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人物呈现时尚审美特色

时间:2022-07-23 11:08:24

典型人物呈现时尚审美特色

[摘 要] 新版《画皮》作为东方爱情故事片所呈现给我们的是传统与时尚文化的撞击、融合、发展。影片叙事中含蓄的民族文化特征与时尚的镜像风格相融合,用浪漫的影像画面、睿智的形式艺术唤醒人性中最美好的东┪鳌―真、善、美。本文透彻地剖析新版的时尚典型人物特色影射出时下情感纠葛中的问题,揭示镜像中人物形象呈现的审美特色。创新性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可以说是寓教于乐,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境界,堪称影射时下人物的镜像呈现范本。

[关键词] 镜像;画面;审美;时尚

现代大部分电影多以突出形式为主强调感官享乐,因而,形式的过度呈现冲淡了主题和思想的表达,部分影片介于肤浅的流俗边缘。现代嬉闹剧大部分是缺乏审美价值的。可贵的是,陈嘉上导演的电影新版《画皮》折射出现代人的精神世界。运用“肤浅的艺术”形式[1]揭示了较为深刻的思想内涵。尤其在人物塑造的美学、内涵、表演上都有不同于以往鬼魅片表现上的突破。剧情上虽略显简单,但也算是近年来商业片中艺术性与思想性结合得较好的影片了。《画皮》公映后,电影所呈现的美轮美奂的梦幻般的镜像效果,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与热评,利用电脑技术呈现时尚文化的诡异,时尚化妆造型设计的特效,即电影恰当的应用时尚元素与技术融合于影片的内容表现,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与认可。笔者认为,这部东方爱情神话电影所呈现给我们的是传统与时尚文化的撞击、融合、发展。该片用浪漫的镜像画面、睿智的形式艺术唤醒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真善美。笔者认为,影片在利用时尚元素的镜像传达中影射了当下生活,虽然,内容改编后与原著有很大差别,但在人物塑造的典型性上,表达原著的爱情理想上,做足了伤感与启思,具有美学韵味,影射时下情感纠葛中的问题,堪称影射时下人物镜像呈现范本。笔者就人物呈现的特色做如下分析。

一、媒材的选择与美术设计突出了时尚浪漫、冷酷与诡异交替的文化特征

陈嘉上的新版《画皮》,启用李安的恩师徐立功做艺术总监,结合其以往特有的香港人文气息,因此在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设计、布景、表演、景物色彩韵律、画面色调选择等处理,呈现出中西文化元素的融合。另外电影媒材的选择与美术设计使画面美轮美奂,时代因素浓郁,画面时而呈现古典油画韵味、时而朦胧梦幻、时而诡异恐怖。叙事中含蓄的民族文化特征与时尚的镜像风格相融合是影片的一大亮点。初看新版《画皮》似乎胜出于电影特效中的时尚诡异的画面风格,仔细品来,该是张扬镜像人物展示的时尚文化相融合给人带来深层的思考。尤其是表现人间至真至纯的美好爱情时,影像产生唤醒功能,唤醒妖魔知过能改的同时,也唤醒了如今浮躁的世人对真情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充满了人性本真的诉求。所以,影片的成功在于较好地把握了时尚文化定位,恰当地利用现代技术、合理的表达影片内容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譬如,王生被小唯魅惑的情爱镜像、小唯魂飞魄散的镜像均以梦幻般朦胧的画面给人以美轮美奂的视觉享受和审美熏染。这种美术设计表现带有浓郁的时尚浪漫主义色彩;再如,在表现狰狞恐怖的鬼魅镜头时(如小唯在佩蓉面前撕下美丽的面皮的过程就选用了特效制造镜像的张力),传达出时尚的诡异与冷酷。

二、镜像中人物形象设计个性鲜明,呈现审美特色

影片中,主要表现六个人物,在形象上都是个性鲜明,符合人物在当下文化背景中的定位。六个人物(三男三女)中,女性以降妖除魔者夏冰的形象最为扮酷。其外形处理得中性化,形成了人物的个性特征;这与另一位女子妖精身份的小唯的前卫、妖娆、妩媚的女性化装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王的夫人高贵典雅的佩容,在外在装扮上凸显了内在、含蓄,气质上又与前两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铸就了中国传统女性的典范形象。如果找前两位形象上较为两极的共同之处就在于二者都将个性表现得极为张扬,恰到好处地成为时下文化代表形象,而佩蓉则成为前两位形象温和的调和剂,她有着传统女性的所有美德,温柔、贤淑、忍让、谦和。在外在造型设计上很好地体现了传统女性的这些含蓄、内敛的品格。三个女性通过人物身份定位与服饰设计较好的还原了人物,形成了各自鲜明的人物特征,对比中凸显了时尚美与传统美。

男性形象中当数小易(异类为背景身份)的形象最为另类,加之影片特效处理的伸出长舌吸虫的镜头,更是让人感受到怪异的恐慌,很好地呈现了狰狞的审美特色;在处理庞勇与王生的形象时,将昔日的王(庞勇)塑造成外表洒脱不羁,内在胸襟博大,敢爱敢恨、真心英雄的完美男性形象;这与今日的王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王生表现的彷徨、忧郁、为情所困、内心矛盾、不能自持、外表坚强、内心软弱的现代男人的形象。三位男性形象中小易服饰的另类、扮酷是时尚文化的代表形象,如怪异的发型、恐怖的动态(吃虫)有着新新人类的前卫与自我个性的张扬之势;而庞勇的形象则是传统优秀男性的典范,譬如,他在除妖中的大无畏表现、在对挚爱佩蓉中妖毒后的忠诚与责任、面对除妖遇困时勇于牺牲的精神,均通过形象设计与绝佳的表演呈现得淋漓尽致;王生的时而目光游离、时而眼神忧郁、在瘦弱的身躯衬托下,传达给我们的是近乎极致的内心的矛盾、困惑、不能自持的镜像语言。在王生的镜像呈现中是最副美学意义的(由内心矛盾产生的忧郁的镜像美),同时人物也呈现了新旧文化撞击下人作为社会的分子内心的矛盾。

