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引外联,多维拓展

时间:2022-07-23 09:08:53

摘 要: 在初三语文复习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在课堂上往往走马观花温教材、轰轰烈烈战“题海”,以至于语文复习课“高耗低效”、“枯躁乏味”,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如何提高初三语文复习课的有效性,是语文复习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教师要在语文复习教学中,通过内引外联的方式来拓宽学生知识面,努力为学生构建多维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 初三语文教学 复习教学 方法

“新课改”的到来,带给教师新的理念、新的思路,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新课程的引领下,语文教学走出了单一、呆板的教学方式,向互动式、多元化、多样性的方向发展,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同时我们也看到,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尤其是初三语文复习教学,由于面临中考,教学效果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升学率,因此多数教师谨小慎微、墨守成规,丝毫不敢放松。如何提高初三语文复习课的有效性,解决教师与学生的困惑,是语文复习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认为教师要在语文复习教学中,通过内引外联来拓宽学生知识面,努力为学生构建多维、立体的知识体系。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做法。

一、课内整合,推陈出新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课都不是孤立的,课文之间必然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这里的“课内整合,推陈出新”是指教师通过巧妙的构思,将相关的教材重新组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寻找文本之间的关联点,比较文本的异同之处,来理清课文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既能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在比较、研读中获得新的知识与能力。而这里的重组是多角度、多样化的,它要求教师在复习中“不受教材的约束与限制,学会灵活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同一作家作品研读。将同一作家的作品放在一起研读,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作家的作品、写作特色。如鲁迅的文章在初中教材中占有一定分量,而且有的生涩难懂,怎样让学生在复习阶段能有所收获呢?我在复习中将鲁迅的文章整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研读。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孔乙己》、《故乡》、《藤野先生》等。在课上要求学生从人物形象、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比较。学生通过比较得出这样的结论:(1)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如:博学多识、严而不厉的寿老先生,热情好客、聪明能干的双喜,迂腐麻木、自欺欺人的孔乙己,尖酸刻薄、爱贪便宜的杨二嫂,治学严谨、爱护弱国学生的藤野先生,这些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对人物形象的研读中,学生很自然地就找到了鲁迅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这样学生就对文本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2)文章主题非常深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社戏》对童年生活的向往;《孔乙己》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抨击;《故乡》对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的希望;《藤野先生》中对老师怀念之情和为民族担忧的爱国情怀。这样归类,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反复“咀嚼”这些情感,加深对鲁迅其人的了解。在比较、归类中学生自然会发现,在鲁迅的作品中,既有怀念童年生活的温情,又有抨击现实、嫉恶如仇的坚毅,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鲁迅人格的两面性,也就容易理解黄蓓佳对鲁迅的评价:“灵魂的柔软和坚硬。”当然这样的比较还可以是多角度的,可以从写作手法、语言特点等角度入手,但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把握一个原则:不宜多,但要精。

2.不同文本相似点研读。将不同文章放在一起,比较相同之处,这样化繁为简,既可节省时间,又可提高教学效果。如:《记承天寺夜游》、《苏州园林》、《捕蛇者说》、《始终眷恋着祖国》这四篇文章,看似没有联系,但不论文章内容是简单还是复杂,作者的写作思路总是有迹可循的,在文中都可找到文眼。“文眼其实就是课文中的点睛之词或语句,是理解和领会文章的关键。捕捉到了文章的文眼,会收到‘契领而顿,百皱皆顺’的效果”。也就是学生可以通过找文中的关键性字词句和细节,来理解文章的主题。譬如记叙文《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文眼是“闲人”,说明文《苏州园林》中的文眼是“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捕蛇者说》中的文眼是“苛政猛于虎”,《始终眷恋着祖国》中的文眼就是题目。在阅读复习中,启发学生捕捉文眼,深入品读文眼,是透彻理解全文的一把科学有效的钥匙,通过研读也让学生掌握了解读文章的一种方法。

