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引起静脉炎的原因与护理进展

时间:2022-07-24 11:27:31

甘露醇引起静脉炎的原因与护理进展

摘要:20%甘露醇为高渗性脱水注射液,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利尿、降低颅内压的治疗,本文主要通过阐述临床上常规快速静脉输注20%甘露醇注射液,易造成静脉血管损伤,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红肿,疼痛等静脉炎表现的现状;归纳静脉炎的诱发因素,指出对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研究的主要进展,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和护理科研提供信息。

关键词:甘露醇;静脉炎;诱发因素:预防;护理

静脉炎是输液反应的一种,是指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表现,有时伴有发热、畏寒的症状[1]。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规定指标,将静脉炎分为3度:Ⅰ度为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度为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局部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度为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静脉炎的发生。静脉炎的发生在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也可能会影响治疗的预期效果,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现就甘露醇引起静脉炎的诱发因素及其预防护理综述如下。

1 静脉炎的诱发因素

1.1药物因素 甘露醇是高渗性脱水药,渗透压增高是引起静脉炎最相关的因素。如输入甘露醇等高渗溶液时,血管内皮细胞因血浆渗透压升高而脱水、萎缩、坏死,血管内膜受损,促使局部血小板凝集、血栓形成,同时释放前列腺素E1、E2 和组织胺,使白细胞浸润静脉中膜层,血管壁发生炎症改变,进而使静脉血管收缩、变硬,引起静脉炎[2]。

1.2医源性因素 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注前所做的皮肤消毒欠缺规范性,反复多次同一部位穿刺均会增加静脉炎的风险。徐涛将 62例静脉输液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次穿刺、针头和输液器污染等会增加静脉炎的发生率[3]。此外环境温度,液体输入量、速度、压力,针头对血管的刺激以及传统法拔针对血管壁的损伤等均是静脉炎发生的诱发因素[4]。

1.3自身因素 患者所患疾病的特点,也是诱发静脉炎的因素之一。例如: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快速输注20%甘露醇时,血内微粒迅速增加,微粒碰撞加剧,使血小板减少而易出血,局部给养不足,产生静脉炎[5]。

2 预防

2.1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 静脉穿刺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范,以穿刺点为中心,将蘸有消毒液的棉签沿穿刺中心向周围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消毒1遍。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能,保证穿刺的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壁内膜的损伤,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2.2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和穿刺方式 首先应选择弹性好,易于穿刺、固定的部位,避开关节、肢体内侧,以及有瘢痕、硬化、受伤、感染、脆性高的静脉。有计划的合理使用和保护静脉,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穿刺造成静脉壁损伤。提倡使用留置针,静脉留置针可随血管弯曲,有效保护血管,但是要根据血管选择合适型号的套管针,输注时交替部位进行。蒋峰等将使用甘露醇静滴的120例患者,观察组60例采用交替部位使用静脉留置针,对照组60例采用持续使用静脉留置针;结果显示,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41.7%;表明:交替部位输注甘露醇其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持续输注甘露醇的患者[6]。

2.3甘露醇使用前加温 甘露醇治疗的适宜温度为25℃~36℃。李小瑞选取使用甘露醇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分为加热组和常温组各30例,加热组输注30℃~37℃的甘露醇,常温组输注

2.4正确的封管方式 姜正二将接受20%甘露醇的5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26例和试验组24例,试验组输液完毕后先用30℃~35℃生理盐水10ml来冲管,再进行常规2~5ml肝素盐水封管,常规组采用室温下的肝素盐水2~5ml封管;结果显示,常规组静脉炎发生率为88.5%,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48.0%;表明:常规组的的封管方式发生静脉炎的几率明显高于试验组[8]。

2.5外用药预防

2.5.1芦荟 曾慧美等将50例使用甘露醇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滴注甘露醇时采用加温滴注配合鲜芦荟外敷,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滴注;结果显示,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2.0%,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72.0%;表明:甘露醇加温滴注配合鲜芦荟外敷能有效预防甘露醇滴注所致静脉炎的发生。芦荟中的异柠檬酸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扩张毛细血管之功效,芦荟素能软化血管,恢复血管弹性,有效的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5.2山莨菪碱 相运萍等选择60例需要静脉注射20%甘露醇治疗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静脉滴注35℃20%甘露醇前5min用2%山莨菪碱局部外敷,对照组30例,静脉滴注35℃20%甘露醇;结果显示,治疗组无静脉炎发生,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3.0%;表明:局部扩血管药2%山莨菪碱可显著预防药物对静脉的损害[9]。

3 护理与治疗

3.1局部外敷

3.1.1百多邦外敷 百多邦为局部外用抗生素,适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例如:脓疱病、毛囊炎、疖肿等原发性皮肤感染.及湿疹合并感染、溃疡合并感染、皮炎合并感染、创伤合并感染等继发性皮肤感染。黄琼等将60例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患者,分为百多邦组(观察组)和硫酸镁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百多邦软膏局部涂敷,对照组采用硫酸镁局部湿敷;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0%,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 73.3%,总有效率为 93.3%;表明:观察组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10]。

3.1.2中药外敷 中药冰片、芒硝,宋利梅等将60例脑血管病静脉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冰片50g+芒硝50g搅拌均匀后外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3%;表明:观察组的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3.2美皮康敷料的使用 乔婷90例静脉滴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46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用美皮康敷料治疗,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显示,痊愈率观察组为65.22%, 显著高于对照组(39.54%);表明:美皮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3.3红外线照射 金静晓等用220w红外线灯照射38例患者(68例次)的静脉炎症部位,2次/d,30min/次,部分患者加消炎止痛膏外敷患处;结果显示,治疗7d后,静脉红肿、疼痛患者(42例次)疼痛消失,静脉硬化、发黑患者(17例次)病变静脉长度缩短8~10cm;研究表明:红外线照射治疗药物性静脉炎方法简便,疗效满意。

静脉炎是临床输注20%甘露醇注射液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大大降低了预期的治疗效果,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护理人员需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及时探寻静脉炎的诱发因素,防范于未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并加强观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大限度的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对患者造成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治疗和护理持续有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吴妃.高渗性药物导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医学信息,2014,27(6):644.

[2]刘慧英.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护理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4):155-156.

[3]徐涛.输液性静脉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2):5-6.

[4]张美红.输液致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6):210-211.

[5]孙彦萍.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甘露醇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 8(11):70-71.

[6]蒋峰.不同方法静脉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的比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6(20):2287-2288.

[7]李小瑞.10例甘露醇静脉滴注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7):149.

[8]姜正二.静脉留置针封管方式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5,36(1):127-128.

[9]相运萍,董红琳.山莨菪碱外用防护甘露醇对外周静脉的损害[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2):184-185.

[10]黄琼,王莉萍.百多邦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2012,10:219.

上一篇:湿性愈合治疗Ⅲ、Ⅳ期压疮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一篇: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其临床用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