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细菌检验效果分析和质量控制

时间:2022-07-23 08:28:25

临床细菌检验效果分析和质量控制

【摘要】 目的:研究临床细菌检验的效果,提高细菌检验的准确性,同时找出最优的方法,确保今后的临床细菌检验获得质量保证。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的临床细菌检验资料,包括检验的准确性。送检的标本主要有粪便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血液标本、创伤组织标本,共有2000份,本次研究使用K-B法实施药敏实验,最后记录检验的合格数,并统计合格率。结果:尿液细菌的检验合格率为89.9%,生殖道分泌物细菌的检验合格率为82.1%,血液细菌的检验合格率为94.7%,粪便细菌的检验合格率为81.3%,痰液细菌的检验合格率为92.5%,创伤组织细菌的检验合格率为98.4%。检验合格率最高的是创伤组织细菌,最低的是粪便细菌。结论: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要遵守相关规定,在运输标本的过程中要严格操作,将标本保护好,处理标本时严格遵守操作的规章制度,这些措施能大大提高细菌检验的准确率。

【关键词】 细菌检验; 质量控制; 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4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2-0063-02

准确的细菌检验结果,能够帮助医生找出感染细菌,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因此,提高检验质量的意义非常重大。本次重点研究临床细菌检验的效果和质量控制的方法,并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集的临床细菌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验了这些不同种类的细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的临床细菌检验标本共有2000份,其中创伤组织标本细菌128份,占6.4%,痰液标本细菌308份,占15.4%,粪便类标本细菌268份,占13.4%,血液标本细菌433份,占21.65%,生殖道分泌物标本细菌329份,占16.45%,尿液标本细菌534份,占26.7%。

1.2 方法

用培养皿培养收集的细菌标本,使用的培养皿的直径大约为100 mm,在培养皿里面放上培养基,培养基可以使用营养琼脂、血脂、奶酪、肉汤等,这些培养基提供营养给细菌,使细菌能够正常生长及繁殖,然后检验培养出来的菌株的合格率,并对比标准菌株和培养菌株的差别[1]。需要注意的是,在细菌的培养中,使用的药剂一定是最专业的试剂,这样才能将细菌检验的效果提高。

本次研究使用K-B法实施药敏实验,在实际操作中严格遵守常规程序,使用双岐索引法区分菌种,用合格率判断细菌标准,并且和标准细菌进行对比,最后评价各类菌种。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尿液细菌的检验合格率为89.9%,生殖道分泌物细菌的检验合格率为82.1%,血液细菌的检验合格率为94.7%,粪便细菌的检验合格率为81.3%,痰液细菌的检验合格率为92.5%,创伤组织细菌的检验合格率为98.4%。因此,检验合格率最高的是创伤组织细菌,最低的是粪便细菌。表1为不同种类细菌的检验结果。

3 讨论

准确的细菌检验结果能够帮助医生找出感染细菌,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因此,提高检验质量的意义非常重大。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要遵守相关规定,在运输标本的过程中要严格操作,并将标本保护好,处理标本时严格遵守操作的规章制度,才能大大提高细菌检验的准确率。通过研究发现,虽然检验合格率最高的是创伤组织,合格率高达98.4%,但是其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原因是创伤组织存在的菌种类型较多,这些细菌不断滋生,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细菌检验结果[2]。影响痰液菌体检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在采集标本时,没有通过用力咳嗽、漱口等方法采集,所以不可避免的影响了检验结果。影响生殖道分泌物细菌检验结果的原因是没有做好无菌措施,使菌体受到其他细菌影响,因此对检验结果造成了影响。