三、人物设计代表性强,影射当下人的生存状态

本片中,千年灵狐小唯的形象最为耀眼,她的前卫的女性装扮,善于捕捉人心的魅惑行为,均让人看到当今时尚文化中,缺少内在思想品味,凭借外在的形貌(或叫以色示人)获取利益的女性形象(为益己私利不惜破坏他人的家庭幸福的妖魅女性形象),她的行为时尚前卫折射出当下部分年轻女性的人生观、价值观。小唯代表了当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生存状态。

同小唯形象相对比的夏冰的形象则呈现出当下女权主义的影子。她们在外表上以中性化的职业服饰为特征,绝不以色示人,注重职业中的自我实现,有独立的人格,是当今社会上知识女性的代表。

王夫人佩蓉在三位女性中当属中华传统女性的优秀典范。对爱情忠贞不渝,对家庭忍辱负重甚至舍生赴死。她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她似乎就是我们身边的某一位长辈,有着传统文化中女性的所有美德;陌生的是现代人已将她遗忘,只要见到,惊愕之余会认为她是疯掉了。譬如,在喝妖毒后,面对众人时(众人呈惊愕状)就是在不感到她能对人产生威胁时,大众依然要决然地处死她(大众真的认为她是妖或是疯掉了)。究其缘由,还在于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疏离和文化认同的偏离,在这一画面中得到了很好的揭示。在影片中似乎让我们觉得佩蓉这位传统女性的死是最为悲壮的。但是,事实上她的死又显得那么的无奈和无力。表面上是以死挽回众人的生存权,但事实上内心是对王的失望,继而对王的背叛以死抗争(这种死显得多么的无奈)。她的死没有阻止住血腥和杀戮,又进一步揭示出死亡的无意义和人物的无能。相比之下,另两位女子的生存能力就强得多。小唯凭借“攻关”的魅惑之能,即使无对王夫人有取而代之之心,也可让王夫人下岗,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夏冰与其他两位女子比较,人格上更为独立完整。她拥有一技之长(降妖的本领)或称自己的事业,又有自我实现的空间,无需依附于人或魅惑于人。她的内心是健康的,她为自己的事业全心投入,心灵在与事业的发展中不断成长。因而,有着较强的生存能力。她的心灵是最有力量的,因而在最终的除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不是七尺男儿,而是心灵充满无限力量的弱女子。在一次次的拔剑中,镜像语言言说着外在纤弱、内心强大的人的精神的美。

小易的服饰设计为身着铠甲,“铠甲”的寒光在视觉感受上更增添了人物的冷酷无情。[2]在男性代表人物中,另类的小易所呈现给我们的是为爱丧心病狂、失去理智的病态人格形象,是现代人性扭曲的代表。影像中不止一次渲染了,小易为小唯能吃到人心而疯狂地杀人。关于“心”的形状是爱情的象征中,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她来自洞穴女人的臀部。[3]因而,贯穿于整个电影的爱情故事中,心的镜像又象征着性或的诱惑。这种基于爱情或的罪恶行径,也折射出现代部分青年男性中存在为爱而癫狂进而丧失本性,心灵扭曲恐怖的变态行为的发生频率增高。然而,在影片中庞勇成为正义的化身,他折射出现代男性中的健康积极的心态。正视现实、勇敢舍弃、胸襟博大的真心英雄,是现代人追求的完美人性的典范。勇士庞勇面对心上人佩蓉的选择,尊重她的选择并用博大的胸襟包容与王生的友谊,在片尾的画面中他勇于为正义而牺牲的精神让观者无不为之动容。新版《画皮》中最能反映当下男性的内心矛盾冲突的人物当属王生。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王生所代表的正是那部分迷恋美色的外表,内心不能自持的现代男性的虚弱的一面。镜像中无数个失魂落魄、为情所困,内心充满忧郁和彷徨的眼神中,证实了内心缺少定力的人对浮华世界的欲求是经不起任何蛊惑的。蒙太奇画面是通过现实与虚幻的对比中,实现了原著的讽刺风格。其中讽刺风格是靠影像之间的反叫板连接的画面呈现的。最为经典的连接就是,王生对夫人佩蓉信誓旦旦,接着的画面就连接到王生经不起诱惑迷恋于美色外表不能自持的反叫板画面。笔者认为,新版《画皮》巧就巧在,能够借助影像“肤浅”的特质,去揭示真理的光辉。这种蒙太奇组接使我们在视觉欣赏中得到了审美愉悦。可以说,是寓教于乐,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境界。应该说,新版《画皮》的艺术性还在于创新性的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她的非说教的镜像表达是通过艺术的影像画面实现了唤醒功能,达到审美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徐葆耕.电影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序言.

[2] 周晓明.浅议媒材在影像中的功能[J].电影文学,2009(02).

[3] 易思羽.中国符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425.

[作者简介] 周晓明(1972― ),女, 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艺术学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研究方向:镜像审美评论、影视文化及心理研究;刘晓海(1979― ),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素描及三维动画教学。

上一篇:中西方文化碰撞下父亲文化身份的消解与重构 下一篇:美学视野中的几个中国电影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