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

时间:2022-07-24 11:50:07

贵州“三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

【摘要】实施“三化同步”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进行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并成为了进行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的方向和目标。贵州农业经济在近些年来进行了高速的发展,对“三化”同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下面本文就对贵州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对“三化”建设所产生的影响,并相应的提出了几条促进贵州“三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贵州 三化”同步 协调发展 定量分析

贵州农业经济在进行年来进行了高速的发展,农业经济功能的变化,对贵州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功能变化对“三化”协调发展所产生的促进作用,必须要对其进行现状和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下面本文就对贵州农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条促进贵州“三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贵州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贵州经济从2005年算起在近几年中,其农业经济和农产品功能均进行了一定的变化。粮食生产总值在波动中实现了稳步的增长,在2005年的时候,贵州人均粮食总量达到了293.06kg,并且没有把蔬菜、玉米、水果以及土豆等算入到粮食的范畴之内,因此可以说,贵州的粮食生产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当地人民的需要。到2011年的时候,贵州省的油料种植面积增长了1.3%、蔬菜种植面积增长了9.4%、烤烟种植面积增长了9.5%。并且在其农产品中蔬菜、油菜籽以及茶叶的增长速度比较快;畜牧业也比上一年增长了0.3%,肉类总产量比上一年增长了0.5%;渔业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增长了17.0%,水产品产量增长了23.8%。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来,贵州农副产品的供给量比较充足,并且其供给结构也比较合理[1]。贵州人民的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开始,就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特别是在2006年之后,其增长幅度更大。但是在2011年的时候,贵州人均纯收入为4200元,远远落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可见贵州人均收入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仍旧偏低。

二、贵州农业发展对其“三化”建设所产生的影响

(1)农产品生产总量增加,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料和材料。农业生产总量的提高,不但能够为人民提供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同时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料和材料。比如说在食品制造业、造纸业以及纺织业等发展中,都需要大量的农产品作为主要原料。因此可以说农业的不断发展,就会对当地的工业化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甚至对于一些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业产生着最直接的影响。

(2)农民纯收入的增加,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资金,加强了城镇化发展效应。农业一直为工业不断进行发展提供者最原始的资金积累,特别是在2006年取消农业税之后,进一步增加了农业剩余,从而进一步为农业提供工业化发展资金的增加了一条途径。人民纯收入的增加,从而不断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积累,再把农民存款的贷款额扣除之后,仍然可以为工业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同时农民纯收入的增加,也促进了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会不断的向城镇聚集,城镇人口也会随之不断增加。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农产品商品率也会进行一定的提高,从而就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更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三、贵州“三化”同步协调发展建议

(1)增强合理的政策支持机制建设。根据贵州实际情况,坚持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和谐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建立合理的政策支持机制。其中包括:进一步对农业粮食生产的支持保护机制进行健全,包括有农产品价格条款、农业补贴等机制;对城乡要素平等对换机制进行健全,从而对农民收入、农业产值进一步进行提高;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和共同推进机制进行健全,从而促进农民就业。

(2)调整农业结构,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贵州人口众多,农业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因此必须进一步对其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对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进行挖掘,从而开发出贵州农业资源发展的特色经济。由于贵州农业发展要受到一定的地理限制,因而在进行农业发展的时候,要注重对保护生态环境的特色高效农业以及旱作节水农业进行保护,并促进其向农业现代化进行前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3)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发挥农业经济功能。粮食是工业生产的血液,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工业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这样可以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其中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就是依靠先进的育种、施肥以及栽培技术,因此必须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以进一步对农业经济能力进行发挥。

参考文献:

[1]王健,张悦玲.三化同步背景下县城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机制研究[J].北方经济,2011,(7).

[2]杨曙辉,宋天庆,陈怀军,欧阳作富.基于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的理性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2,31(5).

[3]伍国勇.基于现代多功能农业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协调发展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4).

[4]周荣,吕璞.推进“三化同步”统筹城乡发展[J].乌蒙论坛,2011,(4).

上一篇:心理健康理论模型的整合及评估 下一篇:高职采购课程教学与采购岗位文化对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