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有效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的应用

时间:2022-07-23 07:42:29

实验有效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的应用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越来越重视有效策略的运用与优化。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现代生物学的发展特别依靠科学实验,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实验就是生物的灵魂。所以,在生物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本文主要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策略进行优化,促进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359-01

生物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要内容的学科,为学生展示了各式各样的生物实验,不仅在生动有趣的实验中给学生灌输了书本知识,而且还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帮助学生迅速了解细节的重要性与难得之处,由此可见,生物实验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本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就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有效教学策略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给予实验教学以足够的重视

虽然现在的高中生物课本中,很多实验的实验过程都用文本的形式表达出来了,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得以为了留出更多的理论教学时间而忽视了对这些实验的演练。毕竟课本中的记载是一种虚拟的,教师的讲解也同样是抽象的,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学习存在着很大的阻碍。为此,教师的教学观念应该积极地发生转变,给予实验教学以足够的重视,切实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理解课本所记载的文本知识,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加深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任务,同时还可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

二、注重探究方法,提高实验探究的有效性

实验探究法的一般模式是:诱导准备DD实验探索DD归纳研究DD迁移深化。这是学生探究实验的具体实施过程。在诱导准备阶段,课前教师要做必要的有目的的诱导,使学生对探索目的和途径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如何做诱导准备呢?可根据实验目的,设计一系列程序性实验,印成讲义,发给学生在实验课前预习准备。在实验探索阶段,要加强观测方法的指导,分析实验原因,培养实验修养,抓住时机诱导学生思考,这样边实验边思索边总结,就会水到渠成,为最后的总结奠定良好的基础。实验探究实施过程中,教师若能抓住时机,创设质疑的环境,“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实验前,教师在实验桌上摆出的材料有紫色洋葱、白色洋葱、鸭趾草、5%蔗糖溶液、30%蔗糖溶液、60%蔗糖溶液等。在完成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向探究的方向迈进:实验材料能否选用白色洋葱外表皮细胞?选用紫色洋葱的意义何在?实验试剂,除了30%蔗糖溶液,能否用其他试剂浓度呢?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尝试实验,讨论实验现象。

通过此实验不难发现,学生从以前按部就班到现在能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并由此设计实施探究性实验,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样处理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深入思考,对问题进行全面的探究,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三、利用先进仪器设备,使实验准备化繁为简

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高中生物实验室的先进仪器设备的配置越来越齐备,恒温水浴锅、离心沉淀器、生物传感器等设备都来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身边,为生物实验的开展提供了极大地便利。在高中生物实验中经常要进行水浴加热,例如,斐林试剂对还原糖的鉴定,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等实验。在以往的实验中,水浴加热需要的仪器有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烧杯和温度计,实验准备较繁琐,实验中学生对恒定的水浴温度较难控制。

为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操作,教师可以在实验教学中使用“恒温水浴锅”进行水浴加热,降低了实验操作的难度,同时降低了危险系数,避免了酒精灯的误操作和烧杯中的沸水给学生造成的伤害。课前接通电源并调节好所需温度,以备课上使用,大大缩短了水浴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对实验历程进行探究,对错误操作进行纠正,并对自己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进行反思,从而增加了课堂容量,使学生可以顺利完成实验,增强了学生对自身动手能力的自信心。

四、进行情感与价值观教育,养成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虽然在实验课上踊跃参与,但是对一些繁琐的实验往往缺乏耐性。有些实验需要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沟通协调,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如做”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这一实验,为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并不断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根据教材提示,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实验原理、观察现象、记录结果。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多角度来选择课题,利用自己掌握的生物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完成实验设计。学生从中明白成功不是简单的事情,而是努力的结果,从而能够端正实验态度。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培养了更强的科学创新精神。

总之,实验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教师要重视并有效利用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在加强教师演示实验的同时,教师要多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多给学生提供参与实验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指导学生分析总结实验。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罗 妮.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J].新课程,2012(03)

[2] 倪忠春.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1(15)

[3] 陈 蓉.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教师.下,2015,(03)

[4] 陈 君.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反思[J].学周刊,2013(15)

[5] 孙婷婷.新课程下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课改聚焦,2011年4期

上一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之我见 下一篇:自主学习方式对小学生数学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