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湘教版地理教材 培养学生环境意识

时间:2022-07-23 11:20:06

结合湘教版地理教材 培养学生环境意识

一、环境意识的培养是高中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

环境意识是环境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它与环境道德、环境审美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构成了环境教育的真正内涵。环境意识源于对以往人类活动中违反生态规律带来严重不良后果的反省。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必然的选择,地理教学应自觉肩负起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意识的责任。

21世纪初,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意识到以往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不足,因此在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总目标中对此内容明确要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把环境意识的培养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也是新课程理念在课程目标中的体现。新课程理念提出要“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二、必修教材中包含的环境教育内容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环境教育的目标主要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来进行阐述: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征,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高中地理教材涉及天文、气候、水文、地质地形、生物资源和能源、工业、农业、人口、城市等诸多因素,这些内容为环境意识教育提供了众多素材。然而,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意识,首先应正确地认识地理环境,必修1和必修2主要是从自然和人文两大方面来让学生认识我们生存的环境,必修3则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区域为载体来呈现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的环境问题,包括荒漠化加剧、森林锐减、能源短缺、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部分知识的学习虽然没有直接与环境相关,但都或多或少的潜藏着环境内容,因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他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教师在教学时应深层次地挖掘这部分隐含的知识,为环境意识的形成开辟沃土。

必修1涉及的是自然环境,介绍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地表环形态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每一部分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各要素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但每一章后面的问题研究都是一个引子,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有效知识载体。这一本书中显现的环境问题都比较零散,不成体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将这些零散的珍珠尽可能地串成一条线。

必修2涉及的是人文环境,环境问题作为这本书隐含的一条线索贯彻始终。人口的数量、分布、迁移及变化与环境密切相关,当前的人炸又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局部地区的人口增长甚至超过了环境本身的承载能力。地理环境对城市的发展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城市化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等环境问题,要想缓解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有问题意识和危机意识,才能有环境保护意识。工农业的发展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地理环境,尤其是工业发展中工业三废的排放,是一个首要的环境问题。本书还用单独的一章来讲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可以看做是环境教育的一个概括。

必修3中每一章节都明显的展现了环境教育的内容,如荒漠化的防治就是以我国西北地区环境的变化来渗透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影响及防治的对策,为认识环境问题、树立环境意识、实施环境保护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案例。其实,在必修3中进行环境教育就是以这样一个个的案例来进行教学的,每个内容的学习都可以遵循这样一套程序,环境意识的培养也可以概括为知觉问题-树立意识-实施行为。

三、树立科学的环境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

第一,利用现有教材,深入分析其中包含的环境教育的内容。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将分散的知识用一条线连接起来,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联,加深理解。通过上述必修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书本中没有明确指出哪些知识的学习与这一教育内容相关,但都会涉及环境中各要素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教师不能只看到这些表面的知识,而应将其背后的隐含线索挖掘出来。每面临一个环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和怎么办,善于归纳总结。经过多次的思维训练,学生就会自觉地去寻找因果关系和解决方案,环境意识也就会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的教师认为环境意识是一个很空泛的概念,而且难以把握,也不能进行考核,这是因为他们对于环境问题、环境意识、环境保护行为之间的关系缺乏全面的了解,没有将书本中的载体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也缺乏对书本中环境教育内容的整体理解。因此,利用教材中呈现的内容来开展教学,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第二,通过调查身边的环境问题来树立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完成必修教材的学习后,学生对于环境问题会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对周围的环境开展调查或考察,找出该地区最为凸显的环境问题,查明其产生的原因,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对此政府和当地居民都采取了何种措施,是否取得了明显成效。回忆我们在学习其他地区存在的此种环境问题时采用的解决对策,说出能够有效缓解调查地区的环境问题的策略,并在我们的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通过实际的调查,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环境问题的认识,对环境意识的形成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最终自觉的去保护环境。只有通过实际的训练才能将意识转变为行为。

第三,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共同完成环境教育的任务。在地理课程中开展环境教育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环境意识的培养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些学科包括生物、物理、化学等,而且各学科的课程目标中都有相关的环境教育的目标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意识时,应与这些学科的教师多交流,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同时在分析环境问题时,也可以用相关学科知识来解释,而不仅仅局限于地理这一单一学科。如,分析全球变暖的原因时,一般认为是CO2吸收红外线、化石燃料燃烧放出大量CO2、森林破坏减少对CO2的吸收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涉及化学和物理知识,大气中0.03%的CO2能吸收近地面的大量长波辐射,从而使近地面温度升高,学生有了相关的物理和化学知识也能很好地理解这一原因。

上一篇: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五勤” 下一篇: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