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与防控进展

时间:2022-07-23 07:56:19

基层医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与防控进展

摘要:基层医院中,手术切口感染是骨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术后康复质量,而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较复杂,为此本文将从感染因素入手,针对不同危险因素提出感染防控措施,以此控制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关键词: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感染因素防控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055-01

骨科手术是临床手术常见术式,就诊患者多是外伤或年老体弱人群,且有的开放伤口污染较重,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术中相关检查较多,术后部分患者卧床时间较长,影响骨组织血液循环,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延迟切口愈合,甚至造成肢体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由此可见,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对术后康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本文将对基层医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及防控措施综述如下。

1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

1.1患者自身原因。有研究表明,高龄、营养不良、吸烟、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严重肝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等疾病,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关系较为密切[2]。另外,若患者并发湿疹、感冒、肠道有危险细菌等疾病,也是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

1.2手术室空气质量不达标。基层医院硬件不足,手术室环境管理不善,进入术室人员较杂,术中X线等相关检查等因素均会造成手术室空气质量不达标,难以保证无菌手术室的要求[3]。

1.3手术器材消毒质量不达标。骨科手术器械及设备多为专科器材,且一般只有一套,若骨科手术较多时,常对手术器材进行加班消毒,消毒时间和条件难以保障手术器材消毒质量。

1.4术中管理不当。术中,因手术器械掉落至无菌操作台外,且基层医院中一般只有一套手术器械,没有备用器械,只能等待手术器械再次消毒后继续手术,使切口及创面长时间在空气中暴露,影响切口愈合[4]。

1.5术者操作粗暴。术中,术者操作粗暴、不规范,牵拉及固定时用力过大过猛,而造成周围组织挫伤,影响术后血运,致使影响术后切口愈合,并增加骨组织再生时诱发感染的风险;术毕,清洗切口创面时不彻底,在组织内有异物残留,进而影响切口愈合。

1.6术前准备不足。骨科手术患者多为急诊,通常为了及早开展手术,而未待相关检查结果出来就开展手术,致使术前准备不足,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影响切口愈合。

1.7术后管理不当。术后,医务人员对患者切口观察不及时,换药时未无菌操作,且未经药敏而滥用抗生素,另外,恢复期内过早出院、活动等也可能造成切口感染。

2骨科手术切口感染防控措施

2.1强化医务人员预防感染意识。加强对医务人员感染防控的教育培训,规范医护人员骨科手术操作、无菌技术、消毒隔离技术等,总结并分析发生感染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及控制感染的措施。院办及医护主任根据骨科手术特点,编制骨科手术操作流程手册,定期开班培训及考核,提高基层医院医护人员防控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意识和能力[5]。

2.2加强手术室环境管理。加强对手术室环境质量管理,净化空气,每日早晚均用三氧机进行消毒,且每月进行空气培养,确保手术室内空气质量达标;控制进出手术室人员;每日手术结束后均对手术间进行一次大扫除,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定期对C臂手术器材、无影灯等仪器及相关物品表面进行清洗、消毒[6]。

2.3加强手术器械管理。所有手术器械均应经严格消毒,并必须经多酶洗剂浸泡清洗,同时做好无菌保存,保障手术器械消毒灭菌效果,以此降低因手术器械消毒不达标诱发切口感染的风险。与此同时,院内应再购买一套骨科手术器械作为备用,一旦术中手术器械受污染,可采用备用器械及时更换,降低切口及创面长时间在空气中暴露[7]。

2.4加强术中管理。规范手术过程管理,严格按手术流程操作,手术区域严格消毒,且常规铺巾;术者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因术中操作动作不当,而把手术器械丢落在无菌操作台之外,致使等待手术器械消毒而延长手术时间的情况发生;护理人员也应在术中注重无菌技术的操作,严格确保术野无菌,随时提醒术者不规范行为;术者手术操作手法应规范柔和,避免操作不当致使损伤切口周围组织;切口冲洗时,建议高压冲洗,必要时采用聚维酮碘冲洗;若术中需要输血,应尽可能选择自体输血,减少异体输血,减少异体输血降低机体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控制手术时间,避免切口长期暴露于空气中,若手术时间超过4h,应加用抗生素一次,并且更换一次无菌手套;术毕,对表浅手术或出血量较少者采用橡皮片引流,对深部位或出血量较多者采用负压吸引引流,术后48h内拔除引流管[8]。

2.5加强术前管理。术前对非急诊手术患者,应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及时处理感染灶,白细胞计数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且对有感冒、湿疹等疾病患者应在完全治愈后再开展骨科手术治疗;加强患者术前护理,如备皮、皮肤护理等,并及时更换洁净床单备品,以此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机会;术前1h前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支持;加强术前各项相关检查和准备,检查结果出来前,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发生的突况,严格手术指征,为患者制定科学的手术方案[9]。

2.6加强术后管理。术后6h内,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每隔30min观察切口情况及肢体末端血运情况,询问患者自身感觉,及时发生异常情况,给予早期处理;对需要长期卧床患者应每隔30min翻身叩背一次,并早期开展床上被动活动肢体;换药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且在换药期间观察伤口创面有无感染迹象;对发生感染的切口及皮肤感染患者,应在隔离室内换药,不可在普通换药室内换药,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术后根据药检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诱;避免污染物接触切口[10]。

2.7加强其他相关管理。骨科术者及护理人员应树立感染预防观念,严格按照外科洗手方法洗手,在治疗、换药前后应及时洗手消毒,不可持续检查患者,预防交叉感染;院感控制科应对手术室进行洗手采样,认真落实消毒管理;根据骨科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制定骨科感染防控方案,注重手术围术期各操作流程的监控;按时通风消毒,加强病房清洁,同时限制陪伴人员,预防交叉感染。

3小结

手术切口感染是骨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感染因素较复杂,与患者自身及围术期感染控制密切相关。术后一旦发生切口感染,不但延长康复进程,而且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若处理不当甚至会造成畸形,影响术后生活质量[11]。为此,加强基础医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管理工作,针对不同感染危险因素,转变医护人员的防控观念,采取有效防控对策,并加强科学管理,注重围术期感染控制的监控,以此控制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许晓秋,张栋.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率及危险因素的回顾性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0,02(12):158-160

[2]耿泰山,杜育芳,郭丽珍,等.骨科手术部位的医院感染控制[J].中国医院,2008,03(05):264-266

[3]朱国庆,王磊.2004~2008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06(11):105-107

[4]谢张黄.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潜在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9,04(12):218-220

[5]郭水英,周萍.目标性监测在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2,11(15):142-144

[6]段万礼,吴力军,许汉荣,等.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治措施[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05(04):113-115

[7]邓文涛.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19(12):136-138

[8]朱艳萍.3例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2,37(01):189-191

[9]柯海英,林艳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干预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05(03):125-127

[10]任华.骨科手术清创冲洗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06(09):141-142

[11]臧林.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护理对策[J].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2011,09(11):169-171

上一篇: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各类型肝病诊断中的临床结... 下一篇:浅谈汽车充电站配电系统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