为了确保细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培养不同菌体的过程中,要使用不用的方法。对于血液标本来说,采集时最好要采集外周静脉的血液,而且在采集之前一定要进行消毒。当病菌进入到患者的血液之后,这些细菌的繁殖相当快,不久之后就会出现菌血症。当患者的白细胞增加、C反应蛋白增多、呼吸急促、皮肤黏膜有出现症状,或者患者出现寒战高热等现象时,就可以采集血液标本了。有些医生没有详细分析患者发热的规律,只是简单的检查血常规,从而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判断,导致了培养的细菌呈现阴性,这是不科学合理的[3]。因此,医生应该在一天之内至少采血检查3次以上,需要注意的是,采血的间隔时间至少在390 min以上,而且采集的部位都是不相同的。假如患者有使用抗生素,采样的试管一定要含有树脂或活性炭。采集样本的频率和部位对细菌培养阳性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在不同的部位进行多次采集样本。

对于尿液标本来说,最好要提取中段尿,而且在采集标本之前要先清理尿道口。患者的尿道通常都有细胞菌落,因此采集的样本受污染的可能性较高,另外尿液里有很多营养物质,导致病菌快速繁殖,导致医生误诊了患者正常的中段尿,导致检查结果呈现假阳性[4]。因此,在采集患者的尿液样本时,一定要采集患者早晨的尿液,而且采集标本之前要先清理尿道口,以便能获得清洁的尿液。样本采集完了以后要以最快的时间送检。

杨等[5]研究显示,采集痰液标本之前要先漱口,并且要用力咳嗽。患者的呼吸道及口腔都存在菌群,因此确保痰液标本的质量相当重要。有些痰液标本不符合要求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痰液标本呈现的是唾液状,或者是采集的痰液样本在两个小时内没有及时送检,又或者是装痰液标本的器皿出现溢漏。因此,在采集痰液样本之前患者一定要先漱口至少3次,而且要用力咳出来痰液。另外,为了将检验结果的真实可靠性提高,需用革兰染色涂片进行处理,这样有利于将误诊和漏诊的概率减少。

采集的粪便标本最好是带有黏液的[6]。临床上,通常认为腹泻患者是被痢疾杆菌感染而引发的,但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患者的体内很少出现痢疾杆菌。这时候,人们开始认为引起腹泻的原因是由于患者被大肠杆菌感染。造成患者腹泻的大肠杆菌至少有5种,至于这些大肠杆菌能不能引起腹泻,需要通过诊断这5种血清来判断。对于这些血清的检验难度相对较大。在患者的粪便中,如果发现很多细菌都在做旋螺状运动,则可以认为是空肠弯曲菌感染,在患者的粪便中如果发现芽孢杆菌,则可以认为是厌氧菌感染[7]。在患者的粪便中如果发现很多真菌,则可以认为是真菌感染。为了将临床细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在采集腹泻患者的样本时一定要选择在急性期,而且要在患者服用相关药物之前,否则不利于临床诊断的准确性的提高。

陈玉兰等[8]研究显示,检验合格率最高的是创伤组织细菌的合格率,但是在采集创伤组织样本时候也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脓肿分泌物的采集时,创伤部位有很多的杂菌,这些杂菌会在很大程度上滋生出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呈现假阳性。在采集创伤组织样本时要采集脓肿的深度部位,而且采集创伤组织之前,要先使用生理盐水处理组织表面[9]。

综上所述,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要遵守相关规定,在运输标本的过程中要严格操作,并将标本保护好,处理标本时严格遵守操作的规章制度,才能大大提高细菌检验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张培,夏永祥.临床细菌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2):56-57.

[2]梁玉金,何凤君.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4):66-67.

[3]吴树林.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4):46-47.

[4]谭维贤.检验实验室管理和质量控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55-56.

[5]杨,杨磊,李勇军.实验室检验质量控制管理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15-16.

[6]路浩.加强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55-56.

[7]江雪松.影响检验分析前血标本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55-56.

[8]陈玉兰,桂庆芳.合格标本前质量控制分析及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4):95-96.

[9] Dogra N,Giordano J,France N.Cultural diversity teaching and is-sues of uncertainty: the findings of a qualitative study[J].BMC Med Educ,2012,7(1): 213-214.

(收稿日期:2014-04-26) (编辑:程旭然)

上一篇:2376例患儿血液hs―CRP和白细胞计数结果分析 下一篇:三种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