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法研究

时间:2022-07-24 01:27:21

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法研究

“新课改”中明确要求中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而言,探究式教学法既能够响应“新课改”的指导精神,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基于此,下文对高中生物课堂的探究式教学法进行研究。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内涵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法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截然不同。对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而言,它是指高中生物教师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依据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内容为基本探究对象,针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启发和诱导,并在此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从而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过程中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对某一教学问题进行自由和充分的阐述、质疑、互相讨论和深入探究的机会,最终能够用自己所学生物理论知识来正确解释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可见,该教学模式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记忆、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并由此不断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从上述定义可知,该教学方式至少包含如下三个重要特征:一是合作性。学生在学习高中生物知识的过程中是否参与、怎样参与以及参与程度是探究式教学能够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二是自主性。即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对话环境和营造民主的交流氛围,这同时也是充分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三是创造性。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是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这就决定了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二、有效实施探究式教学法的策略

1.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缺乏兴趣的学习过程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是不可想象的,兴趣是教学的磁石,学生在产生兴趣之后,就会被牢牢吸引,从而能够在体验学习快乐的前提下促使他们主动地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究。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牢固掌握大量的生物概念和理论,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就决定了生物教师不能一味注重课本中的理论教学,仅仅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需要鼓励和带动学生积极开展生物实验活动,这样一来,就能够让原本枯燥的生物理论知识产生“可视化”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对生物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能够让学生在实验操作的同时培养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养成积极操作的习惯,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完成实验过程,获得实验的既定结果,实现实验目标,而且还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究的习惯,并由此衍生为使自己在将来养成自行解决学习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好习惯。例如,在组织开展“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教材的要求,运用不同颜色的乒乓球和小桶来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为了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在充分理解参考教材中的实验器材用途的前提下,在教室中就地取材,即引导学生采用彩色粉笔头来代替彩色冰棒球和小童。这样一来,不仅方便教学,而且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中微观和抽象的遗传规律进行主动模拟的兴趣,使学生在积极思维的前提下更加深入地掌握分离定律的本质,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提升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具体实践中,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几种主要方式。

第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和运用“问题串”。例如,在讲授蛋白质时,可首先询问学生蛋白质的重要性是什么,让学生理解蛋白质作为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是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的物质。待学生明白这一点之后,再提出问题:蛋白质的主要分类有哪些?从而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诸如发丝、肌肉是结构蛋白,而位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是功能蛋白。教师通过上述“问题串”来设计教学内容,能够使教学内容从粗到细,让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从而能够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最终使他们能够相对迅速地进入课堂探究的积极氛围中,并由此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第二,对不同学生群体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例如,中、低年级的高中学生比较关注相对浅显和新奇的知觉性事物,生物教师就需要运用通俗的语言来描绘身边的生物现象,或借助多媒体进行生物教学。相应的,高年级的高中学生由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并且面临高考,自然会更加理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偏向于使用相对严谨的教学语言,对生物知识点进行逻辑性的推理和概述。除了年龄特征外,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还可以参照学生的不同性格来提供不同

的教学情境,力争让创设的教学情境尽量符合大多数学生的需要。

3.合理设置探究小组

在生物教学课堂上设置学习小组始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组间竞争,组内合作”是设置学习小组的原则。假如一个班级有40名左右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前提下,让每5个人为一个探究小组,从而保证每个小组的每一名成员都能够显得相对重要。然后,教师再对每个小组提出一个单选题,例如,下列不属于人体内储存的脂肪的主要功能的是( )。

A.缓冲外界对身体的压力;B.有利于维持体温;C.是最好的储能物质;D.能够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并让小组成员在积极讨论的前提下,在每个小组内部形成答案,最后,再由教师对各个小组的答案进行评析,告诉大家D选项阐述的是激素的功能,因此是混淆项,并由此对激素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这样一来,就能够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中,培养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

4.开展科学的评价

科学的评价是保证探究式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对于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而言,教师对学生要注意以实施正面评价为主,负面评价为辅,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且,还要注意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标准,从而能够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强烈的探究热情。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多元智能新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邵志芳.认知心理学:理论实验和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崔鸿.浅析“演示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转化的途径[J].基础教育研究,2012,(8).

上一篇:学会观察,为写作搭桥 下一篇:初中科学有效教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