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特征

时间:2022-07-24 02:53:20

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特征

【摘要】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多个指标综合判断可提高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肿瘤转移;淋巴结;超声检查

甲状腺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颈部淋巴结。超声检查作为甲状腺癌最常用的检查手段,若在术前能够提供患者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对术式选择,术中清扫淋巴结范围及术后生活质量好坏均有密切关系[1]。本研究对32例甲状腺癌患者45个淋巴结超声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其超声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4年3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甲状腺癌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32例,男7例,女25例,年龄21~68岁,平均41岁。超声检查共发现颈部肿大淋巴结45个,单侧淋巴结肿大19例,双侧淋巴结肿大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4例30个淋巴结为甲状腺癌转移,8例15个淋巴结为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直径为510 mm。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Hp Angilent影像之星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仪,探头频率为7.5 MHz。采用直接扫查法,记录肿大淋巴结的有无、大小、形态、有无融合、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或液化、血流信号等特征。

1.3 计数资料的比较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超声检查:32例甲状腺癌患者淋巴结的形态特征:(1)30个转移淋巴结中25个(83.3%)呈圆形或类圆形,长径/短径

淋巴结边界及内部回声特征:①30个转移性淋巴结中25个(83.3%)边界不清,5个(13.6%)边界清。24个(80.0%)内部呈不均匀低回声,无正常淋巴门线状高回声,6个(20.0%)内部回声呈均匀低回声,可见淋巴门结构,17个(56.6%)淋巴结内见细小钙化灶,3个(10.0%)淋巴结内见液化;②15个反应增生性淋巴结中13个(86.7%)边界清晰,2个(13.3%)边界不清。14个(93.3%)内部呈均匀低回声,可见正常淋巴门结构,1个(6.6%)内部回声不均匀,淋巴门结构不清;所有非转移性淋巴结内均未见钙化或液化。

淋巴结内部血供特点:30个转移性淋巴结中19个有彩色多普勒超声记录,内部血流信号稀少或无血流信号5个(5/19,26.3%),血流信号丰富14个(14/19,73.7%)。15个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中10个有彩色多普勒记录,内部血流稀少或无血供9个(9/10,90%),血供丰富1个(1/10,10%)。

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比较,转移性淋巴结多表现为长径/短径

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病理类型:本组32例甲状腺癌中24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为状癌20例(20/24,83.3),滤泡状癌3例(3/24,12.5),未分化癌1例(1/24,4.2)。

3 讨论

本组资料示术前判断颈部有无淋巴结转移可减少手术的盲目性和再次手术的发生率。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不仅能检出颈部有无淋巴结转移,且能判断其良恶性及恶性淋巴结的术前精确定位,术前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治中的作用和价值日渐重要[2]。

本组资料显示,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呈圆形或类圆形,长径/短径

本组资料示转移性淋巴结内含细小钙化灶的较多见(56.6%),一部分病例淋巴结内见液化(10.0%),而非转移性淋巴结内全部未见钙化或液化,它们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小钙化基本可以反映病理所见的砂粒体,后者对恶性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液化是组织坏死的结果。颈部淋巴结内见细小钙化或液化高度提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根据文献报道和本组资料结果,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需多个资料综合判断。

参 考 文 献

[1] 燕山.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0,16(3):230233.

[2] 陈福进,李秋梨,曾宗渊.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及影响复发的因素分析.癌症,2004,23(11):13111316.

上一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 下一篇: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