学内容,则在“课课练”中增加发展上肢力量的内容,如爬杆活动。

(3)赛练结合,激发兴趣

通常情况下,学生进行素质练习,常常会觉得内容枯燥、方法单调,提不起学习兴趣。在“课课练”的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乐于参加“课课练”。在练习过程中运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由教师统一安排“课课练”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第一次测试成绩,有针对性地进行薄弱环节的锻炼。如立定跳远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在统一练习仰卧起坐练习后,可重点多练习各种跳跃。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实验班学生素质测试成绩分析

从表3中我们可以发现,通过一个学年的“课课练”,学生的五项测试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仰卧起坐成绩进步幅度最大,提高了24.70%,学生优秀率达到86%,其实这与老师布置的体育家庭作业密不可分。在实验班,教师要求每位学生每周至少在家练习一次仰卧起坐,次数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制订,由家长督促完成,每周反馈一次,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学生没有自觉完成,但多数情况良好。

2.实验班与对照班学年结束五项素质指标比较分析

从表4中我们发现,实验班中的立定跳远、仰卧起坐成绩与对照班有一定差距。立定跳远平均成绩相差3.2厘米,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也是不小的差距;一分钟仰卧起坐成绩相差5.01个,优秀率明显好于对照班;而50米往返跑、前抛实心球、400米成绩则出现小幅提高,与对照班没有明显差距。最后运用spcc体育统计软件,对于两个班级45名学生的五项测试内容进行t检验,发现所有数据通过t检验后,P值均大于0.05,没有显著性差异。这也充分说明体育积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实施“课课练”。虽然实验证明两个班级没有显著差异,但“课课练”对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却有着积极意义。

3.实验班与对照班学年结束后运动技能成绩比较分析

从表5中我们发现,运动技巧的掌握不在于学习时间的多少,虽然实验班的同学每节课要比对照班少学五到十分钟,但他们的运动技能成绩反而比对照班的学生好得多。这也充分说明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保证,学生在技巧学习时更显得轻松、协调。通过一个学年的“课课练”,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参与,“课课练”的体育教学模式也受到学生的欢迎。

四、总结与建议

1.总结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一个人的知识在于积累,财富在于积累,健康更需要积累。“课课练”为学生的健康积累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对他们身体素质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

(2)新课改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的同时,保证体育课有一定的运动量。因此,在小学体育课中保证一定时间一定质量的素质练习,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是非常必要的,希望学生在集会中晕倒的现象不再出现。

2.建议

(1)增加“课课练”的教学内容,对于体育教师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减少学生等待的时间,增加学生活动和练习的时间,使教学达到条件许可范围内最大限度的优化是体育教师上课的难点。

(2)体育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加强课堂组织管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持之以恒把“课课练”进行到底,保质保量地组织学生完成教学内容。

(3)体育课堂中实施“课课练”,但其练习时间毕竟有限,课外还需要家长积极配合,提高家长对于孩子参与体育锻炼的关注程度。每个学生可针对自己的需要进行适当的锻炼,从小养成乐于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浙江公布学生最新体质报告:体质健康令人担忧》.2007-03-30.

[2]马晓凤,武继国.浅淡体育课中的“课课练”.体育健康知识画刊.2006.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碧海小学

上一篇:对初中英语分层备课的探索 下一篇:运用建构理论,探索有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