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7-24 03:37:24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计算能力培养”,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最佳方法,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我就“计算能力的培养”浅谈自己平时的点滴做法。

关键词:培养审题;认真演算;自觉检验;养成习惯;持之以恒;不懈努力

九年制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学科,从小要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这不仅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重要条件,也是素质教育应有之举。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学生平时做题时,经常是拿到题目不假思索提笔就算,特别是做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时,往往忽视审题这一环节。因此,计算结果不是错误多就是计算不合理。为此,本人平时要求学生计算时要做到:一看、二想、三动笔。一看就是要看清算式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二想就是想一想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用笔算,什么地方可用简算。在看清题目、想好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再开始动笔计算。

二、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

在计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碰到数字较大、计算较繁琐的题目,要做到不急不躁,耐心计算。遇到较难的题目要冷静思考、切忌烦躁。即使遇到简单的计算,也不要掉以轻心,草率从事。不管题目难易都要认真对待。训练学生每做一题都要认真、工整、规范地书写数字及运算符号。同时运用激励措施,对细心演算或在这方面进步较大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对粗心大意,计算马虎的学生要加以批评教育。

三、培养自觉检验的习惯

要教育学生认识到计算中出错有时是难免的,计算出结果后进行检查验算是非常必要的。要把检查和验算当作不可缺少的计算步骤,从而做到自觉检查和验算。检查时要做到耐心细致,一步一步地检查:检查数字、运算符号是否写错,计算方法是否合理,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发现差错及时改正。同时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培养验算的习惯。

四、培养估算的能力和习惯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用处,在计算中同样作用很大,运用估算能迅速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如整数除法中可估算商有几位数或估算出他的近似值,整数乘法中可估算出它的近似积:小数乘法中可估计积的小数位数等。关于四则运算结果的估算,更有规律可循。加法中和应大于每一个加数,减法中减数和差分别小于被减数,乘法中(因数不为0),一个因数大于(或小于)1,积就大于(或小于)另一个因数,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不为0),除数大于(或小于)1,商小于(或大于)被除数等等。

最后,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不容忽视教师的示范作用和主导作用。教师板书字迹端正、书写有条不紊,批改作业认真仔细,都给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促使学生养成好习惯。教师批改作业时应及时、认真,不仅要看学生计算的对错,更要看计算方法是否合理,并准确地研究分析错在哪个环节及出错的原因。对于往常出错的学生,应采取面批面改,当面辅导,指出错误的地方、原因及纠正的方法。对于普遍的错误,应集中评讲或预防讲解。在批改中,我还建立了“错题档案”,分析产生错误的规律,针对性地组织练习,弥补知识缺陷。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应从低年级就开始训练,并持之以恒。经过不懈努力,学生都会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上一篇:谈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与批改 下一篇:现代教育理念下初中地理情境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