3.相同内容的不同点研读。将文中相同的内容或描写对象,放在一起让学生来研读,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例如:《绿》、《囚绿记》同样都是对那一抹绿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但作者笔下的绿却有着不同的特点。朱自清笔下的“绿”,是写梅雨潭,作者主要通过写梅雨潭绿的清新、醉人、奇异,来表现作者对生活、自然的热爱;而陆蠡笔下的“绿”是一株长春藤,作者通过对这样一株“不屈服于黑暗”的常春藤的描绘,来颂扬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并借用有一天能重见长春藤的期望,寄托了作者期望沦陷的祖国能早日解放的美好愿望。这样的比较阅读,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复习重点的印象,又能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复习的热情。

二、课外拓展,开阔视野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要想让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必须是开放性的,因此语文复习也应有拓展、延伸。也就是说在语文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开发各种课程资源,适当地拓展与课文相关的一些课外的知识、阅读、练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1.与课文相关联的内容。为了避免复习内容的重复枯燥,在复习课上可拓展与课文相关联的阅读材料,这样通过新旧材料的组合,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达到复习的目的。如在复习都德的《最后一课》时,我把这篇课文和郑振铎的《最后一课》进行比较,这样的复习课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认真研读、比较发现,前者师生用心上课,内心对法语课充满着依恋;后者师生内心极度悲伤,以至不上课。但两篇文章都表现出当国土沦陷的时候,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样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复习了文章的内容,加深了对文章的主题的理解,同时也训练了思维,提高了能力。看到学生还意犹未尽,我进一步拓展:以前你所读过的文章、古诗文也有抒发亡国之痛的,请举例说明。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课堂气氛就活跃了。有学生想到,杜甫身经“安史之乱”,在长安,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爱国诗句。有学生想到,陆游即使身体老迈,依然牵挂着国家安危,“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直至不久于人世,还反复念叨“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叮嘱后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这样的拓展就使知识联系更加紧密了,真正实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2.与生活相关联的知识。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语文复习引向学生的生活,找出课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点,激起学生的共鸣,让语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我在复习《三峡》这一课时,将课文延伸到生活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猿猴的鸣叫声为什么会“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请用文章的话来回答。这一道题目,要考查的是学生的生活常识,在怎样的环境中才会产生回音?如果学生有这样的常识,在空旷、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才能产生回声,就很容易找到答案“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建长江三峡水力发电站,主要有三个理由,请你找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及相对应的理由。这道题目不仅考查学生知识面,建造发电站需要水势大、水流急、水流落差大,而且要求学生能理解文本,并将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准确回答。“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说明水势大;“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说明水流快;“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说明水流落差大。这样的问题既有新意又实用,同时还将语文与其它学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将复习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联系在一起。

也许很多教师觉得这样的拓展本末倒置,实则不然,通过拓展,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学会了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语文教师不能一味地整天咬文嚼字、照本宣科,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让语文丰富我们的生活,这才是语文学习的宗旨。

总之,复习课的教学内容,都是学生所熟悉的,为了避免因为缺乏新意而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教师要善于转换角度,注重教法创新,通过对课内文本的重组、整合,让学生在课堂复习中温故知新,通过对课外拓展、延伸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让语文复习走出单一、封闭的复习形式,让每一堂复习课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篇课文都值得学生咀嚼,让每一次复习都有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方国才.新课程怎样教的精彩[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121.

[2]管延华.捕捉文眼理顺全文[J].山东教育,2000,(25):21.

[3]冯勇,曹学君.立足课堂教学走向课外生活[J].教材教法,2008,(24):102.

[4]柏学军.给复习课提个醒[J].语文教学通讯,2009,(4/B):55.

[5]张耘舒.中考语文复习“五重五轻”现象及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05-B):20.

上一篇:理清关系,探索教法,提高效率 下一篇:如何将心理学理论融入英语阅读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